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就是這樣,還有,以后見了朕,在工廠里不要叫朕陛下,叫師傅,明白不?”
宋應星還能說什么,趕緊應承道;“是!陛下。”
“恩?”朱由檢兩眼一瞪,這剛說過的話,你轉眼就給我變了。
宋應星見朱由檢似乎要發怒,連忙解釋道;“陛下!這里不是工廠,所以……徒弟不敢?!?p> 哇靠!你個家伙倒是挺機靈的嘛,見我要發飆,轉眼又變成了徒弟,好吧,算你機靈,朕這次就不給你計較了。
兩人說話間,御膳房的太監帶著一隊宮女,前來上菜了,宋應星見了如此的美女在身邊遞菜,頓時臉紅起來,坐在那里一動不動。
朱由檢見了,也不去管他,開始給宋應星講他在工廠的事情,吸引他的注意力。
以后宋應星就是朱由檢的正式徒弟,由于工作需要,在宮里只要沒有外臣不需下跪。
每天卯時進宮,到宮中之后直接進工廠,進出皇宮由太監抬轎接送,在皇宮附近專門賞賜一座府邸,用于住宿。
每十天有一天休假,外出必須有太監陪同,并且不得隨意出京城,還要保守工廠的秘密,不得給外界隨意透露消息。
至于待遇,按照七品官員的俸祿發放,不過由皇帝的內帑發放,不是正式的官員,以后有條件,可以正式晉升官員。
宋應星聽了之后,頓時喜笑顏開,這雖然沒有官身,但是待遇可不薄,本來自己在江西就準備謀個事做,沒想自己直接混到了皇帝的身邊,待遇更是別提了,每天跟皇帝一起吃飯,這天下還有幾人能給我比。
一頓宮廷御宴,把宋應星的舌頭都快吃掉了,每道菜做的都是那么的精細,并且味道鮮美,吃到嘴里,那滿口的余香甚是愜意,這感覺都快美到天上去了。
再說宋應星比較年輕,胃口又好,如此美味哪能放過,所以他的筷子從拿起來,就沒停過,一直吃了個肚兒圓,這才戀戀不舍的放下筷子。
朱由檢見宋應星放得開,倒也不在乎,他反倒希望宋應星不要拘束,畢竟以后要天天和他在一起,太拘束,溝通起來太累。
一旁伺候的御膳房太監,見宋應星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都偷偷的笑了起來,宋應星也自覺太過了,不好意思的接過太監遞來手巾擦嘴。
吃完晚膳,在宋應星走得時候,朱由檢拿出了一本書,遞給了宋應星,說道;“這是一本機械加工的書籍,叫《切屑手冊》,你拿回去自己慢慢琢磨,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朕,朕有問必答。”
“是!師傅!”宋應星這時終于改口了,他知道皇帝喜好這一口,說著他把《切屑手冊》拿在了手里。
“里面的字,你可能看不懂,沒關系,這是一張簡繁字對照表,凡是不認識的字,你對照這張表,很快就會認識了?!痹瓉碓诎l電機發電以后,朱由檢已經想到書籍簡繁字的問題,他抽空啟動了一臺電腦,隨便的挑了一片文章,然后用文檔變換簡繁字,然后用打印機打印出來就可以了。
宋應星現在自然不知道這簡繁字的妙處,只是納悶為什么會有這么一說?所有的字不都是書上說的那些,難道還有別的字?
出了乾清宮的宋應星,先跟著太監一路走到宮門,在宮中是不許外臣坐轎的,所以他只好不行,出了宮之后,伺候他的太監,叫來一頂轎子,讓轎夫抬著宋應星往一處府邸走去。
最多有個一炷香的時間,轎子停在了一處住宅外,宋應星下轎一看府邸的大門,真的嚇了一跳,按這規制,起碼也是侯爺住的地方,怎么皇帝這就給我了。
宋應星這時很激動,他跟著太監走進大門,有點不真實的感覺,自己的這一天,可謂麻雀變鳳凰,一飛沖天了。
進門之后,有伺候的丫鬟站在門里喊到;“恭迎老爺回府!”
“好好好!”宋應星都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了,他連連點頭。準備進了府邸,咦?怎么這丫鬟好像晚膳給我端菜的那個宮女?難道?
宋應星狐疑的看著一個丫鬟,腦子在不停的轉圈,這時那丫鬟笑著說道;“皇帝陛下把我賜給老爺了,以后我就在府上伺候老爺了”
“好好好!”宋應星那里還不知皇帝的用意,這是解決自己的后顧之憂啊,對了,家里的那位可怎么辦?
宋應星此時既高興,又感到有些愧疚,不過這個念想剛一冒出來,轉眼就被那個丫鬟的微笑給吸引了。
跟隨而來的太監,這時說道;“宋老爺,咱家給你介紹一下這個小院,這本是前工部侍郎的府邸,因攀附閹逆被打入大獄……”
宋應星聽了太監的介紹一會,也就進了宅子參觀一番,最后在書房小歇片刻,喝了丫鬟遞過來的毛尖,這才打開了皇帝送給自己的那本《切屑手冊》
等他打開扉頁一看,頓時傻眼了,里面的字根本不認識,說它像字吧,這筆畫也不對,都是精簡了不少的筆畫,雖然平時也有簡化字,問題和這書上的字相差太多了。
這時宋應星才想起皇帝所說對照表的事情,想著他連忙拿出幾張紙,開始學習對照表上的簡化字,這個對照表很貼心,上面一行是繁體字,下面一行就是簡化字。
繁體字宋應星自然沒說的,下面的那行簡化字,經過對比之后,自然就認識了,經過研讀,宋應星發現這是用大白寫的故事,雖然沒有那些華麗的修飾辭藻,但是看起來也很有意思。
宋應星突然發現,這種大白話的文章也有可取之處,讀起來通俗易懂,并且韻味不減,似乎比八股文更適合大眾。
假如以后大家多用大白話寫文章,是不是就不會因為詞語的精簡,而造成誤讀,宋應星對大白話的理解又更進了一步。
太陽初升,陜西的高奴縣,徐光啟已經帶著車隊來到了一個村莊,這里山坡已經草葉枯黃,毫無半點生機。
徐光啟在永和縣處理完那群修路的災民之后,把修路的事務讓一個太監先管著,他先帶著車隊到高奴找石油。
進入村子之后,也沒見到什么人,估計都去逃荒了,徐光啟站在村頭,忍不住嘆了一口氣,這陜西的干旱太嚴重了,要是能打出水井,也許這里的百姓日子會好過一些吧,徐光啟暗暗的決定,等石油打出來之后,利用這臺鉆機多打水井。
下個星期一分類推薦,先謝過這段時間支持我的朋友,后面將加更謝謝諸位,推薦收藏千萬別忘了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