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教育
教育處這個最為重要的,也是凌軒最為重視的部門之一,作為一個勢力未來的人才培育基地以及希望的存在之處,是極為重要的。
一個勢力能否興盛,就要取決于教育是否能夠跟得上。而教育處的存在,就是為了監督教育事業可以規范的運營。
由于現如今教育處正在大規模的建立村鎮小學和中學,而且大量使用流民,對于那些村民們反倒是沒有調動多少。
也正是因為大量的流民加入,也讓學校的建設工作有了足夠的人手,建設的速度大大加快,幾乎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教育,由于鄉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由于六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這就必然會導致鄉政府的教育事業走在了本就極為重視教育的升龍帝國的前面。
王登富一家世代務農,家中雖然不是十分的貧困,但是也不是那種富裕之家,至少王家負擔不起王登富的上學的費用。
畢竟,現如今書院制度腐朽不堪,私塾又貴的要命,根本不是王富貴這樣的家庭所能承擔的起的,這也就導致了王登福無學可上。
所以,對于王富貴來說,上學就是他一輩子遙不可及的夢想。
但是今天在務農的他忽然聽到了在給他們家分地的專員說到了政府要開展六年制義務教育的事情。這讓他欣喜若狂,雖然他不知道義務教育是什么意思,但是新的鄉政府出臺的政策對于他們是極為友好的,鄉政府對他們是沒得說的!
而且,他還問了專員關于義務教育的事情。
他聽專員說,義務教育就是指達到一定年齡的兒童按照規定強制性進入學堂進行學習的制度。在該制度下,學校免除所有的學雜費以及書本費,所有孩童學習所產生的費用由政府承擔,義務教育時間暫定為六年。
這個消息讓他欣喜若狂,因為他終于有書讀了,他這三年來的夢想終于可以實現了。
想當初,他看著他們家那地主家的孩子在私塾里讀書,他羨慕的不得了。現如今,他終于可以不用羨慕這個人了,因為自己要有書讀了。
王登福跟他父母聊起這個事情,他的父母先是驚訝,然后又是不信,畢竟之前有書院就是這么做的,說是免除學雜費,但是入學以后就以各種名目收取費用,讓這些老實巴交的農民苦不堪言。
“爹,娘,怎么會是假的呢?這可是唐專員親口跟我說的。”王登富聽到自己的父母不相信,頓時著急的說道。
“他還和我說,以后我們這些人就是這個國家的未來,以后這個國家都是要交給我們這些人來建設的。唐專員是政府派過來的,你們不相信我,也不能不相信唐專員呀!”
王登富在一旁很著急,他生怕自己的父母不讓他去讀書。
說句題外話,這個唐專員也是個大嘴巴子,他不僅說出了義務教育的政策方針,他還說出了政府還沒有下達正式批文的,只是在相互之間傳播的一個消息。
這個消息就是農村村民自治的消息,雖然這個消息并沒有得到證實,但是這個想法是由他們主公提出來的,不可能不通過。
雖然他不知道村民自治是什么意思,但是,顧名思義,自治,那就是自己治理自己,這對于那些村民來說,這是好事呀!
同樣的有很多他們聞所未聞的政策都是從自家的主公口中說出來,然后他們經過一番的討論以后,發現這政策確實很好!
真不知道自家的主公腦袋到底是怎么長的。
回歸正題,就在王登福試圖讓自家的父母相信自己說的話而努力的他并不知道,他口中的唐專員正在帶著兩個年輕人向著他家走來。
從兩個年輕人的衣著和唐專員對他們的尊敬程度來看,這兩人一定是非富即貴的人物。
沒錯,這兩個人真是向來巡視的凌軒和警衛員解勇。
“主公,這古樹村生活條件還算比較不錯的,這王登富家雖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貴之家,但也不算是那種貧窮的家庭!家中還算是有幾畝薄田。”
“前面就是王登富家。”唐專員指著一棟看起來還算不錯的房子對著凌軒說道。
看起來確實不錯,這個房子在凌軒走訪了這么多村落以來看到的不能說是最好的,但算得上比較不錯的一批的房子了。
最好的那一批自然就是地主老財的房子了。
王登富家世代務農,也算是積攢下一些田產。算是一個中農吧!但是卻無力負擔王登富上學的費用。
“今天上午,王登福還問我,他想上學,新政府有沒有這方面的好的政策呢?我說有呢,然后就把六年制義務教育告訴他了。”
“嗯,你做的不錯,走吧,我們去那個王登富家看一看。”凌軒點了點頭,還算是比較贊成這位唐專員的做法。
其實這幾天凌軒正在為如何將政府的新的政策通報下去而煩惱。這個唐專員倒是給他一個很好的提示,那就是利用這些下鄉的人員來傳播消息。
“王三,王三在家嗎?”唐專員在門外喊道。
“在呢,唐專員快進來!”
王三對唐專員的聲音很熟悉,事實上,整個村子的人都對這個聲音很熟悉,畢竟,他也算是這個村子唯一的外鄉人。
“我們鄉里的領導今天下來視察,”唐專員對著王三說道。
“大人,這位就是我和您說的王三,也就是王登富的家長。”
唐專員耍了個心眼,并沒有把凌軒就是整個鄉鎮政府最高負責人的消息說出來。
自家主公的行蹤是必須要保密的,這是他們在進入凌云寨政府機構的時候就要謹記的一條。
再加上自家主公本來就是微服私訪,身邊沒有多少警衛力量,如果發生什么危險的話,他可是難逃其咎!
“大人你好!”王三聽到這是鄉政府的領導以后就急忙向下跪去。
凌軒一把扶起王三:“三哥,你在干嘛呀?快起來,快起來。”
此刻的林軒忽然發現,自己似乎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廢除跪禮這個侮辱人格的禮節,這是他工作上的失誤,回去就要廢除它!
凌軒大概了解了一下王三家的家庭情況,然后便將話題轉移到的教育上面。
一聽到六年級義務教育是真的,王三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他本來也是一個讀書人,可惜還沒等考中秀才,就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被書院退學。所以他是多么的希望自家的后代可以有學上,可以改變自己家的世代務農的情況。
至于說全日制的六年的小學生涯,他表示舉雙手雙腳贊成。不過他也說出了他自己的擔憂。
因為在很多家庭里,孩子都算是半個勞動力,如果就這樣把孩子們都強制送入學校學習的話,家中的勞動力就會缺失,很多家庭也有可能會因此而走向破產。
不過,凌軒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現在的他已經開始將自己繳獲的那些牲畜們給各村的村民分發下去,作為公共福利使用。
聽到了這個消息,王三更是激動萬分,畢竟一個牲口可以抵好幾個人的勞動力,而且一個村子還不止一頭牲口。
這樣的話就完全可以定定,因為孩童被送入學堂而缺失的勞動力,甚至還有空余。
所以,真相之路,王三一家是十分贊成的在家上那些其他人家的想法,凌軒終于確定了這個政策的實施的正確性,也更加加速了學堂的建設和教師的招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