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武俠

唐門毒手

唐門毒手

珠山原石 著

  • 武俠

    類型
  • 2019-07-05上架
  • 1029317

    已完結(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進行電子制作與發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第一章初顯正道

唐門毒手 珠山原石 8049 2019-07-04 18:36:59

  崇禎二年,成都府井研縣城內一陳姓灶戶老爺(灶戶就是當地以開鹽井燒制食鹽的小資本家)為慶陳家新開造灶井和陳家后人,當朝翰林陳演升為翰林院掌院之喜,故在城隍廟的廟會場上開堂會唱大戲,連擺十日。

  堂會開到第五天,一大早城隍廟廣場上就擠滿了趕場看戲的人。四川唐門第十三代掌門唐玉楚之孫唐敏與唐門的藥房管家范伯,書童唐冰三人由城南門進來,在路上就聽人說城隍廟的會場上有大戲看;那唐敏今年剛十九,一聽有戲看就和書童拉著范伯來看戲。三人是途經井研前往東林場羅家灣,為羅老秀才祝壽的,因羅老秀才的長子羅書英在嘉定州的唐記藥鋪擔當掌柜已幾年。羅書英知書識字把藥鋪的生意經營的有理有條一直是唐門中最紅火的店鋪,為人忠實,低調。唐門感其誠懇不貪之心,故安排門人為老父祝壽。

  唐敏三人在廟會上找了一個靠近戲臺的位置,邊喝茶邊看戲,今日上午唱的是“桂英掛帥”,三人看的很是過瀛,這時旁邊座位上的戲客一人道;“現在我們這里最行勢的就是陳家了。”另一人道;“不是嗎,人家陳老太爺的堂侄今年升大官了,而且人家新開的鹽井聽長工講是我們這里最好的井了。”又一茶客道;“聽說這口井比自流井的還好,這都是人家祖上積的陰德;人家陳效老將軍的忠義之舉是我們井研人那個不知嘛,也該他的后人發財!”三人看完戲已是下午了,就近找了個飯館打了個尖就到羅家灣。

  羅書英從小讀書因考功名無果后經親友介紹入的嘉定州唐記藥鋪做伙計因有書識很快當上掌柜,已有一雙兒女。家里有田地三四十畝和一灶井,家底也很殷實。

  晚間羅書英設宴請唐敏,范伯,書童吃酒閑談。大家酒過三巡話就多起,唐敏問及井研陳家之事,羅老太爺就把陳家的閑事擺起,聽的大家津津樂道:

  “陳家系因萬歷年倭賊作亂,萬歷皇派陳家的陳效將軍為御史監征到朝鮮督戰,后因戰亂而得重病死于朝鮮,萬歷皇感他忠心有平倭之功贈陳效為“光祿卿”正三品;近年他家也是人才輩出,今日唱大戲的是陳效的孫子陳演當上了翰林院掌院。此人為人不怎的,聽千佛寺雷秀才講他的兒子雷延庭曾與陳演是同窗并一同考上舉人后又中了翰林,那陳演奸滑的很常與內官勾搭一起,他花銀子讓內官在京師給他萌了一官職,而雷延庭卻到浙江一縣任知縣,講才華那陳演也高過不去但兩人卻差的遠。那雷家也是我們井研的大戶,雷家已出過幾個翰林,他家的灶井也開的多有幾口井在燒鹽。”大家閑聊,酒意更濃很是快意。

  第二天羅書英與家父陪同唐敏三人到自家的灶井觀看并一同去游當地有名的九灣八洞天。大家來到九灣八洞天的一座山峰上太陽已升起兩丈高,唐敏突見這山頂上的紅石中有動物的尸骨一樣的石塊就順手搬下一塊用手掂量一下很重,羅老太爺見他覺好奇。就道;“這是龍骨石翻過這邊的山還有很多。”

  唐敏自小在家中看過不少藥書,書中記有這種石塊為遠古動物因各種原因被埋入地下肉爛骨成石,這種石可入藥是治驚風刀槍傷的良品。他讓書童拾了一口袋拿回去配藥試用。(井研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境內有很多的恐龍化石,著名的亞洲第一龍“龍門溪龍”就是出自本地;而在這九灣八洞天的山后就是自貢榮縣的龍洞恐龍化石群,只因各方原因沒開發其規模比自貢的恐龍群還大。)

  羅老爺子見唐敏他們撿起的龍骨石子很是稀奇就對唐敏道;“小公子我們這里還有一神秘的山溝,溝中什么莊稼都不長,只長一種怪樹。這樹在雨天或霧天就發出一股使人畜昏眩的氣味,當地人不敢接近稱此溝為氣樹溝。”大家聽了甚奇,都想一看究竟。羅老爺子當即興然領著大家來到氣樹溝上邊,只見溝內白石連片不見頭,寬有三四里溝高七八十丈,溝底長有一從綠色的樹林;當下快到午時陽光當空故沒有氣味,唐敏想下溝細看羅書英卻阻攔,因怕溝下有毒氣不好向東家交代,唐敏說;“不怕我自小習武可閉氣到溝底,不會有危險。”但大家都不肯最后讓范伯一同下去。

  大家找來繩子捆在身上,以小半柱香拽一下,如不動中毒就的下溝救人,并把衣服打濕遮住口鼻準備妥當二人下的溝來,溝底有一小溪流過兩邊長有一排高不過一丈,粗不過碗口的樹林,此樹長在石頭泥縫中,樹下及周圍都無其他連雜草都無;樹葉長兩寸寬一指,葉尾有一刺成黑綠色,樹干顯白色。溝中并無怪味,唐敏當即向溝上拽拉長繩子,大家見二人無危險也放心了。唐敏細看整個溝中只有幾十百把株,生長的也稀幾丈遠一株,他在腦海中苦思是否見過此物,在唐門,峨嵋山上各類的藥書典藏也讀過卻沒有書描述此物。他正想摘幾葉帶回查看,范伯卻出手拍了一下樹干,唐敏聽到響聲忙回頭一看那范伯倒下了,唐敏忙蹤身過去扶起用內力點了范伯的穴護住心脈。帶著他用輕功幾蹤上的溝來,大家大驚忙呼叫卻不見醒來,唐敏忙以內力為范伯推宮過血,少時范伯醒來,人也清醒忙道;“好厲害的樹哦,我拍了一下就感到呼吸困難人也倒下。”

  那羅老太爺何曾見過有人如走平地一樣從幾十丈高的溝底托著人輕輕上來且臉不紅氣不喘,自知這唐門的公子不是一般的人物。唐敏把溝中的情景向大家講了,大家聽了頓是驚嘆不已。唐敏問羅老太爺此樹是誰載的,羅老太爺道;“不知,這溝中從未有人只是在近十幾年來才發現此物的,天已不早了我們回去吧。”

  回到羅家飯已過點,羅家人忙張羅酒席,席間羅老太爺問唐敏在溝中上來是用的什么功夫那么高明,唐敏回道;”此乃我唐門中的武學,我自小習的,后拜峨嵋清音閣的凡虛道長為師,苦學兩派的功夫十幾年也是只有小成。”羅老太爺不解地道;“那要好高才是大成啊!”范伯笑道;“功夫是個人的修為能力,怎么算高這可難說。天下武學要以一流算就是以江湖的一家,二門,三宗,七派為武林正道。一家指的是關中墨家,二門是四川的唐門,南海的觀音門,三宗是峨嵋,少林,武當。七派是天山,華山,黃山,點蒼,泰山,雄鷹,天獅。而綠林是以土匪,強盜和與官府作對的好漢俠義之士,組成了這個江湖。這江湖啊只要有恩仇,有不平就不可能消失。”羅老太爺聽的似懂非懂。

  四川唐門創建于唐中期,這唐門中人原本是李氏王朝的皇室之一,因內宮斗爭逃至峨嵋山上,后定居于這峨嵋山后山的山谷中。房屋的建設也按大明宮的格局來布置。因怕再被追殺但又不愿忘祖故改姓唐。這些人中有在宮中任內待制造局官的,也有任內史編撰的,故從宮中帶來很多的火器,兵器制造和醫藥書籍。唐家人以此來養家度日,并入峨嵋派學的正宗的道家功夫,經幾代人的勤習苦練總結專研反而比峨嵋派的功夫還厲害;唐門分為火器,兵器,藥房三房,三房為門下人經營,請有掌柜,總管,伙計。門人和請的人有近兩千,開銷也很大。

  大家邊談邊喝酒,范伯常在江湖走動乘著酒興談起江湖中的趣事,羅老太爺因地理環境的限制而不知江湖之事和當下朝廷的秘聞。井研所處的邊遠很少有武林中人來此,而本地也少有習武者。

  唐敏見大家都對武學很感興趣,當即叫書童唐冰為大家耍一套唐門的武功。

  只見唐冰打出唐門內傳的拳法,拳動勁發,雙拳揮動的虎虎生風,雙腳時踢,時掃,時蹬,時翻,時彈。看的羅老太爺高興不已,唐敏在旁向老人講解指出唐門拳法的精要。

  唐門的拳法以內強外剛而立,所用內力催動拳法講究快,猛,強;用推,拍,劈,掛,踢,拒,掃,彈,跳,壓,拐,插,擊為宗,不以拳路,招式來演練。以擊到對方實戰為目的在歷代的唐門弟子使用下效果非然,常以弱克敵制勝,化煩成簡,化流成渠,化一成神;成為唐門以實戰,實用的防身技法。開創了武術的實用價值,從而影響著代代的武學大師。此武學技法后傳入廣州由此后人開創了,詠春拳法。

  唐門的武功以道家的內功修為來發揮,拳法,掌法,劍法,輕功的高低也是內功所決定的。羅老太爺看的高興也聽唐敏講的甚理頓樂樂哈哈,唐冰打的興起已到最后見院中墻角處有一石缸一拳擊在石缸上,那缸頓裂水流出。嚇的羅老太爺和幾個家人大呼厲害,過瀛。

  第二天羅家擺了二十桌壽宴,各地的親朋好友,鄉鄰,地頭;羅家長工家屬都來為羅老太爺祝壽,井研的灶戶也有來恭賀的。井研陳家也派人來并下帖請羅老太爺清明赴井研慶陳家新灶井開鍋燒鹽,羅老太爺興然應允。

  清明早上吃過早飯,羅老太爺來邀唐敏主仆一同去陳家看熱鬧。說;“這陳家在狀元樓設宴,這周圍的灶戶都會去。陳家的新井打在城北幾里的地方,鹽井的鹵水含鹽量高。今取鹵點火燒鹽,當地打到鹽水都要開灶會,以求灶井興盛不衰。”唐敏向羅老太爺講明要回峨嵋,老太爺與羅書英說;“一同去看了熱鬧再回也順道。”唐敏只的應允。羅老太爺從書柜中取出一名畫贈與唐敏,唐敏接過一看是唐伯虎的畫,知很名貴忙推辭,范伯見此畫也忙對老太爺道;“不能收,太貴重。”大家相互推讓這時羅書英的夫人靈機一動叫來小兒拜唐敏為干爹,唐敏和范伯不好回拒只得答應。范伯對唐敏道;“小公子唐門每年都收小孩入門學習唐門的武學,技術。這孩子也乖巧;收義子也是唐門的老規矩,今日你收此子也無妨。”唐敏也覺的可以,就在羅家設下香案收羅書英的兒子羅恒為義子取名唐義杰,并約定過段時間讓此子入唐門讀書習武。那羅夫人從小教兒女讀書識字,唐義杰雖只有八歲但卻有過目不忘的超強記力他父母也不知。

  羅老太爺叫長工到灶井牽來三匹騾馬交于唐敏三人,讓羅書英在家陪妻兒兩天自己與他們去井研;三人騎上騾馬,老太爺乘花轎一行人向井研而去。大家有說有笑二個時辰多就來到城門口,羅老太爺下的轎來指著城樓道;“公子,你看這城樓上蓋有一頂宰相官帽,別的城中可沒有哦。”大家一看真有一官帽置于上面,老太爺笑道;“這是我們縣出了個何狀元并官至宰相,在抗蒙古入侵時英勇殉國,后人為記念他故在這樓上置了他的官帽以激勵后人勤奮讀書。”大家把馬匹和轎子放在城門口,老太爺擺起龍門陣步行入城,穿過兩條街來到書院街的陳府。

  陳府上下熱鬧的很,門口有一對半人高的石獅,進的門有一壁墻,墻上雕刻著花鳥瑞獸,兩邊是通道,在右邊擺著書案,幾個家人在收賀禮。羅老太爺拿出賀禮并附上五十兩紋銀,禮官記上名字并答謝后帶著大家入的院內。

  陳家院子不大,但布局也很恰當,整個院子呈南北座向,南開大門北是主屋,東西有兩棟一層的閣樓主屋后有一小院有幾間房屋。院中建有花草,假山,地上鋪著青石板一看也是個大戶人家。大家進的堂屋只見屋中掛著一官像,羅老太爺對大家道;“這就是陳太爺,是抗倭名將。”唐敏見畫像上留有;欽賜“光祿卿”,并有萬歷皇的玉印。這堂屋中的客人也不少大家都相互問長問短,陳家人見客人越來越多就進的屋中對賓客道;“各位親朋,貴客請到狀元樓吃茶,稍后我們來陪。因今日太忙招待不周請大家原諒。”說著向四周鞠躬,大家忙回禮;客氣客氣,就一同前往西門的狀元樓。

  這狀元樓有三樓,每層可擺下三十桌的酒席二樓還有雅間是當地有名的酒樓。門口扁閣上用流金書寫著“狀元樓”三字,門前立有一賀牌上書;祝陳演大人榮升翰林院掌院;賀陳家新鹽井“鐵灌井”開灶制鹽。大家進的廳中一樓已滿,四人上的二樓,在大廳中找了一個靠窗口桌子坐下,旁邊有雅間,窗外有一河從外流過。大家坐下就有小二哥送來茶水,水果,點心。客人也陸續來到,剩下的位置都讓羅老太爺叫上認識的灶戶坐滿,大家相互擺起龍門陣。

  午時三刻陳家人也來到酒樓,這陳家人在一樓說了祝詞就一座一座謝禮。陳家人由陳家族長與陳演兒子陳懷玉,和兩家人組成。四人上的二樓向大家說了對不起,施禮就上得三樓,那小二哥也開始上菜,大家把上來的本地狀元酒打開,這酒香四溢滿堂是香味。氣氛頓活躍起來,大家邊吃邊聊這跑堂的身手也了得,不多時就上齊各種佳肴。一灶戶道:“聽陳家一長工講這鐵灌井的含鹽量比自流井的還要高許多,陳家這發達了!”唐冰不解的問道:“這鹽井,有甚好,好賺錢嗎?”一灶戶道:“小兄弟,你不知道我們這井研的縣名都是這鹽井而得名的,我們這里開井取鹽有幾千年了,四川在遠古是西海,后因海水退去就留下鹽了,井研又處在四川中間自然鹽水很多,你想這人和牲畜那一天少的鹽啊,俗話說這鹽就是發光的銀子,那家打的井好出鹽量高就賺錢更多”

  酒席正熱鬧之際突聽樓下有人吆喝道:“鹽幫信使到,特來恭賀。”羅老太爺與幾個灶戶大驚忙起身去臨街的窗口去看,唐敏也隨去。只見門口街上五個身著綢緞,腰挎大刀的漢子騎馬立于街中,陳家人忙上去招呼,那領頭的漢子抱拳道;“恭喜老爺,賀喜老爺”。并從懷中取出一個腰牌遞給陳家人,那家人接過忙向陳氏簇長和家中人說明來者。

  陳氏簇長和陳懷玉忙出門迎客,五個漢子下馬與眾人來到二樓的雅間中,陳家人忙吩咐小二哥另安排酒席。大家見無事也回到桌上繼續吃酒閑談,雅間中也吃起來,酒席已過一柱香了。羅老太爺與大家也吃好正準備離開,突的雅間傳來陳懷玉的責斥;“你們也太兇了嘛,把價壓的太低那我們開井制鹽的還有利嗎?這打井的錢好久才賺的回簡直是無法無天了。”陳氏簇長也斥道;“做生意也要有利嘛,你們就把價定了,不要我們講價。那不是強買嗎?”大家聽著有吵聲忙停下,雅間中走出兩大漢站在門口,里面卻爭吵的更兇。大廳中的小孩也不少,幾個小孩覺得稀奇就上前去看,門口的大漢對著小孩吼道;“瓜娃子,看啥子,爬遠點,滾。”很是兇狠,幾個小孩嚇的就跑。唐冰見那大漢欺負小孩子看不過眼就接道;“吼啥子,看不得嗎,就要看。”說著就向雅間走去,那大漢大怒揮手一記耳光向唐冰臉上打去,唐冰忙向后一仰,左腳向旁一跨右手向上抬說道;“打不的,打不的。”那大漢的手打空被唐冰一抬身體向后就倒,一百五十斤的重量向雅間撞去。砰的一聲人撞上房門,門頓開里面的人一驚忙出雅間。

  范伯怕惹事忙上前抱拳道;“多有得罪,我這小弟娃不是有意的,請見諒。”那鹽幫領頭的見范伯似江湖中人當即道;“好說,好說。在下鹽幫分堂胡剛是一個小管事;奉劉堂主之令與陳家談生意,不知我的兄弟冒犯了各位,怎打他不如打我。”

  他是有意挑事,范伯常年在外知道鹽幫在川內很有勢力,以欺行霸市,勾結官府哄抬鹽價獲的暴利。他不想與這幫人結下梁子正想解釋。唐敏卻上的前來道;“聽閣下的口氣是我們不對啦,要不給你賠禮不?”說著來到胡剛面前。胡剛臉一沉;“閣下是來架場子。”唐敏不懂他說的什么意思道;“啥子架橋架梁哦,又不是修房搭橋你要做甚?”胡剛大怒一拳擊向唐敏,唐敏見他的拳雖猛但無內力就不閃,啪的一聲那拳打在唐敏的肩頭;唐敏沒動,那胡剛卻被震的撞上雅間的木墻板上,唐敏沒敢用全力只用三成內力怕震傷他給陳家帶來麻煩。鹽幫中幾人大驚忙過來幫忙,唐敏笑道:“我勸爾等,還是回去多練幾年再出來,小爺還沒打過架怕出手重了傷了你們。”

  鹽幫人常是以多欺少,那把唐敏放在眼。即一起舉刀砍來,唐敏怕他們傷了大廳中的客人,就出手以峨嵋的點穴手點了幾人的麻穴,幾人象被使了定身術一樣立在那里。胡剛從未見過如此功夫嚇的直求饒。范伯上前對幾人道;“今乃陳老爺的好事,看在主人的面上饒你們,不得再來鬧事。”說著解了幾人的穴道,幾人忙跌跌撞撞的下樓而去。

  陳氏簇長和陳懷玉忙上前謝唐敏,范伯,并邀羅老太爺幾人入雅間重新置上酒宴,大家坐定簇長與羅老太爺攀談起來,簇長把那與鹽幫爭吵的緣由講出;“井研境內除了官辦的鹽井外就算陳家和雷家的鹽井最多,一年陳家的鹽產量近一萬擔,一半由官家收購剩下的都是自己銷售或由鹽畈買往外地;由于鹽幫把置市場價壓的特低還要賒銷到年底才結賬灶戶幾乎無利,各地灶戶都把鹽賣給鹽畈,但鹽幫伙同官府經常抓鹽畈說他們走私私鹽,抓到就處死,很多鹽畈都不敢做這生意。這在坐的都知道。”幾個灶戶都說這是實事。簇長繼續道;“以官家和鹽幫開出的價我們開灶井的都不敢開了,這打井的花銷很大按正常的收益都要幾年才收的回成本,他們給的價是把我們往死路上趕啊!”說著直搖頭,陳懷玉接道:“鹽幫的人與成都府的潘王勾結做生意官府自然不敢過問,其利是成倍的翻。誰惹的起。”大家聽了也哀嘆不已,唐敏問道;“你父親在京師做大官還怕他們嗎?”陳懷玉苦笑道;“他那官也不做還罷了,做了也沒用,他怎的管的到這里哦。我都勸他退隱,他不聽常罵我不思長進;這個朝廷已是朽木了。”說著低下頭,眾人聽了他的難言之語也只的噓噓而已。

  大家邊吃邊聊,眾賓客見無事也相自離去。時間也到下午,這時陳家來人向簇長告之,新灶已點火制出第一鍋精鹽,并遞上一包鹽來。簇長接過用手捏了捏又嘗一下道;“好鹽真是好鹽侄兒你看,這就是最好的精細食鹽了。”說著把鹽給陳懷玉一些,又把剩下的遞給大家看,眾人都稱是好鹽。

  那家人把請的灶神先生的事向簇長說了,原來凡是要打井,灶戶都要請當地的灶神先生測算好日子,開鍋制鹽也要選日子。唐敏問;“灶神先生是干甚的,聽的很神。”陳氏簇長回道;“這是我們當地的灶戶對陰陽先生的尊稱,這先生不但要知陰陽風水,還要會地理環境。這先生的本事高就能根據他指的地方打出有鹽水的井來,這井一般要打幾月或幾年。好的井可用幾年,十年而鹽都的自流井已用了上百年。這打井也是灶戶投入最大的有很多人因此破產關井,我們打井用的是牛拉轉盤向地下鉆的有深的井有幾百丈,如泥厚不穩用不了幾年井口就封住了,只的重新打所以那家灶戶都想自己的井用的越長越好,因此請灶神來測算祈禱。這請灶神的工錢也高的很。井研最厲害是灶神就是卓家的卓神爺,還有就是他家的一長工辭退回去后自己開堂立派的門坎林鳳山后山道士灣的盧道事,因他家的鉆井技法是采用的老古套,又是卓家的長工故他的技術不好井也打的不深但價低,看鹽脈更不如卓神爺,很多井打下就是空井無鹽水。但卓家的價錢高的很,不是殷實的雇主是受不了的,那自流井也是卓家指點打的一連打了三年多,把雇主都打的快破產了,要不是一長工在覺得東家在這三年多對他們好,在最后一天準備撤離時再上井上,在上木架踩了幾下就把堅硬的巖石層打穿鹽水冒出,這雇主必是血本無歸家破人亡。因此這打井制鹽就是打井投入巨大,我們這鐵灌井也打了一年多才出的鹽水,光這工錢就是三千兩白銀,還有請長工,買水牛,賣竹筒,買鉆頭,夠木材就一月就是兩百多兩銀子。大家只道我們開灶井的賺好多錢,其實誰知道這中的風險呢?”眾位灶戶都點頭說出,自家的當年的難事,對這鹽幫把持鹽市自是不滿。

  這陳家的鐵灌井比自貢的自流的出鹽率還高一直開灶制鹽幾百年至到解放后還在用可謂是神井。后自貢的自流井不出鹽水,就請灶神先生來測算,灶神先生說是這鐵灌井開造所致,要關了自貢才有鹽水,不然自貢所有地方都打不鹽井來;自貢人大驚忙向上面省府報告此事,省里派人來查卻看不出端詳。而灶神先生卻讓人往鐵灌井中倒谷殼連倒了幾日那谷殼卻從自流井中流出這下自貢人更驚要求必須馬上關灶封井,那省府的人也沒法只的下令封井。但自這鐵灌井封了后自貢各地又出鹽水很是奇怪。

  大家閑聊無事就準備出門離開,唐敏四人剛走到大街上,幾匹快馬從街道北邊而來一男一女在前后有幾人跟著,那幾人中有三人是剛從樓上離開的鹽幫中人。那在前的男子高五尺多,面目清,圓臉,頭戴一絲巾背背一把長劍上穿一綢衣;女的中等個子面清秀,一身花綢緞子,腳穿繡花靴子也背了一長劍,手握一長鞭樣子很兇。那男的見唐敏他們出來就對身后的幾人道;“就是這里的老板嗎?”后邊一人答道;“就是這幾個有老板在。”

  女的用長鞭指著唐敏道;“那個是陳家管事的,膽子不小敢不聽鹽幫的?”樣子很傲慢不把大家放在眼。陳懷玉在京師長大,也見過世面,故上前向著那女的道;“閣下言重了,我等只是做生意的,大家本也無冤仇;生意不成仁義在,以后大家還可合作嘛。”那女的本想這陳家怕江湖中的幫派會嚇住,見陳懷玉不怕的樣子頓氣不打一處,但知陳家有人在朝中做官,看陳懷玉頭載一繡花帽身穿綢袍一貴人樣。忙與旁邊的男子商議,那男的抱拳對陳懷玉道;“好說,好說,只要老板交出打我手下之人,把所剩的鹽交于我幫收購就無事。”

  唐敏一聽就知鹽幫又來找茬,當即道;“剛才是我勸了你的兄弟,但幾人不聽我就教了一下他們做人的道理。我勸各位見好就收,不要得不嘗試,”對方見唐敏身高五尺一二,身穿布衣,面紅人瘦,雙眼神光碩碩。那女的見唐敏當出頭鳥正想找人發火。手一揮長鞭向唐敏打來。唐敏見那鞭筆直飛向自己,知女的手法毒,力道強。運起內力隨手抓住鞭頭向下一壓,那女的頓覺一股強大的勁力涌到手臂,手握不住長鞭。呲的一聲鞭被唐敏奪去,人也差點從馬上跌下,那男的忙伸手扶住,而兩人只道此人力大,二人取出長劍同使一招“氣貫長虹”刺向唐敏上身幾處要害;唐敏卻笑道;“還有架打,那小爺就陪你們玩下。”街上的行人見在打斗忙聚過來看熱鬧。唐敏腳不動,身子向后一倒卻沒著地躲過二人的雙劍,那二人見沒中又用“老樹盤根”,“八仙獻禮”,“橫掃千軍”,“仙人指路”幾招連刺他要害。唐敏見二人盡出殺招知他們不肯罷了,頓提起八成內力,伸出雙手一招峨嵋的“雙龍戲珠”抓住二人的長劍一抖,劍從中折斷,二人手臂被強大的內力震的脫臼,虎口血流如注,二人痛的哇哇大叫。范伯見狀上前為二人點穴止了痛,接上手臂二人才住聲。那幾個大漢忙上前扶住,那男道;“閣下何人可報個萬兒?”唐敏笑道;“在下怕你鹽幫報復啊,小爺四川唐門人,你盡可來唐門找在下,如爾等再敢來此壓價搶購食鹽,我定到鹽都把你鹽幫給滅了就是你們幫主也不饒。”說著運起內力手一揮對著幾丈外的大樹擊去只聽啪的一聲樹干應聲倒下,鹽幫人嚇的連忙牽馬就跑,而街上的人和陳家人都歡呼他的神勇。

珠山原石

從小看著梁羽生,金庸,古龍先生的小說長大,有天一個奇想自己那天可寫一本古裝奇幻的書給自己看,初次寫作請大家多指點謝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水县| 三门峡市| 聂拉木县| 拉萨市| 鄱阳县| 玛多县| 广东省| 综艺| 茌平县| 栾城县| 长岛县| 千阳县| 芜湖县| 昭平县| 丰都县| 吉首市| 兴业县| 德阳市| 纳雍县| 张家川| 封丘县| 龙山县| 萍乡市| 桃江县| 雅安市| 蒙山县| 岳阳县| 孟连| 安塞县| 临泽县| 上饶县| 都匀市| 宜川县| 平邑县| 砚山县| 丰城市| 凤山市| 尉氏县| 吐鲁番市| 长寿区|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