當一路順風的西路軍,在臨淮關久等林鳳祥的東路軍不至,心中就有些懷疑是不是東路軍遇到麻煩了。西路軍危機意識一天比一天強烈的情況下,漸漸在臨淮等不下去,便非得回去看看不可。若是友軍遇到麻煩也好及時支援,不然若是友軍被消滅了,自己孤軍深入更加危險。
西路軍不回去還好,這次回去直接撞到清軍的槍口上。太平軍犯了經驗錯誤,在來的路上繞道清流關,沒什么事,所以回去的時候,太平軍依然大搖大擺的回去(料定清流山清軍不敢惹事)。誰知此次在回去的路上經過清流山,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箭雨。平時的雨最多打濕了衣服,沒啥大事。但這次下的是箭雨,就不僅是衣服濕了,這嘛簡單的事。許多悠閑行軍的太平軍,直接上了天堂。剩下的那些運氣好的太平軍,逃敗逃亡池河。
為啥,時隔不久情況發生如此變化。其實,第一次太平軍路過的時清軍也能在山上射箭,但是當時清軍人少,雖然防守嚴密,迫使太平軍不愿攻打。但沒敢冒然捅馬蜂窩(太平軍)。這次太平軍回來時怎么敢捅了,皆是因為清軍江北大營的勝保率三千援軍趕來支援。人多底氣就壯,以前不敢的做的事現在就敢做了。
所以太平軍才經歷了一場箭雨。
逃到池河的太平軍,在探明另一路太平軍危局已經度過,并將清流關實情告知后,便繞道再回臨淮關,構建浮橋,籌集糧草,盡心等待東路太平軍的抵達,共同渡河。
又等待了許久,林鳳祥帶領的東路軍東路軍終于姍姍來遲,兩軍匯師之后。交流一下之后,便達成了在欺騙清軍的同時順便搞點物資的共識。
其一,釋放某種假象以掩蓋即將渡淮河的真正意圖。
其二,是因為耽擱時間久了,消耗的糧食就不夠了,畢竟每天都要消耗糧食。
其三,就是沒有攻克六合城籌集糧食,反而丟了不少輜重。
林鳳祥等人在商議一下之后,便把臨淮附近的鳳陽城,作為迷惑清軍順便搞物資的目標。在決定之后,林鳳祥便派大軍一萬大軍分三路進攻風陽城,一路由九華山經小路進攻東門。一路假扮難民潛入城內飼機放火引起守城清軍混亂,一路強攻北門。清軍由于人少,防備一門尚顯不足,面對如今清軍攻擊三門,藩司奎緩見勢不妙便自稱被太平軍所傷,無法主持戰斗,帶頭跑路,直接導致其手下兵勇也隨之而逃。
太平軍攻克鳳陽后,老規矩火速將風陽洗劫一空,便帶著物資急忙趕往臨淮,強渡淮河。
清軍此時,正在恐懼太平軍乘勝攻擊據鳳陽城較近的定遠城。
但此時的太平軍在攻取風陽后,已經渡過淮河向懷遠進軍。
但太平軍在即將到達懷遠時發現,清軍和團練聯合起來,將沿線船只全部招至南岸,太平軍無船可渡,只得被迫放棄攻擊懷遠計劃,改道攻擊蒙城。
蒙城知縣宋維屏,是一個有骨氣的人,其是一個有自己原則和信念的人,其沒有隨潑逐流的望風而逃。雖然其沒有能力守住蒙城,但其仍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親率兵勇死守城池。兵勇在其鼓舞之下,也將生死置之度外。
在堅守的一天里兵勇,多次打退太平軍的進攻,擊殺太平軍數百人。終因寡不敵眾,城池被攻破。
宋維屏見城破后,急忙趕回縣衙大堂,向其父母跪拜之后,與兵勇換上早以命人準備好的新朝服,與兵勇身穿朝服向往常一樣升堂。(盡忠職守后,從容赴死。)這就是中國人的脊梁。
太平軍攻克蒙城,為北進河南打開了缺口。
北伐、西征同時并舉,不幾日,一陷蒙城,一克安慶,加劇了李嘉端的危機感。他最恐懼的是西征軍進入巢湖,轉圖廬州,因此征調兵勇南援巣縣,裕溪口。對西北邊界州縣防務不愿多管,只想推給周天爵與陸應谷。
太平軍將蒙城洗劫一空后,北進毫州。
豪州知縣心很大,在外有太平軍賊寇環繞的情況下不堅壁清野,積極做戰備。仍然在城內積極籌一年一度的集會。民眾也不知財不外露,入進強盜過境,豈有不見財起意之理。太平軍在路上抓獲了幾百艘前來參加會展的商人,將人和船征用之后,便向他們打聽情況。這些如今人和財都被征用的商人,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好消息告訴了太平軍,聽此消息后,林鳳祥立即讓商人(圣兵)脫衣服,與身經百戰的太平軍換衣服后。便命這些假商人,的太平軍趕去參加集會。
等到集會這天,“百貨云集”好生熱鬧之時,數百假扮太平軍突起發難,沖進州城,發出信號后隊緊隨其后,毫州就這樣被太平軍攻破,城內的一切自然經歷了一場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