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人是楊府的大夫人,目前也就是她掌管家業,因為她與潼貴妃是手帕交的緣故,每每探望潼貴妃她都要沖在最前面,只是今日老婦人也要去,故而她就坐在第二個馬車。
而今日,孟采耳就是要充當她的丫環。
今日去的,除了老夫人和大夫人,還有潼貴妃其他兩位兄長的夫人,還各自帶了自己的女兒,準備在宮里露個臉。
孟采耳跟著大夫人擠在了馬車里,大夫人的女兒承了母訓十分溫婉,毫不嬌氣,沒責問說轎子很擠。
其實這也是因為大夫人提前就和自己的女兒講的很清楚了,無論是大夫人還是潼貴妃,都希望她可以嫁給秦王做側妃,就和當年潼貴妃一樣,若是秦王有幸承襲大統,將來就除了孟氏,立她為后。
大夫人的女兒叫做楊淑縈,此刻她盡管是笑著看著孟采耳,其實心里更多的是同情。
馬車悠悠的停下,孟采耳扶著大夫人下了馬車,緊緊的跟在大夫人的身后,自從她到古代以來,這是她第一次做丫鬟,總是害怕出了什么差錯。
到了瑤華宮,眾人準備給床榻里的潼貴妃見禮,潼貴妃擺了擺手,示意眾人不用了。
“娘娘這些日子可好些了?”
礙著潼貴妃的病,除了大夫人沒人敢走上前去,大夫人掀開了床幔,看著臉色蒼白,滿身紅疹的潼貴妃,嚇得退后了一步,用手帕捂著嘴哭了起來。
“貴妃娘娘這是怎么了?不是說就是食物相撞嗎?”
“你且安心,蘭湘,帶著大夫人她們去御花園里轉轉,讓孟家小姐給我看看。”
除了大夫人以外的所有人都是愿意的,看著潼貴妃的樣子都怕被傳染,大夫人也只能跟著一起出去,只留下孟采耳一人。
其實潼貴妃是不相信孟采耳的醫術的,但是孟采耳既然愿意來幫她看看,就說明在她心底里待秦王是與旁人不同的,潼貴妃又怎么能壞了她的興致呢?
孟采耳上前診脈得到了一樣的結果,潼貴妃沒有怪罪,反而開口安慰。
“孟二小姐不用自責,這病連鵬安找來的名醫都看不好,你年歲還小,診出病因就已經很好了。”
“娘娘恕采耳直言,既然是東西相撞了,那娘娘屋子里的東西基本就換了個變了,若是還沒好,那只能說是有人故意為之了,煩請娘娘把發病前幾日各宮送來的東西都抄錄下來,采耳希望可以一一查看。”
“好。”
這些東西早在莫楓寒來的時候就備好了,如今只是要蘭湘標注出出處而已。
孟采耳從蘭湘手里接過小冊子,一頁一頁的看,發現麗妃總共送了三樣東西,錦緞和美酒都被壓在庫房里自然不會,那剩下的就只有白玉香舌蘭!
與白玉香舌蘭相沖的東西不多,應該沒什么問題。
為了演的更加逼真,孟采耳先是問了幾個有關皇后和文妃的。
“娘娘今日可用過固原香?”
“未曾!”
“娘娘這幾日可吃過蛇肉?”
“不曾。”
“這就怪了,宮里也不可能養琵瓏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