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仙俠奇緣

紫薇圣人情劫

第六章 五易其稿寫其書

紫薇圣人情劫 太極無心 6768 2019-06-03 05:30:55

  自從和寶珠分手以后,黃煜和大部分年輕人一樣走出小山溝去打工。幾年過來,黃煜當過保安、做過保險、進工廠、進礦洞、開店、做業務員、創業…什么都做。每個行業黃煜都很認真去做,期間還參加自考金融大專,短短一年就考了十八門課程拿到證書。

  什么工作都去做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研究這個世界。對社會、自然、宇宙了解越多,問題就越多。有了問題就每天想著問題,去尋找答案,去探尋宇宙萬物的秘密。

  對宇宙了解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越感覺宇宙的神秘,這種強大的神秘力量吸引著黃煜不斷去探索。黃煜對宇宙終極奧秘著迷,好像自己來自那神秘的地方,不弄明白這個秘密,誓不罷休。

  黃煜覺得自己這種對宇宙奧秘的執著似乎是天生的。

  腦子知識多了,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黃煜就想構建自己的哲學體系。很多東西容易遺忘,所以又打算把讀書筆記系統化,寫一本包含宇宙、自然、社會、哲學等等宇宙本質的問題的書。其實認識寶珠之前黃煜就已經開始寫書了,每次寫完回頭看總覺得不行,又以新的高度從新寫。每次寫完黃煜覺得自己站在了新的高度。

  一次次否定自己,黃煜境界不斷提升,也隱隱感覺自己離道的最高境界又近了一步。

  這一天黃煜沒上班,又坐在房間打開了自己的電腦寫起了自己的體系:

  地球因為有了生命,才多姿多彩。當我們看到每一個新生命的出生,都會驚嘆生命的神奇。腦子里也會浮現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有生命的出現?生命的本質是什么?生命的起源是什么?

  在無限的宇宙中一切皆有可能,就算幾率再小的事情都會發生。地球剛好具備了產生生命的各種條件,比如水、溫度、能量、大小、大氣,等等。水和溫度是很關鍵的兩個因素,因為只要有合適的溫度和水,就很容易出現生命。

  如果有溫度和水就會有生命,那么在宇宙這么多的天體當中,肯定不止是地球才有生命。現在的問題是,星體之間的距離都非常遙遠,除非能超光速飛行,要不然人根本無法到達另外一個有生命的星球。如果能證明生命普通存在,就很容易理解生命本質,但這條路行不通,我們只有從地球的角度看。縱觀地球生命的組成物質是能量。能量結合形成一個個原子,每種原子性質不同,每個原子都在不停地運動,地球表面上的大氣、水、塵土,在時時刻刻運動,太陽也在源源不斷地提供著能量在推動萬物運動。

  無數的物質因性質不同,在運動中必會產生相吸和相斥的性質,在相吸和相斥的運動中,各種各樣的物質結合體都會出現。

  我們認真去觀察每種動物的共同特點就是要吃東西,吃進的東西經過消化,吸收營養,并把有用物質同化為自己生命體的一部分,不能同化的東西就會當垃圾排泄出體外。從這個物質運動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看到生命的最初形式就是運動中的物質遇到能融合的物體就會產生結合,當然這個過程會伴隨著物理和化學反應。不能融合的東西自然被排斥出去。地球已經存在幾十億年了,萬物每時每刻都在循環運動。每天的融合和排斥,無機物慢慢會出現有機性。有機物會出現各和復合物,有機復合物運動中慢慢會進化出最簡單的嘴巴,消化道和排出口。

  我們觀察最簡單的生命的時候就會發現,低級的生命形式,只有一個進口,一個消化的地方,和排出囗。

  進口就是外界物質進入物體內的地方,消化就是把物質同化的地方,出口就是排泄物排出體內的出口。蚯蚓就是這樣的,一個進口,一條腔道和一個排出口,比較簡單。

  總結來說,從普通物質的融合,吸收,排斥,發展出最早的嘴巴,同化機制(消化器)和排斥機制(肛門),從而出現最簡單的生命形式——細胞。

  每個物體都是有無數的物質組成,就是每個細胞也包含無數物質。無數物質的隨機組合都會出現各種各樣不同的情況,當然也會出現正和反的東西。所以每個生命體都是一個矛盾體,生命與外界也是一個矛盾體,外界本身也是矛盾的。同性相吸,異性相斥。有的東西與自己的身體相結合,會產生劇烈的排斥反應,所以很自然會遠離危險物,所以生命體的神經系統,感官系統一開始也是自然的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會產生最早的趨利避害行為。

  在運動中固定的結合方式就會產生固定的形態,也會產生固定的生命形式,形成一套穩定的生命系統。

  生命之所以會越來越高級,主要是靠DNA保存了以往進化的成果,有了DNA生命就可以在以前的基礎上不停地進行完善,最后進化出各個不同的器官,形成一個完整的生命體。

  說到DNA就會講到遺傳。為什么會有遺傳?遺傳的本質又是什么?物質在不停的運動當中吸收同類物質,體形會無限膨脹,勢必會產生分裂,分裂成兩個個體,我們可以看到比較原始的生命一般都是以分裂的形式形成兩個個體。這是叫分裂繁殖,也叫無性繁殖。草履蟲的繁殖方式就是分裂繁殖。

  物質由正反物質組成,是陰陽重疊,正反物攜帶相同的基因,所以也會變成兩個同樣的個體,一個屬陰,一個屬陽。這種分裂就是最早的復制,也是遣傳的本質。當然這也是雌性和雄性出現的原因

  生命在進化的時候,出現多細胞結合體,細胞就會相互合作,形成不同的器官。當生命的個體越來越大的時候,這個時候就不能再分裂繁殖,就好像我們人不能從身體里面再長出一個同樣的自己。

  物體每天都在“吃″東西,細胞又要無限分裂,這時候更好的辦法就是進化出生殖器官。有性繁殖的出現可以讓生命體的個體進化的更大,更完善,更有競爭力,同時也滿足了細胞無限分裂的欲望。有性繁殖,還會通過基因組合把最優秀的基因遺傳下去。

  生命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有各種各樣的植物,也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的生命生長,我們也可以看到存在能量推動。我們從物質角度看植物最基本的本質是,不斷吸收太陽能量,水和土里的營養長大。

  植物不需要動它就可以生存,所以他就一直向這方面進化。各種動物其實也是一樣的,只要存在著他食物的空間,他就會向這方拼命的發展。比如說通過飛就可以得到很多食物,他就會慢慢進化出翅膀。如果嗅覺可以讓他找到更多的食物,這個動物就會發展它的嗅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生命形態出現都是因為食物來源不同,競爭壓力等各種情況綜合影響的結果。

  老虎和獅子都吃的比較挑,只吃肉,不吃其他的,靠著占據著食肉之王的地位,它就可以很好的生活。所以他們不必進化出食草動物的本性,就像鳥靠著翅膀飛翔有好處,就把飛的本事保留下來。每種動物都會進化出它自己獨特的本事,但它進化出獨特的本領的時候,他就會放棄其他的本領。比如鳥既然選擇了上天就放棄了下水,這就為魚的出現留下生存空間。每一種生命形態的進化,都跟食物來源和環境不同有關。很自然,生命會進化出既可以食用植物,也可以食用動物的雜食物種。因為有這么個食物來源在那,必然會給頂級生命出現預留可能。

  前面說過,一旦找到更好的生存方式,生命就會朝這個方向積極發展。通過簡單的思考和去勞動就會得到更多食物,生命就會強化這種進化。

  靠身體器官的進化已經難以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靠思維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有了思維和工具,不用翅膀就可以吃到鳥兒才能吃到的食物,可以吃到魚兒才能吃到的食物,甚至捕捉百獸之王的老虎。

  生物鏈最頂端的生命形式,靠著智慧就可以享用地球上的一切。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拿來食用,就意味著你擁有無限的資源,有這么大的一個食物空間在那里,所以也必然會出現人這個物種。

  猩猩,猴子都會用后肢來走路,也會用前肢抓東西吃;猩猩還會用樹枝掏白蟻吃;猴子也會懂得用石頭砸開堅硬的食物外殼;狼捕獵的時候也會進行團隊合作,說明狼也會進行簡單的思考。

  會進化出雙手,出現直立行走,這都不是很奇怪的事。出現語言,出現思考,做些簡單的勞動也正常,使用工具也不是人類才會。人類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人類這個物種剛好具備了所有條件。

  人為什么會進化成這個樣子?人的個體在動物世界當中并不算最大,也不算最小。假如人的像大象那么大的話,那么人每天吃東西都來不及了,根本就發展不出智慧。像恐龍長得幾十噸有什么用?是典型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同樣,如果個體太小了,也沒辦法跟其他動物競爭。人這種個體的大小是剛剛好的,不大不小,剛剛好可以征服世界。雙腳走路,雙手干活,大腦思考,靈活高效,這是最完美的搭配。正是因為最合適,所以人類才長成這個樣。

  所有的器官都不是多余的,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說眼睛,就是幾十億年對外界光線反應的進化,讓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可以看到危險,看到食物。耳朵的進化是可以聽到聲音的不同,來辨危險和找到食物。舉一反三,每個器官都是有用的,人的進化可以說是最完美的。

  現在物質生活的極大滿足,讓很多人變胖了,變成胖子的世界,人應該保持苗條靈活的身材,變胖很難看,這是進化倒退的表現。

  神奇的遺傳。

  燕子沒有人教它怎么做窩,也沒有人教它養育下一代,生來就會知道怎么做了,我們都說這是一種本能。怎么理解這種本能呢?大腦是人體控制的中心,很多的事情她都會自動化處理——比如說差保持恒定的溫度——可以通過激素控制我們的生長——身體的免疫系統也會知道抵御病菌的侵襲。小燕子會孵化,會養育下一代,也是大腦受基因程序控制而產生的行為。基因可以儲存過往所有的信息,然后遺傳給下一代,包括筑巢、哺育下一代等行為也會傳給下一代。這好像是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間的契約,大家在遵守著自己的義務。這種契約是自然的,義務也是自然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事情呢?好像是上天為他們訂好了契約,其實這背后是宇宙法則在推動,是能量在推動。

  每一種物種要延續自己生命,必然要遵守某些義務。假如不去哺育下一代,那么就會在競爭中失敗,那么這個物種就會消失,也無法進化到更高級的地步。只有通過哺育下一代,這樣高級的生命才會不斷的延續。還有一點,下一代就是另外一個自己,是自己的復制,相當于自己把自己撫養長大。所以再自私的物種,他也會養育下一代,這是生命的本能。

  生命最開始是自然運動產生的,可是生命一旦出現了,那就必須努力去尋找食物,努力維持自己的生存。因為如果生命沒有食物,如果餓死了生命會很難受。所以為了進化的更完美,為了追求快樂,不至于痛苦。生命必須不斷進化,在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優勢,不讓自己消失。

  植物吸收能量得以壯大,人類吸收能量就可以活動,萬物都是能量在推動的運動。生命的延續也是能量一直在推動,只要條件允許,地球上的生命就會一直延續下去,一直一直進化下去。基因會把每一代的精華成果鞏固起來,遺傳給下一代。

  這里有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心里都是邪惡的,整天裝滿仇恨,這也會影響我們的基因,使我們下一代一出生就會產生罪惡。所以我們也會發現,非常傻的人,生了孩子也不聰明;脾氣好的人生的孩子脾氣也會好;脾氣暴躁的孩子生出來也會有這種暴躁的現象,當然這些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每個后代的基因都是有父母來遺傳的,雙方的基因組合,有的會變顯性,有的會變隱性。再加上外部條件的不同,還有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想法不同,都會改變的。但如果有某些特別突顯的東西,下一代會顯現,變成他的潛在存在。所以性格好的基因也是可以遺傳給下一代。有的人相親會看對方的家世,家風,說明連文化基因都會保存在DNA中遺傳。這里可以再順便說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基因不斷地遺傳下一代,本身也就是生命永生的體現。人會衰老的本質是因為細胞會老化,會損壞,在分裂的時候也會丟失遺傳信息。通過繁殖,物種可以保持強勁的生命力,永遠年輕力壯,這本身也是競爭。

  至于自己的肉體可不可以永遠存在下去,理論上是存在可能的,至少活個幾百年應該可以。

  人和普通的動物一樣,人的大腦同樣也會根據基因程序而作出各種行為,比如性成熟了就會去尋找伴侶,這些都是本能的行為。有一個問題很奇怪,我們意識可以提取自己以前的記憶,但為什么無法提取基因的記憶呢?這是因為意識記憶都是后天形成的,我們賦予的各種記憶不同的概念,因七我們很容易去回憶和提取后天記憶。下一代的大腦和人體其它器官一樣是重新生長出來的,不可能遺傳上一代具體的記憶。

  基因的記憶只遺傳本能,受潛意識控制,它是自動控制的,也不能人為地去參與干擾。因為人處理不了那么多信息,也沒辦法把握各種平衡。基因的記憶只能通過直覺,第六感去感應,用心去感覺。只有進入催眠狀態才能感知它的狀態。

  遺傳就是復制另外一個自己,不僅可以復制肉體,還可以復制本能行為,還把上一代的潛意識也復制下來,所以鳥一出生,通過簡單學習,觀看就會激發潛意識記憶,知道怎么筑巢,怎么捕食養育下一代。

  兩只動物為了爭奪交配權,會大打出手,動物也會知道,只有打敗了對手,才能有交配權,所以一心想打敗對手。從這個行為我們可以看到,普通動物本身也會有意識存在,潛意識會簡單的思考。

  思考又是什么?

  磁鐵的南北極同性相斥,兩塊磁鐵還沒有接近的時候就把對方彈開了。物質本身就會產生化學或物理反應。意識最早的起源就是物質的物理和化學反應。物體是本身就存在矛盾,會相互吸引和排斥。物質本身只要遇到會讓自己難受的東西,天然產生排斥。耳朵聽到了,眼睛看到了,自然會產生一種判斷,這個東西有危險,要趕緊跑。然后激素、神經就會調動我們的細胞運動而遠離危險。生命在運動中不斷的產生吸引和排斥的反應,生命就會產生神經系統和感應系統,處理內外各種信息的器官也會分出來,產生感觀系統,信息處理系統,信息處理的功能器官就是大腦。產生大腦的同時也是產生意識的同時,當生命體通過神經接收到信息,大腦通過幾億年進化產生處理問題的固定模式就會自動處理問題。進一步說意識產生于對自然的反映,大腦的自動思維也是在不斷處理內外關系中產生的。

  說了這么多,我們可以看到從第一個單細胞生命出現的時候,生命體各個器官的最初形式都已經出現了,也已經具備了完整的生命形態,以后的進化、成長都只是不斷地在完善而已。

  自我意識的產生和語言有直接的關系。

  動物之間的交流不僅有目光的交流,肢體交流,還會有聲音的交流。會發聲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風吹樹葉也會發出沙沙的響聲,流水也會發出響聲。不同的響聲本身會代表不同的意義,比如說猴子不停地大聲尖叫,聲音很急促,這就說明有危險,然后猴群就會開始警覺,四散逃跑。

  人因為是群居動物,所以每天都會交流。不同的聲音代表不同的意義,只要群里面每個人都知道這個聲響代表的意義,大腦就會產生固定的概念。用概念交流時間長了,它就會變成一種固定的交流方式,還可以代代相傳,久而久之,會發展出一套語言。我們看到,不管多少原始的部落,一個部落,不管他是多少封閉,它都會產生自己的語言。比如說在亞馬遜原始森林里,從來沒有與人類接觸的原始部落也有他們自己的語言。

  發展出語言,很自然地就會產生自我的概念。當我們要區別自己與他人不同,區別自己與外物不同的時候就會產生自我意識。比如說要表達自己肚子餓了,或者說要表達自己要出去打獵,這個時候很自然會說“我“。當一個男人向一個女人求愛的時候,也會很自然地說出“我和你好“。

  產生“我“的概念以后,人本能的就會根據經驗記憶種已在潛意識形成的思考模式,根據自然規律去思考。比如說制造石斧的時候,會想起這種石頭更好用,然后就會去找這種材質的石頭來做一把石斧。

  意識到自己存在,對自己的存在進行感知,然后進行評價,這時候人就會產生自我意識。在沒有自我意識以前,人本身也會進行簡單的思考,這是潛意識本能思考。有了自我意識以后,人就有一個思維的主體。這個主體就是“我“。“我“會根據本能的記憶和經驗,提取本能的思維方法去主動思考。比如說吃過成熟的和不成熟的香蕉,當看到香蕉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想到以前吃過青皮香蕉又麻又澀,就會去根據經驗判斷皮還沒黃,這個香蕉還沒有成熟,判斷這個香蕉不能吃,也不會去釆摘。通過簡單思考,人會產生一套簡單的思維模式。

  從本能思維到自主思維這個過程的過度是自然產生的,一旦產生,人的系統思想就會出現。

  原始人的生產能力是非常小的,經常餓肚子,所以會千方百計想辦法弄點吃的。一旦發現想辦法可以讓自己不餓肚子,增加好處。人就會積極主動去想各種辦法。發現使用工具可以得到很多好處,就會想辦法制造各種工具。人體的身體進化和其他動物相比,并沒有占太多的優勢,大腦思維的進化才是讓人類真正占有了優勢。從人大腦腦量的變化來看,人類的大腦增加了速度非常快,說明人的主動思維增多了,一直在開發自己的思維,增長自己的腦量。

  自我意識的出現徹底改變人這個物種,也改變了人的進化方向。

  第一個出現自我思維的是偶然,第一個使用工具的人也是偶然,偶然出現的東西,經過大家去模仿、學習,強化或者說發展就會擴散和保留下來。

  日本的猴子會洗番薯這就是一個例子。位于日本南部宮崎縣的幸島是短尾猴的故鄉。日本科學家對幸島短尾猴的研究已有半個世紀之久,研究過程中最著名的發現是猴子也會清洗紅薯。科學家將這種行為看作是非人類種群表現出的一種文化現象。

  1952年,日本京都大學的一位教授帶著幾名學生對短尾猴進行了觀察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他們在沙土里種植了一些紅薯,走的時候就把這些紅薯留下了。后來,猴子發現了紅薯,就開始作為食物來吃。由于是在沙土里生長的,紅薯上經常粘著一些沙子,比較磕牙。一天,有一個聰明的猴子發現,把紅薯放到水里洗一下,然后再吃,就不會磕牙了。于是,他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身邊的小猴子,這些猴子也開始用水洗紅薯吃。再后來,這些猴子又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其他的猴子,甚至告訴了其他島上的猴子。一天,一個令人震撼的場景出現了,在皎潔的月光下,100多只猴子排著隊在水里洗紅薯,這就像預示著一個新紀元的出現。

  人是群居動物,每個人在族群里面的發現都會被其他人學習,模仿。好的東西就會被保存下來,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自我意識,思維,語言,文化都會被遺傳下去,這樣人類就會慢慢的走向文明。

  很多動物也是群體動物,為什么其他靈長類動物沒有出現自我意識?這是用巧合才能去解釋的東西,只要差一點點條件不足,不夠級別就無法出現應該出現的東西。就比如說火星同樣和地球在太陽系當中,因為小了那么一點點條件——因為還差那么一點點——因為某種原因,這個少一點那個少一點,結果就出現不了生命。

  無數的巧合串聯在一起就出現生命,出現人類,出現思想,出現我。寫到這,黃煜開始對生命有了自己的認識。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刚察县| 上高县| 太和县| 饶河县| 威信县| 怀远县| 龙岩市| 梅河口市| 金寨县| 桐梓县| 政和县| 大英县| 松滋市| 临夏县| 廉江市| 仁布县| 天峨县| 新竹县| 潞城市| 明光市| 泉州市| 永昌县| 花莲县| 衡阳县| 茶陵县| 天津市| 台东县| 松潘县| 嘉禾县| 确山县| 建瓯市| 天气| 民丰县| 镇巴县| 南丹县| 繁峙县| 若羌县| 阳东县| 隆德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