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高中階段熱血青年最沸騰的一段時光,就像上了堂的子彈,無論成敗,他們都躍躍欲試,即將一搏,印證自己是否是塊硬鐵。
師生即將告別,朋友面臨分離,男女也逃不開分手季。
當陳余生下晚自習回到寢室的時候,發現一屋子的空蕩。
人都跑到哪里去了?
現在就連他旁邊嗜書如命的眼鏡男也不在那把靠背椅上呆著了。本來他想約歐陽莼出去轉轉透透氣,但是她說自己身體不好,看見她不愿動的樣子,他也不敢打擾就回寢室繼續為她寫講義。
但是腦髓被相思蟲允吸著,當他把極簡單的一道題算錯時,他決定棄筆閑逛。果然!在樓梯口昏黃的光暈下,一對挨得很近的男女在竊竊私語。
“我送你的四葉草真是被人摔壞的。”
“真的,親愛的。我發誓沒騙你。”
陳余生一聽到“親愛的”三個字,知道兩人關系不一般了。這對情侶講話情意綿綿,蜜如甜橙,讓他不禁自嘆不如。有時候,莫名其妙的,大神的光環套住了他愛神的翅膀,他一說情話,總覺那是輕薄下流的騙情術,但現在聽起來才知那些綿綿情話也并非不堪入耳,他都想躍躍欲試了。他熱血沸騰,張著耳朵繼續聽下去。
“真是你寢室的人打碎的?”
“真是,親愛的,我若騙你我非打入地獄不可。”
男孩的嗓音怎么那么熟悉?他裝作若無其事的過路人的樣子,搖頭晃腦,大步流星地走到他們跟前。
“陳余生!”男孩高興得眼睛都發亮了:“我正要找你了。”
原來是大神!女孩的眼睛比男孩的更亮了,這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接觸大神,多帥啊!
“你怎么早不說你和陳余生是同一個寢室的。”女孩在男孩耳畔直嘀咕。男孩朝她笑了笑,一本正經地把自己的女朋友介紹給了陳余生。
“你好!你的四葉草確實是我打碎的。改天陪你。”
“不……不……用了。我們說著玩兒。”她望了望自己的男朋友又接著說:“聽說大神保送的是京都大學,請問你會選擇什么系呢?我……那個……我就是幫人打聽一下。”
“具體還不知道,不過應該是應用型類別,暫時沒有考慮純學術類的。”
男孩已經忍不住了,他拉著女朋友的手抱歉地說:“再見,今天就聊到這里,下次再聊。”
陳余生笑了笑:“我懂,我懂。”望著他們飛奔而去的身影,男孩摟著時不時回頭望他的女孩,他感覺到了春天的微風吹拂著自己的心。
他要去找她了,急不可待的。
現在操場熱鬧非凡,教學樓燈火通明。距離高考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學校決定讓大家自由復習,調整心態,積蓄力量,打贏最后一仗。
對于歐陽莼來說,這是她最緊張的時刻,她決心賣力氣在這最后的時間里補上薄弱科目。金娜老師看到了她的努力,連連稱贊。當大家都出去在小操場放松的時候,她靜靜在教室里做題。
六把吊扇呼啦啦地響著,什么聲音也聽不見,除了偶爾有幾個學生近來喝水。當她被試卷上倒數第二題折磨得東倒西歪時,她也拿著杯子慢慢起身,還好,腿已經可以輕輕落地,慢慢挪步了。
她并沒有發現飲水機上光禿禿的沒有水桶,她的腦海中盤旋著無盡的復習題,當她打開按鈕,把空杯子放在飲水臺上接水時,她聽到了后面的笑聲。
她轉過身去,看見他筆筆直直地站在燈光下。她的目光隨著他挺拔的身軀來到飲水機旁,他很快為她拎上一桶水放在飲水機上,從她僵硬不動的手里取下杯子,水嘩啦啦地流著,他端起來,放在她嘴邊。
“讓我喂你喝嗎?用嘴還是用杯子?”
他學得很快,立馬用上了調皮又煽情的話。
當她經歷了一段生死,再談及和他的感情,味道就不一樣了,以前只是一盤供人品嘗的佐料小菜,而現在,需登大雅之堂,什么因素都要考慮得面面俱到,她需要謹慎才不至于跌倒,才不至于將他們兩個人掉入受傷的陷阱。她和他的愛情一下子變得復雜起來。
她的內心濕漉漉的,看著他,動作變得慢慢騰騰、猶猶豫豫。
而他,很堅定他們的愛情,那目光直直地攝住她,暖暖的,像驕陽,一束光似的打在她純潔安祥的臉上。
她變得矜持起來,不安地眨著眼睛,垂下頭去。
寶貝兒!他在心里忽然這樣喊道。就像睡在天鵝絨的棉被上,眼里閃著愜意的滿足。
天哪,她美得不可收拾。
當他學著一個街頭情郎的樣子,端著水杯朝她走去,像要去掐一朵鮮花時,他發現這對于他來說太難了,他不是吊兒郎當的,而是確認無誤的——她就是他的寶貝兒,整整屬于他的,天生就是。所以,他拋棄了那故作姿態,認認真真,含情脈脈地朝她走去。
他們之間僅有一步之遙,她看見他笑了,臉上的喜悅像微浪一樣蕩漾開來。而她——沒笑。
周圍的空氣頓時僵住了。
難道她不想做他的寶貝嗎?難道她還不肯原諒他嗎?
他并不知道她想就此結束這一切,他只是覺得她有點累了,所以讓她盡快做他的依靠。
而難題——他們之間的鴻溝還是像死結一樣解不開,唯有一把鋒利的剪子咔嚓一下,才能迅速結束這痛。有時候,痛沒來由的,苦得像黃蓮一樣。
她能忘記他的過去嗎?以及她現在看到的復雜的一切。
她怎么變得如此多愁善感了,她真不習慣,真不習慣,她向來討厭瞻前顧后。
僅僅一年,心甘情愿地、不知所措地、昏頭昏腦地被他改造成了如此的自己了。
天哪!
他在她身上下了什么蠱?
她中了什么毒?
讓她情難自制!
現在,她就讓他坐在她身邊,慢慢悠悠、無拘無束、悠然自得地翻著她的作業本,品評著她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