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恒安點點頭:“她是想在我的衣裳首飾上做文章,你跟玉馨和翡翠通個氣,將我要穿的衣裳收好了,再隨便從衣箱里拿幾套出來,就說是我選中的。”
琉璃對謝恒安擠擠眼睛,又一挑眉:“包在奴婢身上。”
端午很快就到了。
在大昭,端午是個早節,人人都要趕早起床,采集清晨的花露來洗臉洗眼睛,據說這樣可以肌膚勝雪、眼睛明亮。
一些地方還流行賽舟,京城里也一樣,就在運河或者護城河上舉辦,任何人都能報名參加。
有時,皇上也會在侍衛的簇擁下來看賽舟,贏得了比賽的隊伍可以在這時向皇上討個彩頭,皇上也會賞賜些銀錢物品給他們。
其實養得起賽舟的隊伍并不缺錢,只是皇上的賞賜是莫大的榮耀,他們很看重這個。
謝恒安有些想去看賽舟,因為那時場面很大,說不定就能遇見太子,遇見太子……她對有些事,也就多少能有些底了。
但今年是不可能了。
謝家要舉辦端午宴席,她是一定要出席的,況且皇上龍體有恙,太子肯定也要在一旁伺候,沒什么過節的心思。
“小姐有什么心事?”琉璃一邊伺候謝恒安漱口,一邊給謝恒安挑了點梅花香膏,在謝恒安耳后一點。
謝恒安笑笑:“你說今日之后,芝香的日子是什么樣的?”
琉璃撇撇嘴:“她自作孽,反正不可能會在咱們流光閣繼續伺候了。”
“大小姐,這是今早的花露,快擦擦眼睛和臉。”翡翠興沖沖地端著一個小瓷盆進門,顯得很是高興。
翡翠的爹娘都在謝家的莊子上當總管,今天端午,他們會到謝府來送些瓜菜,謝恒安就準了翡翠的假,等她爹娘到了,她就可以去跟他們好好聚聚,今日就不必再管著流光閣的事了。
“你爹娘多久來?”謝恒安一邊親自動手擦臉,一邊笑道。
“廚房那邊火已經生起來了,估計他們也快了。”翡翠今日打扮的清清爽爽,脖子上還戴了個荷包。
“嗯,那你去府門口候著也行,橫豎今天李嬤嬤也回來了,不至于缺人。”謝恒安大方地擺了擺手。
“多謝小姐啦!”翡翠端端正正行了一禮,然后又笑道:“我娘給小姐做了雙鞋,晚上給小姐帶來穿。”
翡翠來流光閣時間不長,她娘就有這個心思給自己做雙鞋。
謝恒安在心里對翡翠點了頭——不管如何,這丫鬟心里還是有自己這個主子的。
“小姐!小姐!不好了,不好了!”
翡翠還沒踏出門,玉馨就驚呼著快步走進了謝恒安臥房的外間。
二人撞了個滿懷,翡翠一把撈住了玉馨的胳膊:“你怎么都這么慌張?”
玉馨顧不上跟翡翠說話,滿臉焦急地跑到謝恒安面前:“大小姐,您……您的衣裳……預備著今天穿的衣裳……”
“有事慢慢說,不急。”謝恒安擦完了眼睛,對著鏡子左右照了照,倒是一點都不擔心。
“那些衣裳不知被哪個缺德的剪壞了!”玉馨滿臉焦急,全然不似她平日里溫吞又內向的樣子。
“啊?!”站在門口還沒離開的翡翠也是一聲驚呼:“這……這該如何是好?那些衣裳都是小姐挑出來預備著換的!我們還天天熏著香呢!”
“翡翠,我既準了你的假,你便去吧。”謝恒安并沒有擔心自己的衣裳,反而是跟翡翠搭了句話。
“可是……”
“我留著你也改變不了什么,你手藝再好,也不可能在這一二個時辰之內將衣裳縫好。所以……該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謝恒安帶著幾分笑意說道。
翡翠看看這個又看看哪個,想跟爹娘見面,卻又怕今天的流光閣出什么岔子。
“小姐說讓你去你便去,拘你在這里,還是干著急罷了。”
李嬤嬤的聲音從外頭傳來。
見到李嬤嬤,幾個丫鬟都略微松了口氣。
李嬤嬤在府上的臉面人盡皆知,有她在這里坐鎮,這件事應當不會再亂下去了。
翡翠也聽了李嬤嬤的話,點點頭去找自己的父母了。
“嬤嬤這幾日辛苦了。”謝恒安起身,將剩下的花露遞了過去:“擦擦眼睛,嬤嬤一輩子眼也不花。”
李嬤嬤謝了恩,又問玉馨道:“誰發現的?”
玉馨急得滿臉通紅:“是我跟水紋,看小姐起了正在洗臉,我們就去偏房拿衣裳,誰知一進門,衣裳亂七八糟丟在地上,上頭都被剪刀剪壞了。”
李嬤嬤沉著一張臉“嗯”了一聲,又道:“最緊要穿的衣裳不是放在小姐臥房的柜子里么?誰讓你們放在偏房的?”
玉馨有些委屈:“那幾套衣裳都要熏香,大小姐不喜歡臥房里煙熏火燎的,就專門拿去偏房了。”
“我知道了。”李嬤嬤點點頭:“此事你不必插手,也不必再去偏房,就在這里候著聽小姐安排。”
說罷,李嬤嬤頭也不回地朝著偏房走去。
“把我柜子打開,里頭的衣裳取出來。”謝恒安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淡聲說道。
玉馨看了看琉璃,見平日里最操心小姐事的琉璃竟是滿臉的若無其事,甚至隱隱有些看好戲的意思在里頭,便知道此事說不定是大小姐心中早就有數,李嬤嬤這一去,恐怕也可以直接揪出那個干壞事的。
琉璃打開柜子,玉馨瞧見里頭不知何時掛了一套藍色流星紗的衣裙。
這紗叫做流星紗,玉馨從前是伺候蘭花的,沒怎么見過,但一見到這套衣裳,馬上就驚呼出聲:“這是……流星紗!”
流星紗的好處,就是任何人見了都能認得。
那紗鋪平了看,上頭似有星光閃爍、暗波涌動,但是若是有褶皺,在那褶皺之處,便如一顆流星一般,在褶皺的盡頭聚集一團暖融融的光暈,后頭拖著長長的一尾光明。
所以,這正是誰見了都認得的流星紗。
流星紗是早些年上貢的好東西,上貢之地正是江南一帶,也無怪沈府有這樣的好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