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代言情

唯有歲月不回頭

第6章:原生集體(一)

唯有歲月不回頭 古都涼夏 1448 2019-09-30 20:00:00

  (1)

  十天假期過得很快。沈若喬把各科老師下發的練習試卷被裝訂成冊,捏在手里,像極了一大張厚厚的鞋底子。她剩一半沒有完成,主要是物理。她知道這是寫不完的,對自己反而不再施壓,索性在假期最后一天一早就打開電腦,在搜索框輸入了“金融危機”。

  網絡上的信息鋪天蓋地,說理的、敘事的、渲染的、威脅的信息目迷五色。一個個專業術語讓若喬感到自己像個文盲,第一次感受每個字都認識卻看不懂意思的苦惱。但有一個數字讓她印象深刻:四萬億。

  四萬億,這到底是多少錢?以紅一百來數,得是多少張?我們家房子堆得下嗎?“放水”四萬億又是什么意思?從哪兒放?又要放去哪兒?若喬感到腦袋里的問題一個接一個蹦出來,比物理題還難,但卻更讓她感到有興趣。

  宜田市區只有三五家銀行網點,鐵門、保安、運鈔車和傲慢的員工——這是若喬對“金融”唯一的印象,神秘又驕傲。她對錢的了解,也僅局限在自己每日接觸的零花錢、父母對工資的談論以及偶爾在銀行看到的百元大鈔。她沒想到,原來在可見的銀行之外,在可見的鈔票之外,還有更大、更密集卻又不知其形態的“錢”。

  (2)

  沈依喬用了半天時間把自己的書桌收拾得干干凈凈,扔掉了大堆理科練習冊和考卷。剩下的大多數時間,她看閑書、寫日記,偶爾用電腦瀏覽QQ空間。

  突然“無事可做”,沈依喬最初有些不習慣,但僅僅一天后,她便開始沉浸在這種漫無目的、無拘無束的空閑感之中。她坐在臥室窗下,任由思緒生起、流轉、消滅。她回味自己的決定,也憧憬高三開始。她更加明確地發現,曾經牽絆自己的所謂學習理科的優越感,與身心自由相比,絲毫不值得在意。

  她轉頭看向若喬的書桌,偶然在雜亂的紙筆之間看到一個連著耳機線的黑色播放器——那是蕭梓舟的iPod——這幾天若喬埋頭做題時一直帶著耳機,原來是在聽這里頭的歌。依喬想起來,那日蕭梓舟說要“灌”幾首爵士樂,讓若喬在安靜的地方聽。

  依喬發現自己心里有些酸楚。原來,轉學文科、重獲自由是有代價的。在教學樓轉角走向理科班有沒有優越感不重要,但走向理科5班就是走向蕭梓舟,就是走向柏老師帶領的一群讓她感到友好、快樂的同學們,這些,隨著她放棄理科,也被一同放棄了。

  (3)

  宜田是個人口大市,下轄一區五縣,每年約有四萬多人參加中考,計劃內招生約八百人。為了充實收入來源,五年前七中開始進行計劃外招生,即“擴招”。在這個政策下,未達到錄取分數線的學生或是異地考生,每人每年額外支付三千元“學籍費”,即可成為七中學子,與計劃內學生同享七中優質的教育資源。最初,計劃外名額每年設立一百名,而報名的人實在太多,家長們為了將孩子送進七中,動用的關系幾乎覆蓋了整個宜田市政機構。第二年七中計劃外名額放開至一百五十名,第三年擴充到兩百名。就這樣,七中匯集了形形色色的學生,覆蓋了宜田各式各樣的家庭樣貌,理(5)班是一個縮影。

  班里大部分學生出身普通工薪家庭,認真努力、成績不錯。一小部分人如蕭梓舟、章曉菀、張致,成績優異、特長鮮明,“尖子生”光環讓他們在高中的起點就已和眾人拉開差距,成為榜樣。另外一部分如王向天、陳方圓、丁有仁——爸爸開工廠、舅舅當局長、或爺爺曾是老市長——總之他們本沒有考上七中,但家中有人將他們托舉,他們的生活中唯一的煩惱就是讀書。還有一部分如劉伶俐、李群超、王愛娣、江盛——他們來自鄉鎮,有的是村里第一個考進宜田七中的女孩子;有的差點放棄中考隨親戚去南方打工;有的為了節約伙食費,午飯只吃一個肉包子;有的在課外還要幫陪讀的奶奶回收塑料瓶......這些來自宜田四面八方的孩子,坦誠地表達自己、努力地塑造自己,面對學習和生活,呈現出不同的姿態,卻都流露著真誠與純潔。

  班主任柏常青三十歲,書生面孔卻不失棱角,金絲眼睛反射著清爽冷光。他生于宜田市郊農村,畢業于省立師范大學,大四時來到七中實習被留用。他不茍言笑,上課卻旁征博引、主線明確;管理班級事無巨細、輕重分明。工作近十年,他成家立業,評上了高級職稱、帶出過高考狀元,成了七中乃至整個宜田市的明星教師。

  (4)

  陳方圓,搶籃板技術佳,外號“板王”。他的經典之問是:“這書非讀不可嗎?我以后能干點不需要讀書的不行嗎?”中考后,他根本無意進入宜田七中參加不適合他的競爭,但他有個舅舅在教育局,幫他申請到了計劃外學籍,還進了柏常青的班。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被“硬塞”到七中的。他主動和柏常青說,自己個子高、視力好,想坐班級最后一排。柏常青知道,陳方圓是希望自己上課睡覺時無人打擾,便把他安排坐在數學課代表劉小波、物理課代表薛志翔中間。這兩位課代表喜歡舉手發言,陳方圓也就此睡不著了。

  “板王”是個熱心腸。高一時,沈若喬下樓踩空傷了腳踝,被同學們攙扶到座位上,陳方圓正拿著球準備去體育場,見狀立刻返回座位從書包里拿出一個花里胡哨的玻璃瓶子,遞給若喬,說:“快用這個,你帶回家用,哪兒腫往哪兒抹,一天三次,包你三天內健步如飛!”

  沈若喬接過瓶子,見花花綠綠的包裝紙上印著幾個繁體字——“南洋跌打油”,陳方圓見她遲疑,著急地說:“我不會害你的!我打球經常傷腳,用這個第二天就能上場。你這腳得趕快用!”

  球友張楠跑過來說:“哇!沈若喬,你面子大!這藥油是‘板王’他爸從新加坡帶回來的,一瓶值大幾百。我上次打球撞了膝蓋,找他要這個抹一抹他還舍不得呢!”

  陳方圓沒有吹牛。藥油用了三天,沈若喬果真恢復如常,能跳能跑了。

  班里陳方圓這樣的人只占少數,更多的是稍顯沉默的大多數。

  王愛娣和劉伶俐從同一個村考進七中,住同一個寢室,坐同一桌。王愛娣害羞,說話聲音顫抖,上課發言臉會漲得通紅。劉伶俐冷漠,不參加集體活動,也不主動和旁人說話。印象中,沈若喬直到高一期中考試結束,才和她二人有直接交流。

  那天課間,沈若喬從洗手間回到教室,發現王愛娣和劉伶利站在她座位旁,見她回來,王愛娣連忙拉了拉劉伶利的袖子,劉伶利看了眼沈若喬,又看了眼王愛娣,開口說:“沈……若喬,你能……我們想借你英語試卷看看……”

  一旁的王愛娣連忙小聲補充:“我們錯了好多題,想看看你的……我們保證就看一節自習課,馬上還。”說完,她的臉又紅了。

  期中考試成績剛公布,各科試卷也剛下發,沈若喬考了一百四十三分,作文得了滿分。她伸手從桌上抄起英語書,把夾在里面的試卷抽出來,遞給王愛娣說:“當然可以。”

  王愛娣接過來打開試卷看著上面的成績,不禁“哇”了一聲,馬上收起來,說謝謝。

  后來二人常向沈若喬借英語試卷和筆記,漸漸熟悉起來,三人還組隊完成了期末英語情景短劇表演。后來沈若喬問劉伶利說:“你是個能說會道的,怎么不愛搭理人呢?我第一次見你,還以為你討厭我,不知道哪兒得罪了你。”

  劉伶利說:“我和我媽剛進城的時候,總是被人冷眼看。我媽在廠里打工,也受人欺負。說實話,我一點兒也不喜歡城里。但我媽說,考上七中不容易,一定要來,而且要在城里待下去。我不想被受人冷眼,所以干脆少和人接觸。你不一樣,你不是那種‘城里人’。”

  王愛娣物理成績一般,本想在選文科,但她看與自己情形類似沈若喬學理科,便也留了下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德县| 扎囊县| 普格县| 沁水县| 南康市| 陇南市| 晋江市| 鹤山市| 蒙自县| 商洛市| 和顺县| 前郭尔| 梅河口市| 霞浦县| 久治县| 阿合奇县| 额济纳旗| 崇文区| 岳普湖县| 金寨县| 佳木斯市| 长治市| 南涧| 大荔县| 西充县| 安吉县| 深泽县| 庆城县| 石林| 雷州市| 普陀区| 石棉县| 南汇区| 徐闻县| 巩留县| 昌乐县| 航空| 那曲县| 旺苍县| 叙永县|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