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
丁玲以社會現實主義創作《太陽照在桑干河上》;胡適“做了過河卒子”;郭沫若發表《抗戰回憶錄》;茅盾完成長篇絕唱《鍛煉》
1948年,眾叛親離的蔣家王朝已風雨飄搖,在天下不歸于楊(朱)則歸于墨(翟)的歷史節點,朱光潛、毛子水等十六位學者在《周論》周刊聯名發表《中國的出路》,表達廣大知識分子對民主制度的信念和對極權主義的深刻憂慮。
7月,北平五千多名流亡的東北學生和平請...
丁玲以社會現實主義創作《太陽照在桑干河上》;胡適“做了過河卒子”;郭沫若發表《抗戰回憶錄》;茅盾完成長篇絕唱《鍛煉》
1948年,眾叛親離的蔣家王朝已風雨飄搖,在天下不歸于楊(朱)則歸于墨(翟)的歷史節點,朱光潛、毛子水等十六位學者在《周論》周刊聯名發表《中國的出路》,表達廣大知識分子對民主制度的信念和對極權主義的深刻憂慮。
7月,北平五千多名流亡的東北學生和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