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成都艦
讓我們近距離來看看這艘突然出現的不明軌道物體吧。
整艘船大致呈左右對稱的短劍或者說匕首形,船體上覆蓋著灰藍色的涂裝,船艏上方標注著舷號:1120。
可以看見明顯的武裝,確實是一艘戰艦。而且肯定不是加奧森,甚至任何其他庫申勢力的,因為他們不用阿拉伯數字。
“匕首”上有六座大型雙聯裝炮塔,其中四座一上一下成對布置在匕身中軸上,另外兩座炮塔一左一右位于護手兩端。炮管截面并非圓形,而是方形,外徑很大,但內徑非常小,厚重的炮管壁中不知道安裝著什么設備。艦艏另有一個炮口,目前炮門是閉合的。
這些應該是主炮。
一系列的防空導彈、輕型防空激光與近防炮按一定編組分布于匕身與護手上??吹贸鰜?,她的防空能力應該不差。
艦體內現在是一片黑暗,艦船還未啟動。
突然,不知從何處來的光照亮了艦體內的所有空間,合金板構成的灰白色艙壁、緊湊的內置作戰艦橋、沉寂的反應堆、空無一人的生活區,全部從黑暗中顯露出來。因為根本看不到光源,這一景象看起來相當詭異。
一些白色光點不知何時從艦體的各個角落涌現,向艦橋聚集。
關于星艦是否擁有靈魂,M51銀河常年行于星間的旅者與海員們都有著不同的答案。
有人認為生活在船上的人們都會在這艘船留下精神痕跡并最終組成船的靈魂;也有人認為在船上死亡的人會留下亡魂,并融入星艦中,成為星艦意志的組成部分;還有人說,艦船制造完成后就已經有靈魂了,不需要后天為其賦予靈魂。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說法,在此不一一列舉。
至少對這艘船而言,她剛剛以不明原因獲得了生命。
在艦橋,這些白色光點匯聚到房間中央的那張座位旁,形成了一個懸浮在半空的小光球。
漸漸地,隨著光點的不斷匯入,小光球慢慢變大,開始呈現出人類胎兒的形狀,然后開始發育為嬰兒、幼兒、兒童,最后長到了約莫十一二歲的樣子。
不過仔細看的話,似乎和人類還是有些差別……嗯……好像比人類要多點零件。
光點還在涌入,不過沒有再讓這個十一二歲的類人光點集合體繼續成長,而是漸漸凝實。沒過多久,一個粉雕玉琢的黑發小姑娘就出現在了座位邊。
小姑娘目前還光著身子,可以清楚地看見她身上非人類的部分:一條細長的龍尾和一對小巧的淺灰色龍角。
不知是光點們意識到了自己的疏忽還是怎么的,一件簡潔的白色連衣裙很快便出現在她身上,蕾絲邊的裙擺長及腳踝,剛好遮住了垂下的尾巴末端那一小撮毛;小姑娘頭上也多了一個淺灰色發箍,特意留了兩個缺口允許角嵌進去,讓龍角看起來像是連在發箍上的發飾一般。
衣服與飾品出現后,滿屋的光點迅速稀疏了下去,懸浮在半空的小姑娘也失去了支撐,慢慢降落到地板上。
她就這么靜靜地躺在地板上,周圍稀疏的光點這時候也已經全部涌入她的身體,消失不見。
不明光源散去,房間重回黑暗。
咚,咚,咚……
只有她能聽到的心跳聲響起,血液開始在她的血管中流動。小姑娘的胸膛開始微微起伏,艦橋中靜滯的空氣被呼吸所攪動。
輕微的嗡鳴響起,沉寂了不知道多久的反應堆再次開始工作,吞噬著燃料庫中輸送的反應原料,將能源輸送至全艦。艦橋內的空氣也開始了進一步流動——空氣循環系統上線。
睫毛動了動,她慢慢睜開了眼睛。仿佛是契合她的節奏,光再次照亮了這個房間與整艘船,不過這次是燈亮了。
琥珀色的眼眸無神地注視著天花板上裸露的線路與燈管,然后,眨了眨。
全艦的燈隨著她眨眼的節奏,閃了閃。
主炮電容器充能中……
探測到新的信號……
反應堆失控……
緊急超空間跳躍啟動……
……
這些……是什么?
某種程度上來說,她才剛剛誕生,還并不能很好地對這個世界執行“理解”行為。
無意識地動了動,小姑娘注意到了自己的手腳。
人類身體?
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自己會對人類身體產生疑問,不過緊接著,她下意識地向各個設備發出自檢的指令,并且得到了艦體各個系統的正面應答。
和艦體的聯系讓小姑娘開始清醒。
共和國太空軍,TQ036型深空驅逐艦,成都艦,舷號1120……這是……“我”。
她即是戰艦。
只不過她還是無法理解現在的情況。為什么作為一艘戰艦的她,會突然多出一個人類身體呢?看起來還是幼年期的孱弱身體。
理解不了沒關系。成都直接停止對其的理解行為,將計算力轉向下一項進程。
全艦設備自檢完成,狀態良好。開始確認艦船位置信息……
未接收到外界定位數據,開始觀測。
1120艦現在的位置是……
黑發小姑娘疑惑地“看”著自己艦體的各類感應器共同觀測到的外部環境。
一顆土黃色的行星承載著其上的居民在成都艦旁緩緩自轉,而周遭的星空與記錄中的大相徑庭。
觀測失敗。
嘗試接收通訊電波……
無有效信息。
陌生星域。陌生文明。
成都完全無法理解自己為何會在這樣的地方。
理解不了就跳過,繼續下一項進程。
開始解算位置信息……
這并非不可能,如果能夠構建出各天體的空間位置模型,再轉化為球形視野下的平面,就能夠確定大致的空間位置。只要有足夠的天體數據來建模。
一分鐘后,戰艦小姑娘最終確定,現在自己最有可能的位置是距離銀河系3000萬光年的M51漩渦星系。她甚至已經在星空中找到了銀河系3000萬年前發出的光。
至于具體是在M51的哪顆星球旁……星圖中并沒有相關資料。3000萬光年外一個星系的星球分布對于成都艦來說毫無意義——起碼對于來到這里之前的成都艦來說是這樣。地球文明還在自己的銀河系內生存,M51的星球分布最多屬于科學研究領域的事。
1120艦為什么在這兒?1120艦接下來去哪兒?
程序規定的基本啟動流程走完,成都艦就迷茫了。她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事實上也從來就不需要回答這個問題。她是戰艦,她只需要根據艦長的指令行動。
艦長在哪里?
黑發小姑娘不知所措地在地板上翻了個身,晃了晃尾巴。
她不知道艦長在哪兒。有艦長就有命令,有命令就有行動。很簡單的邏輯,但現在卻運行失效了。
任務記錄也是空白的,仿佛她是全新出廠的一艘驅逐艦。但入役記錄還在,她的入役時間距離現在的時間已經過了33年,這期間不可能什么任務都沒有。更何況她的記憶還保留著。
成都注意到了這種陌生的記錄形式——人腦記憶?,F在戰艦數據庫里的日志信息基本上都是空白,唯一可以感受這段時間發生過的事件的方式就是靠不知為何存在于這個大腦的記憶。
她試著回憶,回憶蘇醒前最后的記憶。但是很遺憾,最后的記憶停在了一次超空間航行的啟動上,再之后就是空白,一直到現在蘇醒。
最后一次超空間航行的時間是……
她記不清了。
位置是……
也記不清了,但她可以確定在銀河系,而且只是一次平常的任務。
成都對人類式的記憶十分失望。雖然這種“回憶”的過程有種奇妙的感覺,但是相比日志信息,細節十分模糊,時間地點混亂,還有大量缺失。
現在發生的一切都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圍。如果她仍然單純是個艦載AI,她會選擇進入待機,等待可以指引她的人來。
但如前文所說,她已經獲得了生命。
她繼續試圖弄明白自己的處境。
首先嘗試翻譯行星上空此起彼伏的通訊電波。
成都艦配備有專用于分析陌生種族語言并可以兼職破譯密碼的語言計算機,既可以分析純語音,也可以分析純文字,還能破譯編碼后的陌生語言。只是需要較大的樣本量,樣本量不足的話,翻譯出來的東西可能會有極大的偏差。
幸運的是,這顆行星上空的電波所含信息量滿足“較大”樣本量的要求。
語言計算機的程序會自動工作,成都不需要一直關注。她把注意力轉向艦體內部。數據庫里不是空的,還有一些信息,成都打算找找看有沒有什么可供參考的。
全艦的設備、設施運作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以前的信息已經疑似被徹底刪除,現有的這些信息隨著成都的蘇醒才出現,沒有參考價值,不是她要找的。
找到人員身份數據庫,她看見了自己。
【姓名:1120成都艦】
【職務:-錯誤,數據缺失-】
【軍銜:-錯誤,數據缺失-】
【隸屬單位:共和國太空軍,第九破交艦隊,1120成都艦】
【服役經歷:-錯誤,數據缺失-】
其余都是數據缺失。
就像是強行將艦船信息擠進船員信息界面里。
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信息了。
晃了晃尾巴,小姑娘轉換思路,試圖查找人員身份信息的歷史錄入記錄。但和之前的設備運行數據一樣,所有歷史記錄都被清理得干干凈凈,仿佛從一開始就不曾存在過。只有這條孤零零的身份信息。
正當她打算查看語言計算機解算到現在的成果,從外面的那個文明入手分析時,艦橋的固定攝像頭發現艦橋圖像與上一秒相比似乎有什么不同,并緊接著自動觸發身份識別。
【身份認證:鄒燚少尉】
成都在身份識別程序觸發之時就已經通過艦橋攝像頭注意到了在身后艦長座位上眨眼間多出來的人影,不過這詭異的出現方式還是讓小姑娘略感驚訝。
但身份數據庫里只有她的數據,其他人出現應該識別為“未記錄人員”。
成都想到了什么,再次查看人員身份數據庫。
也就是一轉眼的功夫,數據庫里多出了一個人。
【姓名:鄒燚】
【職務:-錯誤,數據缺失-】
【軍銜:少尉】
剩下的都是數據缺失。
錄入時間為她的入役日期。
“……”
她確定自己之前只看見了自己的數據,剛才也沒有檢測到數據錄入跡象。
成都完全無法理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不過她會出現在3000萬光年外的這里還獲得人身就已經足夠超乎邏輯了,再有什么理解范圍之外的事也不算什么了。
她不再去想這些問題。
站起身,面向座位,成都那琥珀色的人類眼睛觀察著座位上的那個數據庫記錄其軍銜為少尉的年輕人。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01-14/5a5a55ce6c988.jpeg)
Triflame
附注:關于“銀河”與“銀河系”這兩個詞的使用,以及“星系”這個詞。 在本書中,“銀河”泛指所有由海量恒星組成的星系,如M51銀河(M51星系),對應英文詞語“Galaxy”。而“銀河系”則特指地球所在的那個銀河系,對應英文詞語“the Milky Way”。至于“星系”,除開頭使用的“M51旋渦星系”與其他可能用到的現實中存在的“銀河”級別的星系外,全部指圍繞一顆或少量恒星的天體系統,如太陽系,以及本文中的卡拉克星系,對應英文詞語“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