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應聲而入,他幾日前內傷雖重,只是李府中不乏靈藥,幾日療傷也已穩定住了傷勢,除卻面色稍顯蒼白外,其余一切如常。
這么個“劃道”?
見李鴻果真“劃”出個“道”來,岳封沒好氣地說道:“如此興師動眾,想來必無好事,李老爺,李公子,你二人便直說吧,莫要拐彎抹角了。”
李鴻默然不語,渾濁的雙目不住在周遭環視。
岳封會意,揮手屏退左右:“請。”
李鴻滿意地點點頭,笑道:“大人明鑒,此事實乃事關重大,若被他人聽去,動輒便有殺身之禍。”
岳封十指交叉,無奈道:“既然事關重大,又何必前來縣衙,你二人只管差人吩咐一聲,我岳封自會登門拜訪。”
李鴻嘆道:“大人是官,小人是民,自不可僭越。”
李道亦是附和道:“正是如此。”
這二人莫非在怪罪我前些時日立威之舉?岳封心中不解,正要開口相詢,又聽李鴻贊嘆道:“小老于平原安身立命已然數十年,期間更換縣令,其中不乏年長者,然卻無一人似大人這般大公無私、足智多謀。”
李道頷首道:“岳大人確是冰雪聰明,嗯,秀外慧中……”
瞧那樣子,李道似乎還想自他淺薄的學識中找尋幾個詞贊美岳封,只是話剛及半,便被李鴻一聲輕咳打斷。
事有反常必有妖,岳封深明此理,見李鴻與李道毫不吝嗇奉承之言,他已知這二人必有事相求,且此事想來便不好辦。
而李道雖懼怕李鴻,然平日卻最是喜愛與自家老爺子唱反調,此二人能如此齊心,其中的原委也不難猜。
岳封曾通過陳良對李鴻一門有所了解,只見二人神色,已猜到了大半——此事多半與李儒有關。
李儒自小聰明好學,不滿十歲時,已在平原一地頗為見名,如今已過而立之年,學識自然更勝以往。據陳良所言,李儒不滿弱冠之年便離家而去,在外游學數年,輾轉投入董卓麾下效力,如今已是十年有余,卻從不見其回返。
李鴻思子成疾,自前幾日生命垂危,便自感已無多少時日可活,自然想再見這長子一面。
聽李道簡單道來后,岳封稍有不解,道:“董太師本偏居一隅,手下悍將精兵無數,如今更是一手遮天,李儒往返只需數月,回返探望也非難事。”
李鴻聞言嘆息一聲,娓娓道:“此事卻是老朽年輕時做得糊涂事了……”
原來李儒與李道雖是同父,卻并非同母,李鴻老來才得李道,自然寵幸李道之母更甚,對李儒之母卻是不管不顧。李儒之母本是江湖中的游俠人物,忍耐日久自然生了離去之意,又過數年,終是留書出走。
其母離去時,李儒只約莫十余歲年紀,與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李道截然不同,李儒一來無生母在側,二來其父對其也不甚喜愛,久而久之,便養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
時下多有江湖術士行走于市井間,有一術士偶然見得李儒,曾言此子天生陰鷲之像,若是久留,必先克其父母。
此言如今再聽來,自然是可笑至極,只是當時的李鴻對術士之言卻深信不疑,究其原因,卻是因為術士走后不久,李儒生母便是返還至平原,見到李鴻時,她已是身負重傷,不出幾日便是與世長辭。
那女子死前,曾將一物交予李鴻,且言明那物定要藏于無人之處,決不可叫他人知曉。
生母死后,李儒更受千夫所指,因而憤然離家,自此渺無音訊,直至前些時日,李鴻才在董卓麾下聽聞李儒之名,方知是膝下長子。
岳封沉默了半晌,忽問道:“她偷了玉璽?”
他也曾在李府宗族祠堂中見到了傳國玉璽,只是卻是不知真假——據他所知,玉璽應當在十二路諸侯圍攻董卓時出現在洛陽的一口井中。
李鴻知道瞞不過岳封,只得黯然點頭,嘆道:“我等亦是不知這玉璽從何而來。”
岳封擺擺手道:“此事暫且不提,李老爺是何意,叫李儒回平原探望,亦或者,脫離董卓麾下?”
李鴻點頭道:“如此最好。那董卓實為漢賊,絕非明主,如此跋扈,如何能在天下間立足?”
這一點倒是沒錯……岳封深深地看了李鴻一眼,心中感慨萬千。這老爺子雖頑固,眼界卻并不狹隘,眼下風光至極的董卓如何也想不到,久后竟會因一女子而死無葬身之地。
只是關于李儒,岳封卻也是毫無辦法,史書上對此人記載并不多,就連他也不知這李儒究竟如何,董卓身殞后,李儒似乎跟隨過李傕數年,待李傕被曹操擊敗后,李儒便是不知所蹤,想來應當是死在了亂軍中。
李儒乃是有名的智士,如何不知董卓、李傕成不得大事?只是他卻并未另投明主,其中的緣由卻是耐人尋味了。
岳封雙手撫頭,沉思一陣后,仍是搖搖頭,苦笑道:“李老爺,清官難斷家務事,我近來的確有打算去往洛陽,只是要勸回令郎……”
李鴻面上顯出一絲痛苦之色,擺手道:“屆時我自會遣李道與大人一同前往,至于成與不成,便瞧大人手段了。”
他并未再以清泉一事脅迫岳封,而是真心誠意地跪伏在地,李道亦然如此。
岳封嘆口氣,道:“我只能說盡力而為,成與不成,還要瞧令郎的心意。”
“如此便好,如此便……足夠了……”李鴻感恩涕零,“若是事成,我李鴻愿讓出李府。”
岳封心煩意亂,擺擺手,道:“你二人先行回府,待我謀劃一番,再去找你二人商討。”
“是,是。”李道向岳封眨眨眼睛,扶著李鴻出了縣衙。
岳封望著二人背影,心中有些惆悵,李儒幼年遭遇雖是凄慘,但此刻仍有人對其牽掛,這便足夠了,至少對岳封本人來說,這已是足夠了。
“二當家。”正當岳封愣神之時,身旁卻忽傳來一聲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