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嵐離開守望燈塔的分部,心情很是愉悅。
共討債得2金盾6塔勒10納爾,按照與梅妮絲女士的約定,有1金盾3塔勒5納爾的鈔票屬于羅嵐,此刻正安穩的躺在他的口袋里。
也就是說,羅嵐目前的總財產高達1金盾4塔勒8納爾,總算不用在一貧如洗的邊緣瘋狂試探了。
沿著鐘樓廣場前的道路走過,羅嵐來到一個站牌下停住步伐,在他的面前,兩道鋼軌鑲嵌在地面上,綿延至遠方。
過不多時,馬蹄與車輪滾動的聲音傳來,羅嵐扭頭一看,只見兩匹棕色的馬拉著一節長約五米的車廂,正小跑著趕來。
臨近站牌的時候,坐在駕駛位的人用力一勒韁繩,馬匹的速度立即下降,車廂漸漸停止前進,而入口剛剛好的對面站牌。
蒙歌市以礦產聞名,對于軌道運輸的利用在大陸上也是處于高水平的,所以市內很早就鋪設鐵軌,用于公共交通領域,而運輸工具就是這種有軌馬車。
只不過蒙歌市曾經最多同時擁有十七條這種公交馬車線路,到現在卻只能下四條了,大部分都因經營不善而關閉了,至于原因很簡單……
“價格太貴了,簡直是雞肋。”
交納了5納爾的車費后,羅嵐登上了車廂,看著里面為數不多的乘客,不禁搖了搖頭。
根據羅嵐掌握的信息,普通公民每周收入大多在半個金盾到一個金盾之間,平均下來一天也就一兩個塔勒。
而坐一次公交馬車就需要5納爾,這種價格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
最重要的是,這種馬車的速度實在堪憂,市區內一小時只能行進十幾公里而已。如果再計入每個站點停下的時間,那么實際距離還要更短——算起來并不比普通人跑路快上多少。
只是速度雖慢,每輛馬車的開銷卻很大。雖然無需喝汽油,但喂馬的飼料也是一筆不少的費用。
拉車的馬需要訓練,還可能生病,更不能像機器一般不眠不休的工作,而馬車的載重量也有極限,車廂能容納的乘客就那么多,無法同前世的公交車相比。
還有車廂配件的損耗,軌道的維護費用,工作員工的薪資等等,全部都要從車費中獲得。
如此一來,乘車所需費用自然也就居高不下。
“不過對于我眼下的目標,乘坐這個公交馬車倒是蠻合適的。”
羅嵐靠在車窗前,享受著微風吹拂的感覺。他剛剛發了一筆小財,倒也不在乎5納爾的花銷,而且如果他設想成功的話,很快就可以脫貧致富,邁入小康了。
半個小時后,羅嵐從馬車內走出來,他的臉色有些蒼白,看到路旁有一家賣糖果的小商鋪,連忙去買了一小袋奶糖,連著嚼了三粒,才緩解過來。
“減震設施實在太差了,噪音也很大,這還是在軌道上行駛的狀況。聽說這個世界的遠程交通已經有蒸汽火車運行,希望乘坐感受能比這種馬車好點吧。”
這一刻,羅嵐無比懷念起前世的地鐵來,不,哪怕是公交車也好,總比這種馬車要強上十倍。
“或許等有時間了,我可以考慮促進一下歷史的車輪,把電動機、內燃機之類的東西弄出來,也算為世界做貢獻了嘛。”
羅嵐嘴里嚼著奶糖,一邊想著,一邊行走,沒過幾分鐘的時間,一座門前豎立著巨大石質鐵錘的建筑出現在他眼前,而在建筑的頂端則刻著一行大字:
蒙歌市鐵匠行業協會。
這就是目的地所在了,羅嵐摸了摸口袋,確認準備的東西都在,便邁步走了進去。
某種程度而言,這個世界曾經是行會的天下,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其對應的行業協會存在,鐵匠也不例外。
最巔峰的時候,這些行業協會把持著整個相關行業的資源,任何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需要聽從行會指使,否則便會被徹底封鎖。
盡管隨著技術發展與商貿流通,行會的影響力大幅下降,行會外的從業者也越來越多,但它至今還是各個行業中舉足輕重的存在。
而羅嵐想找尋鐵匠,這里仍是最為合適的地方。
蒙歌市作為老牌礦業城市,鐵匠行業向來繁茂,行會大廳的人很是不少,羅嵐在前臺登記之后,領到一個小鐵牌,上面刻著“3168”這四個數字。
“3號柜臺,168號么?看來還需要等一等。”
羅嵐望了眼排列的隊伍,轉頭看了看身側的告示牌,只見上面寫著各種招募信息,內容千奇百怪,一時間倒也覺得有趣。
隊伍前進的速度不慢,沒一會兒就輪到了羅嵐,他將鐵牌遞給辦事員,又拿出一張紙放在桌面上。
“你好,我想找一位鐵匠師傅,技藝水平不需要多高,只要工作速度夠快就可以,我希望今天能將這張圖紙上的東西打造出來。”
辦事員是一位四十歲左右的男性,他伸頭看了一眼紙張,只見上面畫著一個圓筒形的網狀事物,好奇問道:“這是什么東西?”
“一個燈罩。”羅嵐輕松地回答道。
得到答案的辦事員頓時沒了興趣,他翻開一本賬冊,勾勾畫畫幾下,又拿出一張紙條,扣上了印章,隨后扔給羅嵐:“三天后,你拿著這個去上面的地址就可以了。介紹費6納爾,你交錢吧。”
我剛說過希望今天能將東西打造出來,你就告訴我三天后再去,就這種服務質量,難怪行業協會的情況一天不如一天。
羅嵐暗暗無語,不過對于這種情況,他也有所準備。
“介紹費在這,不過我的情況有些緊急,能否請你看看,還有沒有能讓我在今天完成圖紙的鐵匠師傅呢?”
說著,他掏出錢來,按在桌子上,而隨著手掌移動,在六個1納爾的硬幣下面,面值1塔勒的鈔票露出了尾巴。
“嗯?”
辦事員仿佛獵犬一般,嗅到了塔勒的味道,他迅速左右瞄了一眼,伸手將所有的錢攥住,馬上眉開眼笑起來。
“好好好,你稍等一下,我好像記錯了,今天能工作的鐵匠應該還是有的。”
兩分鐘后,換了一張新紙條的羅嵐走出鐵匠行會,他回頭望了望這棟頗為高大的建筑,再次搖了搖頭。
“如果再不變革的話,估計鐵匠行會也存在不了多少年了。”
“不過嘛,這和我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只要能將東西打造出來就好了。”
羅嵐伸個懶腰,手上的紙條隨之甩動,而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
“致菲利鐵匠師,達爾街67號,諾威歷425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