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富論》馬上就要結尾,但軍中之事顯然更加重要。
第二天,朱允炆就召見了高官們,商量軍中品級的事。
“諸位愛卿,朕昨天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軍中各將領的品級有些不太對。”
“本來五軍都督皆為正一品,朕在進行軍制改革時將降低了兩個品級,但地方上各都指揮使還是正二品是不是?”
胡日飛他們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道說什么好。
過了一會武林走出來,“起奏陛下,現在軍中品級皆降低了兩級,現在都指揮使是正三品,衛指揮使是正四品。”
朱允炆:“此事朕怎么不知道?”
“起奏陛下,以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翰林院降級就是如此,先帝說只要翰林學士降級,其他翰林院官員一應降級,以后再有此事,并不需要稟告。”武林解釋道。
“因此在五軍都督降為正二品之后,軍中諸將均降低兩級,只需要向地方說明就行。”
“呃。”鬧了半天原來是烏龍。
朱允炆有些尷尬。
“咳咳,朕知道了,你們做得很好。”朱允炆板起臉來,努力不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小丑。
他心里真的沒有印象。
“你們下去吧。”
“哦,對了,你們把衛所的資料準備一下,朕過幾天會找你們要的,有些問題要問你們。”
“還有,把這些拿去看看,想想該怎么辦。”朱允炆把關于五軍都督府與邊鎮的牽扯的資料扔給他們。
武林把這些資料撿起來,心里對朱允炆的無禮感到詫異,沒有想過他們已經東窗事發了。
“是。”
等他們回到武樓,武林把朱允炆扔給他們的資料翻了一下。
“事發了。”武林壓抑住內心的不安,把資料交給其他人。
“怎么辦?你們說該怎么辦?陛下連我們派人去了邊鎮都知道了,這才過去幾天。”
其他人默不作聲,快速瀏覽著資料。
看完以后,其他人也急了。
“如之奈何?”
“我就說不能讓他們干下去,但當時你們沒人聽我的話。”武林再一次提到了這一點。
“現在說這些有什么用。”胡日飛語氣也不太好,“趕緊想辦法,這可是欺君。”
房間里安靜下來,只有急促的呼吸聲。
“陛下為什么把這些文書給我們?”郭洪突然開口。
就這一句話就讓其他人開竅了。
“對啊,這已經足夠定我們的罪了,陛下直接把我們抓了我們也無話可說,為什么要把這些文書給我們呢?”安東河一拍大腿,繼續說道,“這說明陛下不想治我們的罪。”
“那為什么不想治我們的罪呢?說明我們對陛下而言還有可用之處。”
“沒錯。”胡日飛也笑了,“現在要想的就是陛下還需要我們干什么。”
“會不會是讓我們把軍匠問題解決了?”武林首先提到這一點。
“這是一方面。”郭洪又說到,“我以為還有一方面就是陛下想要收權。”
“收權?收誰的權?”繆盛問。
“當然是收我們的權。”郭洪說道。
這是很容易想到的一方面,皇帝不治臣子的罪,要么是對臣子特別寵愛,要么是讓他戴罪立功,要么是以此為借口控制臣子。
郭洪想到的就是第三點。
“不對,要收我們的權。”安東河想了一下,否定了郭洪的意見。
“那你說是因為什么?”郭洪有些不服氣。
“除了將軍匠全都由后勤部管理外,軍戶會不會也是陛下關心的問題?”安東河問其他人。
然而并沒有人回答他。
“陛下已經將匠籍廢除,會不會也要廢除軍籍?”安東河又問。
然而還是沒有人回答他。
安東河見沒有人吱聲,有點氣餒,只好把事情全都講明白了:“你們好好想想,工匠能給大明帶來財富,這已經是驗證了的,軍人能夠保衛大明,這也不需要多說。”
“現在匠戶都已經廢除了,軍戶還會一直保留嗎?”
“還有,陛下曾問過工匠逃逸的問題,如今大明軍戶逃跑的問題比工匠逃逸更為嚴重,陛下會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雖然說現在清勾制度有些成效,但每年仍然有。。。”
“啪。”會議室的門被撞開了。
“誰?!”胡日飛站起來,朝門口看去。
“皇上口諭,讓爾等去乾清宮覲見。”說話的是一個小太監,叫余莊全,隸屬司禮監,朱允炆覺得身邊只有李元一個不夠用的,便又挑了一個作為貼身太監。
撞門也是朱允炆特意囑咐的,一群罪臣,不能對他們太客氣。
現在余莊全身邊還跟著幾個護衛,就是給他壯膽的,不然一個小小的太監哪敢撞軍委會議室的門啊。
將軍們一看這架勢,就知道這是有備而來,皇上要找他們開誠布公了。
他們也不需要在這里猜來猜去了。
究竟是全都砍頭,還是繼續當都督或部長,過一會就知道了。
“我等知道了,現在就走吧。”胡日飛領頭向外走了出去。
走在路上,護衛們隱隱的將將軍們圍在中間,顯然是有防備的意思。
胡日飛見狀,苦笑一聲,前途不妙啊,難不成皇上朕要治我們的罪?
余莊全沒有待他們去暖閣,而是去了乾清宮大殿。
這就是要非常正式的覲見了。
進入乾清宮以后,胡日飛發現六部尚書、左右都御史和大理寺卿都在。
“罪臣胡日飛,安東河,武林。。。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允炆坐在高高的龍椅上面看著他們,威嚴無比。
其實他心里想的卻是,這該死的椅子還是那么硬,一點也不舒服。
“平身。”
“爾等可知罪?”
“臣等知罪。”
“何罪之有啊?”
“臣等不該縱容邊鎮將領壓迫軍匠,更不該隱瞞不報。”
“你們知道就好,暴愛卿,欺君之罪該作何處置?”朱允炆看著暴昭。
暴昭暗罵一句,卻還是站出來說道:“起奏陛下,欺君之罪,理應砍頭。”
“那好,來呀,將這些人拖出去,擇期問斬。”朱允炆大手一揮,就把這件事情蓋棺定論了。
“陛下饒命啊。”胡日飛大喊,“臣愿意將功贖罪啊。”
其他人一看朱允炆要來真的,這跟他們在會議室商量的不一樣啊,心里也慌了,連連求饒。
朱允炆心里也是一陣忐忑,怎么還沒有人出來阻止我啊。
從殿外走進來十幾個護衛,就要把胡日飛等人押入大牢,眼看著就要脫出殿外了。
“且慢!”暴昭攔住護衛。
“呼。”終于出來了,朱允炆長舒了一口氣。
“暴愛卿這是何意?”但劇本還得演下去。
“陛下,臣以為胡都督等人罪不至死,請陛下寬恕他們。”
“暴愛卿剛剛說了他們是欺君之罪,現在又說他們罪不至死?”朱允炆冷哼一聲,“莫不是暴愛卿與他們有勾結?”
“陛下,胡都督等人的確是犯了欺君之罪,但他們皆是我大明棟梁,在軍中威望甚高,若是將他們全都處死,必然會引起軍中混亂,得不償失啊陛下。”
“若是將他們全都處死,邊鎮必然人心惶惶,以為陛下也會對他們動手,若是蒙元韃子趁機南下,又將會生靈涂炭。”
“況且胡都督等人并未參與到其中去,只有邊鎮幾個將領是領頭人,現在胡都督亡羊補牢,已經將他們處置,雖然不算是戴罪立功,但亦是亡羊補牢之舉。”
胡日飛等人聽了暴昭的話,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暴昭則是目不斜視,低著頭等著朱允炆的吩咐。
胡日飛一看暴昭的樣子,頓時反應過來,朱允炆才是最高決策人呢,馬上跪倒在地:“陛下,臣愿意將功贖罪,求陛下網開一面。”
其他人也反應過來,連忙跪下。
朱允炆沒看他們,而是問內閣的其他人:“你們以為呢?”
“臣等以為可以給軍委將軍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毛泰等人一起說道。
“既然這么多人為你們求情,朕就給你們一個機會。”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來人,將他們每人廷杖五十。”
廷杖七八十就能把人打殘廢,五十已經夠高了。朱允炆只是想處罰他們,又不是真要把他們處死。
行刑的護衛也早就得到了指示,只要數量到了,差不多就行。
即使他們在家里休養半個月,大明軍隊的運轉也要受到影響。
朱允炆還要他們解決軍匠和衛所的問題,打殘廢了都不行。
五十杖很快打完,胡日飛等人被護衛們拖了進來,已經不能走路了。
當然這是裝的,誰都知道這是裝的,不過是要做做樣子,給朱允炆看,給天下人看,也是給他們自己看。
廷杖已經受過了,這件事就算這么過去了,以后就不要再拿這件事要挾他們了。
除了朱允炆。
“謝陛下不殺之恩。”打了他們他們還得謝謝,這該死的皇權。
“雖然領頭將領已經處置了,但這件事還沒完,以后如何防止這種情況才是重點。”朱允炆告誡道。
“你們先下去養傷吧,同時考慮一下軍戶和軍匠的問題,想明白了再來找朕。”
“多謝陛下。”
演戲演全套,胡日飛他們是護衛抬出去的,一直抬到他們家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