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邸之后,蕭思溫就把與耶律賢見面的事情,告訴燕國公主。同時也告訴燕國公主,自己將會與韓匡嗣一起,擁立耶律賢為新王。燕國公主說:“大王是自作孽,這也怪不得我們。從你們的談話中,可以看得出來賢寧殿下的心里是裝著大遼和百姓的,這樣的人一定會成為明君。”對于燕國公主的明白事理,蕭思溫非常高興。于是蕭思溫與韓匡嗣開始游說,一些重臣支持耶律賢成為新王。
而蕭思溫和韓匡嗣也有安排,這些重臣與耶律賢見面。這些重臣都覺得在耶律賢身上看到希望,所以都非常愿意支持耶律賢。遼穆宗耶律璟繼續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絲毫沒有察覺,自己疼愛有加的侄子,要推翻自己。
遼穆宗耶律璟的游獵場地,大多數在懷州(今NMGBLZQ林東鎮)。當地有幾座山風景秀美,麋鹿成群,很適合打獵。這天蕭思溫和韓匡嗣,陪遼穆宗耶律璟到黑山(今NMGBLYQ崗根蘇木境)打獵。遼穆宗耶律璟射死一只狗熊,蕭思溫、韓匡嗣等人討好地獻酒祝賀。
遼穆宗耶律璟非常高興,又再一次喝得爛醉如泥。遼穆宗耶律璟在半夜醒來,想向左右要食物吃,但是有沒人答應。遼穆宗耶律璟大怒,要殺死做飯的廚子。這些人很害怕,決定起來反抗了。反抗的人一共是六個,包括侍從、廚子。他們以送飯為掩護,持刀進入遼穆宗耶律璟的王帳,把遼穆宗耶律璟殺死。遼穆宗耶律璟的殘暴,終于有了惡報的結果。
蕭思溫知道遼穆宗耶律璟被殺的消息之后,就秘密派心腹潛回臨潢告知耶律賢。耶律賢連夜與親信日夜兼程趕至懷州,在遼穆宗耶律璟的靈柩前面即位。年僅二十二歲的耶律賢,成為遼國的新王,遼國將會迎來一番新氣象。遼景宗耶律賢為了感謝蕭思溫、韓匡嗣的擁戴之功,都對他們有所封賞。
遼景宗耶律賢封蕭思溫為北府宰相、魏王,封韓匡嗣為南京留守、燕王,從此兩人便成為遼景宗耶律賢的左膀右臂。
遼景宗耶律賢繼位之后,建立嫡長繼承制度,這是遼國從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的標志。為了徹底改變遼穆宗耶律璟在位期間的混亂局面,遼景宗耶律賢對吏治進行改革。他向漢族官員詢問治國之道,研究古今各個朝代的經驗教訓,然后運用到改革實踐中。在實施過程中,遼景宗耶律賢賞罰分明,大膽地用人。
這使得百官克盡職守,絲毫不敢懈怠,很多弊端很快被清除掉。這樣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政治開始顯現出一派清明氣象,國力也隨之而上升。遼景宗耶律賢治理遼國的過程也是他學習漢族文化,總結漢人治國經驗并運用于實際的過程。原來遼太宗耶律德光很重視農業的發展,不但支持漢人發展農業,在草原地區適合發展農業的地方,遼景宗耶律賢也讓人開墾土地發展生產。
為了保護農業生產,防止契丹人有意無意破壞,遼景宗耶律賢下令禁止契丹人隨意踐踏莊稼。農業發達對遼國多種經濟發展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也增強遼國的國力。發展農業的同時,遼景宗耶律賢也繼承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做法,盡量征召人才,尤其是漢人。遼景宗耶律賢又仿效中原王朝皇帝的做法,讓下屬舉薦有才德的人任官,后來又下詔書招聘賢才,對于漢人的禮儀他也盡量吸收。
從而促進民族之間的交流和進一步的融合,也從根本上密切契丹與漢人的關系。遼景宗耶律賢對政敵采取寬容政策,以緩和統治上層的矛盾。任用一些賢臣良將,虛心納諫求治。并清吏治、寬減刑法,因而內部政治穩定,農牧業興旺。使國重新走向強盛,遼景宗耶律賢便成為是遼國中興之主。
十五歲的蕭綽,猶如備受漢武帝劉徹寵愛的李夫人一般,有傾國傾城之貌。不知有多少男子,為蕭綽驚為天人的容貌而折腰。因而蕭綽成為遼國公認的“細娘”,這是契丹人對絕色美女的贊譽。
蕭綽從小聰慧過人,識文斷字不說,而且精通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對中原文化頗有研究。向蕭思溫提親的人絡繹不絕,但是都被蕭綽拒絕,因為在蕭綽的心里只有韓德讓一人。蕭綽早早就向蕭思溫和燕國公主袒露自己的心思,從見到韓德讓的第一面開始,他們就非常喜歡韓德讓。所以對于蕭綽和韓德讓結為夫妻,蕭思溫和燕國公主非常贊成。
蕭綽在涼亭里面坐著,穿針引線之間一朵嬌艷欲滴的荷花,落在如雪的絲絹之上。原來是蕭綽在繡荷花圖,原因是因為韓德讓鐘愛荷花。蕭綽這樣做,是為了讓韓德讓開心。絲絹之上的荷花栩栩如生,與真實的荷花沒什么兩樣。蕭綽仔細端詳,滿意地笑起來。站在旁邊的侍女秋兒說:“小姐繡的這朵荷花真的很漂亮,恐怕連真正的荷花都要自慚形穢。”
蕭綽微微一笑,捏了秋兒的手背,說:“你這丫頭的嘴真是越來越甜,莫不是府里所采的花蜜都讓你給吃的?”秋兒表示自己是實話實說。秋兒是燕國公主安排給蕭綽的侍女,是一名漢族孤兒。因為是在秋天出世,所以燕國公主就為她取名秋兒。清風過處,滿園的花朵被吹得搖搖晃晃,宛如有數名女子在隨風輕舞,蕭綽望著隨風舞動的花朵陶醉起來。
風停了之后,一切都回復平靜。蕭綽便站起來離開涼亭回到自己的房間,蕭綽讓秋兒準備文房四寶。蕭綽拿起毛筆凝思一下,一首詩就躍然于絲絹之上。字跡清雅秀麗,與那荷花相得益彰。秋兒看了一下蕭綽所提的詩,說:“倘若小姐把這絲絹送給韓公子,他一定會非常喜歡,猶如獲得至寶一樣。”蕭綽臉上染上紅暈,羞澀地低下頭。
蕭綽讓秋兒把絲絹交給韓德讓,秋兒叫蕭綽放心,自己一定會交到韓德讓手上。韓德讓與遼景宗耶律賢年紀相仿,所以很快就成為朋友。隨著時間的推移,遼景宗耶律賢對韓德讓越發信任。所以就封韓德讓為上京皇城使,把整個皇城的安危都交托到他手上。對于遼景宗耶律賢的信任,韓德讓感激涕零。韓德讓對遼景宗耶律賢說,自己和韓氏一族都會永遠效忠他。遼景宗耶律賢聽了之后很感動,緊緊地抱著韓德讓。
秋兒把絲絹交給韓德讓之后就離開,韓德讓打開絲絹看到蕭綽所寫的詩。從蕭綽所寫的詩看得出來,蕭綽對自己的心意。韓德讓甜蜜地笑起來,他決定要跟蕭綽說明自己的心意。
韓德讓以勤謹著稱,每天留在皇城當值的時間,比在自己家里還要多。他擔任上京皇城使之后,整個皇城的安全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為此遼景宗耶律賢表彰過韓德讓幾次。韓匡嗣叮囑韓德讓,不要因為被遼景宗耶律賢表彰過而得意忘形,一定要繼續保持。韓德讓跟韓匡嗣說,自己不會因此驕傲自滿,一定會比以前更加努力。對于韓德讓的寵而不嬌,韓匡嗣非常滿意。
一直以來韓德讓都是把蕭綽當作妹妹一樣疼愛,希望可以一直保持這樣的關系。但是隨著蕭綽的長大,韓德讓發現自己對蕭綽的感情漸漸不一樣。蕭綽的才情、善良、溫柔,都在吸引著韓德讓。韓德讓很想把自己的心意告訴蕭綽,但是他怕會把蕭綽嚇壞,讓自己多年以來維持的兄妹關系雪上加霜。
所以韓德讓決定暫時按兵不動,繼續以哥哥身份留在蕭綽身邊。其實蕭綽早就愛上韓德讓,但是她也是有跟韓德讓一樣的擔憂,所以沒有把自己的心意告訴韓德讓。有一次韓德讓奉命緝拿暴徒慘遭暗算,雖然受的傷不深卻也不淺。看見韓德讓受傷,韓匡嗣馬上為他診治。韓匡嗣愛好醫學,之前曾經精心研究醫術,所以韓德讓的傷勢很快就穩定下來。
蕭綽一聽到韓德讓受傷,就第一時間趕往韓府。蕭綽知道韓匡嗣精通醫術,所以對韓德讓的傷勢并不擔心。雖然如此,但是蕭綽還是想留下來照顧韓德讓,韓匡嗣也沒有反對。對于蕭綽自動請纓照顧自己,韓德讓的心里非常開心,但是臉上并沒有表現出什么。因為有蕭綽的細心照顧,加上韓匡嗣的用藥,所以韓德讓很快就痊愈。
韓德讓很想讓蕭綽自己繼續留下來,但是自己已經痊愈,蕭綽也沒有留下來的理由,而蕭綽也一樣。經過這件事情,蕭綽知道死亡隨時都會在自己身邊。隨著遼景宗耶律賢的越發重用,韓德讓的職位就會越來越高,伴之而來的危險也會越來越多。蕭綽不想讓自己后悔,即便是與韓德讓再也做不成兄妹,她也要把自己的心意告訴韓德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