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9.邪乎
——————————————
劉曉雨和元媛在一時刻、同一時間段遭遇了不幸,這一天正是陰歷的七月十五,你說邪乎不邪乎?
公元2016年8月17日,陰歷丙申猴年七月十五,中元節。
中元節,別名七月半、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節期與古老文化中的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有關,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于東漢后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七月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這特殊節日里,劉曉雨和元媛在同一時辰段出現了問題,不得不說真的挺邪乎。
劉曉雨下午四點去文麗姐家,劉曉雨母親從冰箱里拿出冷凍的葡萄,洗了十來顆,放在小鐵盤里,劉曉雨一口氣吃了啦!
文麗姐家的小兒子,今年六歲了,別看年紀不大,就愛發小脾氣,跟長輩的頂嘴。
劉曉雨母親在文麗姐家住了一個禮拜,讓這個小外孫氣的不行了。
劉曉雨母親皺著眉頭,告訴兒子“我住兩天就回去了,實在纏不了這個孩子”。
“媽,別上火,你不管他就是了,他玩他的,你忙你的,沒必要和吃屎的孩子慪氣!”劉曉雨安慰母親道。
“走,媽!我帶你去口腔診所看看牙。”劉曉雨抬腕看了看時間,對母親說道。
劉曉雨母親嘮叨說“讓你家姐的孩子自己在家,我不放心!”
“沒事,一會兒就回來!”
“外孫,去樓下跟姥姥看牙,去不去?”劉曉雨母親跟外孫商量道。
“我不去,我還得看動畫片呢”外孫有些不耐煩。
“外甥不去就不去吧,在家一定老實呆著,不準亂跑哦!”劉曉雨對文麗姐的兒子叮囑道。
“嗯,知道啦!”
說罷,劉曉雨和母親乘電梯下樓去。
劉文麗家住在宋家花園小區,是因為方便兒子在萊山實小上學,不得已舉家從牟平搬過來,在宋家花園租了房子。
前兩年房子便宜時,劉文麗丈夫在牟平城區買了一套房子,當時每平米才2100多塊錢,買了之后年年升值,到現在幾乎翻一番了。
文麗姐在宋家花園租的房子,每年光房租就上萬的,宋家花園屬于小高層,文麗姐租的是六樓。
樓下不遠就有農貿市場,迎春大街兩旁還有各行各業的商鋪,總的來說,附近商鋪都屬于芳華園商業圈。
芳華園商業圈在萊山區也屬于頂格的商業圈,每天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下午四點一刻,劉曉雨帶母親來到德仁口腔看牙。
劉曉雨母親今年剛六十,滿嘴的牙都快掉干凈了,僅剩六顆,還有四顆是活動。
口腔大夫在工作臺旁,帶上皮膠手套,認真檢查劉曉雨母親的口腔,端祥了一會兒,對劉曉雨鄭重其事的說“阿姨,僅剩六顆牙了,還有四顆是活動,建議全部拔掉,三個月后裝上活動假牙,費用一般在一千至五千之間”。
“如果種植牙的話,稍微貴點,上下牙槽至少各植四顆,每顆四千,八顆三萬二,其他費用就免了”。
劉曉雨聽后,非常感謝大夫的建議,并對大夫說“哪天有時間了就過來治療”。
“留個電話吧!”劉曉雨對德仁口腔前臺的姑娘說。
前臺姑娘爽快答應了。
劉曉雨把母親送到文麗姐的樓下,劉曉雨就坐公交車返回單位了。
到單位時,酉時許,劉曉雨突然拉起肚子來……
山東: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后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未完待續】
—————————————————
聲明:本小說在創作過程中難免出現不足之處或錯誤,若文中有錯誤,請您批評指正;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作家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