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姬發的話,姬昌猛地有一些失神,兒臣終歸是長大了這句話讓姬昌明白,自己的二兒子今年也已經十六歲了,已經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了,不再是以前那個牙牙學語的孩子,也不是那個騎著竹馬的總角之童了。
“是啊,你長大了,發兒,你這一次想要獻給我什么寶?”姬昌失神片刻就正色起來,姬發終歸不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孩子了,他長大了,他也有他的追求,哪怕他的手段很稚嫩,不過這也是一個好現象。
在姬昌的想法中,李石獻寶的東西不外乎是什么金銀珠寶之類的東西,但是當高力士打開木盒的時候,他的眼光就直了。
作為一個帥軍統一天下的開國皇帝來說,他對于軍中的事情無疑是很熟悉的,這三柄軍刀出現的那一刻,他心中就明白,這三柄軍刀的作用。
“發兒,這就是你要獻的寶?”姬昌還是有一些不太相。
“父皇,這是兒臣前幾天去上林苑的時候突發奇想,回來讓少府打造的,兒臣覺得軍士們在戰場上需要這樣的武器。”姬昌拿起一柄雁翎刀,揮舞了幾下,又嘗試了一下苗刀和騎兵刀。
“不錯不錯,發兒,你長大了!”姬昌說了兩句長大了,只不過這兩句話的意思卻不一樣,第一次的時候,姬昌只是感慨姬發年齡長大了,知道要恭維自己,要討自己喜歡,為了太子的位置而努力。
而第二次姬昌就感慨頗多,姬發并不是隨便的來討自己喜歡,而是實實在在的做了功績出來,姬昌當然明白這三種軍刀帶來的意義,這種于國于軍都有大貢獻的獻寶,姬昌巴不得李石再來幾次。
“高力士,賜二皇子姬發黃金百金,白玉十方。”姬昌放下軍刀,對高力士說道。
高力士躬下身子,“奴才遵旨!”
“發兒,你也長大了,過一段時間,你就去太尉府好好的學習學習,等到明年攻打徐國的時候,你跟著一塊去。”姬昌想了想,對姬發說了一句。
李石心中一喜,不由得不激動,“是,父皇!”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李石很明白,就算上輩子從來都沒有做過接班人,但是這種讓自己增加履歷的事情,李石肯定不會拒絕。
攻打徐國,自己最多作為一個監軍,什么都不用做,有功勞了,自己肯定也有功勞,失敗了,和自己也沒有任何的關系,自己可不是戰場上的大帥,軍隊也不歸自己統領,失敗了責任也和自己沒有什么關系,這種好事情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啊。
李石可以確定,父皇這句話如果傳到外面,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第一就是明年攻打徐國,第二件事就是讓自己參軍。
這是一種很明顯的信號,二皇子要著重培養了,當然,危險也是有的,戰場上刀槍無眼,自己到時候會不會成為對方的刺殺目標,這都是有可能的,萬一大軍戰敗跑路,有可能對方會首先追殺自己,“不管了,到時候再說,別的不說,就算是遇到危險,自己跑路還是有把握的!”
李石有著充足的自信能夠跑路,除非是遇到天下第一高手,可是天下第一高手不正是自己的父皇嘛!
返回祈年宮的時候,李石走路都有一些打晃,打仗啊,自己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以前自己也只是在電視上或是在游戲里接觸過,正兒八經的打仗還是第一次。
“軍事指揮是一門藝術啊,可惜我不會!”李石想了想,自己的確不會任何的軍事指揮方面的知識,即便是理論,自己也不太清楚,孫子兵法自己看過,但是也緊緊看了一下目錄,三十六計,自己只聽過名字,李衛公,紀效新書這些,自己更是一句話的內容都沒有看過,至于現代的軍事指揮學,自己也接觸不到。
不過李石還是略微知道一點的,集中兵力,以多打少,以不變應萬變,一路橫推過去,純粹靠國力壓死對方,當然,后勤和情報也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李石兩眼一抹黑。
“怪不得讓我去太尉府好好的學學,自己還真的不知道這些東西。”祈年宮的書房中也有兵書,不過基本上都是套話,什么人謀篇,雜儀篇,戰具篇,還有預備,戰圖,遁甲,占卜和祭文,這都是什么鬼?
李石翻看了十多部兵書大部分都差不多,也沒有是新奇的。
“這群大帥們,難道就沒有經驗總結的兵書?還是說他們總結了卻沒有拿出來,打算傳承給他們自己的孩子?”李石想了想,還是第二種的可能性比較高。
據李石了解,軍隊里的這些統帥們,就沒有兩個是大字不識的,各個都是能文能武的統帥,不可能不會寫,那就只有一個可能,藏拙。
其他人都有可能藏拙,但是太尉絕對不會,他是自己未來的老丈人,李石相信自己上門,太尉絕對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畢竟自己如果成為軍事指揮奇才,他也放心不是?
在家休息了兩天,什么動靜都沒有傳出來,鎬京上下也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父皇欽點為下一次東征的監軍,當時整個書房只有高力士和幾個寺人存在,想必他們是不敢傳出去的。
第三天李石走進了太尉府,這一天正好是太尉的沐修的日子,有可能父皇已經告知過他,當李石走進大門的之后,他就在院子中等待著。
不過李石走進太尉府的大門并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以前,李石就經常前往太尉府,太尉府的邑姜和李石指腹為婚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
“二皇子,陛下已經通知我了,讓你跟著我學習軍事,我希望你能夠清楚的明白,一旦你跟著我學習了之后,就再也不能和以前一樣了。”目前呂尚和姬發的關系還是皇子和太尉之間的關系,沒有臣屬的關系,也沒有翁婿的關系,一旦李石跟著他學習軍事,那么師生的關系立馬確定,到時候,李石就得聽呂尚的話,否則就是忤逆,如果呂尚像皇帝陛下匯報,輕則禁足,重則削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