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科幻

未來旅行社系統

第106章 游覽

未來旅行社系統 月亮海 2146 2019-07-16 09:05:00

  到達寺廟門口,右邊擠滿了排隊的人群,三人好奇的看了一眼,門頭上寫著少林歡喜地。

  “歡喜地?這么明目張膽了?”李軍詫異道。

  唐風拍了他一下道:“想什么呢,旁邊不是寫了嘛,少林素齋。”

  “淘米盡沙明祖意,搬柴運水見禪心。這個明祖是誰啊?是他讓人往米里放沙子的,還有這個禪心,看起來是個高人啊,不過要搬柴運水才能見。”羅小佳也在一邊念叨著。

  唐風也點頭道:“第一句可能是練鐵砂掌的秘訣,難怪那些人用鐵砂練不成鐵砂掌,原來是要放米進去,至于這個禪心,可能是和窮苦老和尚吧,別人想問他佛理,但是又不好空手過去,只好幫幫忙咯。”

  “噗嗤!!”在三人暢所欲言時,身后幾個游客轟然大笑。

  “小兄弟,你們這悟性高啊,三言兩語就找到了一門絕學。”

  “厲害厲害了,比導游說的還像那么一回事。”

  “你們是認為武僧耍不動棍子了呢?還是提不起刀了?”

  在游客的揶揄聲中,三人臉色一變,馬上鉆進人流中逃之夭夭,現代社會什么都不怕,就怕上綱上線,到時候說都說不清楚,還是先走為妙。

  經甬道過碑林后便是天王殿,門頭有“天下第一祖庭”橫匾,該殿紅墻綠瓦,斗拱彩繪,內塑四大天王和“哼哈”兩大金剛神像,均揚拳劈腿,英姿威武。

  穿過天王殿到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前側有鐘鼓樓,東面為鐘樓,西面為鼓樓,兩座樓均有四層,造型巧妙,巍峨雄偉,是我國建筑史上的珍品。原建筑毀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后來在1994年和1996年,當地政府按照兩樓原先的樣子重新修建。

  “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鐘樓前碑刻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諭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戰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書。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賜少林寺柏谷莊御書碑記》,記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攝的歷史依據。

  大雄寶殿是寺院佛事活動的中心場所,與天王殿、藏經閣并稱為三大佛殿。原建筑毀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1986年重建。殿內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懸掛康熙皇帝御筆親書的“寶樹芳蓮”四個大字,屏墻后壁有觀音塑像,兩側塑有十八羅漢像。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的神像,屏墻后面懸塑觀音像,兩側有十八羅漢侍立。

  大雄寶殿之后就是名聞遐邇的少林藏經閣,又名法堂,位于少林寺大雄寶殿之后的中軸線上,為高僧講經說法和貯存佛經典籍之所。少林寺藏經閣現存《中華大藏經》、《龍藏》、《大正藏》、《高麗藏》等典籍計數萬冊。據碑銘記載,此閣創建于元代至明洪武(1341-1368年)年間。

  少林寺藏經閣殿內原供達摩面壁石、法器及包括明代大藏經在內的5000余卷佛經圖籍等。

  1928年,該殿被石友三焚燒,殿內經卷、武術書籍、達摩影石等俱被毀,僅存殿基及墻體石柱14根。現藏經閣是依據毀前資料,于1992至1993年間在原址上重新設計建造的。

  內供有少林寺的一位緬甸國弟子于1996年揖贈的漢白玉臥佛像一尊。在藏經閣月臺下有一口大鐵鍋,明代萬歷年鑄造,是當時少林寺和尚用來炒菜用的小鍋。

  “這就是藏經閣啊,不知道易筋經、降龍十八掌、九陽神功、洗髓經這些還在不在?要是沒有了,隨便來點七十二絕技也不錯。”李軍一邊念叨著,一邊就往里面跑去。

  唐風兩人雖然沒說什么,但是奔跑的速度并沒落后很遠,把身邊的游客擠得人仰馬翻。

  進入藏經閣,一尊漢白玉臥觀音像屹立正方,牌匾“以戒為師”高懸于上。藏經閣四周由藏經柜圍繞,柜子上寫著“正法眼藏”,各種珍貴藏經原件擺放在櫥窗內,儼然一座佛教圖書館。

  說到‘藏經閣’眾所周知,但是這個‘藏’是個多音字,到底怎么讀?只聽里面的僧人解釋道:“在佛教里面,大藏(zàng)經為規范讀法,藏經閣就是存放大藏經的地方,因此這里讀作藏(zàng)經閣才對。”

  “別說這些了,掃地僧呢?你們的掃地僧去了哪里?難道都變成了解說僧?”幾名年輕游客起哄道,隨后得到眾人的響應。

  李軍也站在人群里大聲道:“秘籍呢?秘籍拿出來看看。”

  “對,給我們看看,拍張照片也行。”

  大部分跟著胡鬧的都是一些年輕人,雖然嘴上喊得兇,但是都沒有實際動作,旁邊的其他游客則是喜聞樂見,不阻止不參與,而現場的僧人明顯也是見多識廣,眼皮都不見抬一下,直接喊道:“想學武,去武校那邊報名吧,我都沒見過你們說的這些呢。”

  一場鬧劇很快就結束了,看到僧人的反應,想來早就見怪不怪了,關于這些東西,不僅是游客想一探究竟的,估計很多僧人也會有這些想法,畢竟太深入人心了。

  藏經閣東西兩廂分別有禪房、客堂、方丈室、齋堂、僧舍、禪堂、練功房等,與一般佛寺建筑并無大異。

  藏經閣之后是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賦詩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歷游少林寺時即以方丈室為行宮,故又稱“龍庭”。該室初建年代約為明初,經歷代維修,現存建筑為清代遺物。

  今室內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時信徒贈送的雞血石“佛祖講法”浮雕,北壁內側置少林寺傳代世系譜,東側放置的是彌勒佛銅像,墻上掛有“佛門八大僧圖”、“達摩一葦渡江圖”。室內還有1980年日本贈送的銅質達摩像。

  其后是立雪亭,又稱達摩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繕。門前懸楹聯:“禪宗初祖天竺僧,斷臂求法立雪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