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貞觀年少

貞觀年少

子觀 著

  • 歷史

    類型
  • 2019-08-10上架
  • 195006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進行電子制作與發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楔子

貞觀年少 子觀 2249 2019-08-09 17:35:31

  曾經在一篇文章看到過這么一段話。

  “俗話說:谷雨前后,種瓜點豆。每年四五月前后,正是時值鄉下人春耕忙種的時節。在城里討生活的鄉下人,腦子里總有一股念鄉的情節,每逢這個時節,大多人都在想著趕回情牽夢縈的老家?!?p>  只不過能回到老家的人少之又少,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牽絆住人們回家的腳步。

  直白得說,其實因為錢。

  緣由忒俗,然事實如此。

  獨孤言志。

  在城里討生活快三十年,從十歲起在沿海城市討生活,年近四十,他離開了繁華的都市,回了多年不曾回過的老家。

  獨自一人在城里生活多年,掙下偌大家業,累了,也倦了。沒來由的突然感覺自己老了,回家的想法也就出現了。

  落葉歸根的想法,總是國人難以免去的情結。

  去年年初,獨孤言志回老家過上了鄉村生活,日子倒是悠閑愜意,就是去年一年聽了不少閑言碎語。

  四十來歲的人了還未娶妻生子,身體肯定有毛病。

  這種話聽過很多次,獨孤言志也不介意,就是平日下地挨罵還不敢還嘴的事令他有些郁悶。

  對于一個在城里生活慣了的人來說,耕種是個極大的問題,家鄉的長輩們當面罵幾句那是為你好,不是關系親近的人,別人還不見得樂意罵你。

  要知道老家的鄉里鄉親都知道獨孤言志在外面混的不錯,當年獨孤言志的父母過世時,獨孤言志從外地回老家那是帶著一隊豪車回來的。

  過了十多年,突然孤身一人回老家種地當農民,在所有人眼里獨孤言志肯定生意失敗,沒其他出路了唄。

  在老人們的看來,獨孤言志沒有其他出路,回家種地其實也挺好,只不過不懂農事罷了,多罵罵,往后記住了那便好了,所以去年一年挨過的罵比他近二十年挨過的罵加起來還要多,不過倒也讓他懂了許多。

  清晨,雞鳴未啼,第一抹晨曦剛照耀大地。

  一位古稀之年的老漢背著背簍,扛著鋤頭,敲著獨孤言志家的大門,砰砰響。

  “傻小子,在不在屋頭?”

  “七叔啊,有啥事?”獨孤言志端著腦袋大小的大瓷碗,一邊西里呼嚕的吃著面一邊問道:“您老吃了沒?沒吃來我屋頭吃點,我給您下碗面,我也才剛端上碗?!?p>  也不知道是怎么得,在城里的時候吧,小半碗吃不了,回老家一年多,一斗碗吃不飽。

  獨孤言志嘴里的七叔姓徐,是位獨居老人,與獨孤家沒啥親戚關系,只不過獨孤言志他們這一輩兒的人都這么叫,獨孤言志也就這么稱呼了,最初回老家的時候還不習慣,現在倒也習慣了。

  徐七叔脾氣不好,一個不順心就罵人,據說兒女、孫輩好些年沒回來看他,正是因為老頭兒把小輩兒們給罵的不樂意回來的,夸張一些的,甚至說七嬸就是被徐七叔給罵死的。

  “咋的,才吃飯,我看你小子就是懶,你以為你還是大老板啊,這啥時間了,才吃早飯,今天不下地了。”

  獨孤言志委實不怎么愛聽這話,自己已經起很早了,現在才六點多,居民點的人少說有一半的人還沒起呢,自己怎么就懶了。

  這話也就心里想想,說不出口。對徐七叔,獨孤言志是感激的,一年多的時間,他早明白老爺子屬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典型的外冷內熱。

  所以,對于村子里的謠言,獨孤言志一個字也不信。

  獨孤言志訕笑道:“吃過飯就去,不過······七叔,您找我啥事?”

  “昨天下午,我去看了看你家的包谷地,要補窩,你小子去我地里挖一些補上,早就跟你小子說點包谷的時候順便育點種,扣扣索索的,你哪像當過大老板的人?!?p>  “我這不是怕您老又罵我敗家子嗎?”

  獨孤言志被罵敗家子,當然不是因為平日里的開銷,而是因為種地的原因。

  徐七叔是莊稼老把式了,莊稼老把式點種都有條不成文的經驗:玉米種二三不離四,豆子種八九不離十,谷類一把撒出一條線。種子多點或散成堆,株距之間的疏密,疏了或者密了,都會被罵敗家子,要是沒點經驗的人,還真輪不到他們干活兒。

  只不過獨孤言志自己要種地,自己家的活兒不得不干,所以常常被徐七叔罵敗家子。

  不知是不是想到了去年在地里罵獨孤言志的事,老爺子臉上難得有了笑容,“懶得跟你小子多說,吃了飯早點來,等哈還要趕場,帶你小子買些種子?!?p>  獨孤言志點頭,吃過早飯連碗都沒洗就去了玉米地,剛到就看見徐七叔正忙著給自己家的玉米地補窩,連忙接過了老人手中的活計。

  徐七叔難得夸了句獨孤言志不錯。

  “不錯”

  這兩個字,不是夸贊獨孤言勤快或者敬老,而是稱贊獨孤言志回鄉種地的想法和一年多的堅持,獨孤言志心里亮的跟明鏡兒似得。

  國家對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好,種地也能種出前途,老爺子便有些想不明白現在的小輩們怎么一個個都喜歡往城里跑,也不知道城里有什么好的。

  關門閉戶,有些人甚至連鄰居都不見得認識,若是一個人在城里打拼,回到家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就像自己父母當年去城里住了半年不到就吵著要回老家,回老家后每次打電話都一個勁兒的說還是家里好。

  老人不懂年輕人為什么喜歡城里,晚輩們也不懂長輩們為什么寧愿回鄉種地也不樂意在城里過悠閑日子。

  以前,獨孤言志也不太懂。

  去年與徐七叔坐在田壟邊閑聊,老爺子曾說如今的年輕人都去了城里,地沒人種了,糧食沒人生產,以后吃什么?是不是又要過糧食關了,那日子不好過哩。

  獨孤言志解釋過,說現在機械化生產和糧種優化,缺糧的問題不會出現,老爺子聽過也會點頭贊同,但下一次老爺子還是會談論這類問題。

  老爺子擔心的其實不是再經歷糧食關,老爺子心里也明白糧食關不可能在出現,老爺子只是擔心后輩們忘了生養自己的土地。

  老人,尤其將一輩子都獻給了土地老人,他們對土地的執著與熱愛難以言說。

  獨孤言志與徐七叔都屬于話不多的人,兩人忙完地里的活,回去的路上也沒話可聊,到了家,七叔才說了一句,回去擦擦汗,趕場。

  家鄉的小鎮不大,如果閑逛,從街頭到街尾,都用不了十五分鐘,獨孤言志自然去的快回來的也快,快八點和徐七叔出門,不到九點就快到家了。

  路過自家水田時,獨孤言志順道去了水田看看秧苗,可誰知這一去,便再也沒能回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