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8.金蟬難脫殼
————————————————
金蟬脫殼的故事本意是:寒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下蟬蛻還掛在枝頭。此計用于實戰中,是指通過偽裝擺脫敵人,撤退或轉移,以實現我方的戰略目標的謀略。穩住對方,撤退或轉移,決不是驚慌失措,消極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內容,穩定對方,使自己脫離險境,達到己方戰略目標,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轉移的機會出擊另一部分敵人。實戰中不一定要硬拼硬,當感覺自己實力不濟的時候,適時的實施轉移或撤退是很保存有生力量的最佳方法,這個撤退也很講技巧和方法,要不就成潰敗之勢,一發而難以收拾。要穩步撤退,道士先撤,邊撤邊放技能,異人中間補心加萬骨后撤,高甲不必攻擊,殿后即可,當后撤到利于本方的環境和地形時再組織防守或反撲。
宋朝開禧年間,金兵屢犯中原。宋將畢再遇與金軍對壘,打了幾次勝仗。金兵又調集數萬精銳騎兵,要與宋軍決戰。此時,宋軍只有幾千人馬,如果與金軍決戰,必敗無疑。畢再遇為了保存實力,準備暫時撤退。金軍已經兵臨城下,如果知道宋軍撤退,肯定會追殺。那樣,宋軍損失一定慘重。畢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轉移部隊。這對,只聽帳外,馬蹄聲響,畢再遇受到啟發,計上心來。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當天半夜時分,下令兵士擂響戰鼓,金軍聽見鼓響,以為宋軍趁夜劫營,急忙集合部隊,準備迎戰。哪知只聽見宋營戰鼓隆隆,卻不見一個宋兵出城。宋軍連續不斷地擊鼓,攪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軍的頭領似有所悟:原來宋軍采用疲兵之計,用戰鼓攪得我們不得安寧。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會上你的當。宋營的鼓聲連續響了兩天兩夜,金兵根本不予理會。到了第三天,金兵發現,宋營的鼓聲逐漸微弱,金軍首領斷定宋軍已經疲憊,就派軍分幾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營,見宋營毫無反應。金軍首領一聲令下,金兵蜂踴而上,沖進宋營,這才發現宋軍已經全部安全撤離了。
原來畢再遇使了“金蟬脫殼”之計。他命令兵士將數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綁在樹上,使倒懸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幾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聲隆隆不斷,這便是金蟬脫殼的故事。畢再遇用“懸羊擊鼓“的計策迷惑了敵軍,利用兩天的時間安全轉移了。
作為逃跑手段的金蟬脫殼的故事,在歷史上與文學作品中,金蟬脫殼的故事俯拾即是。畢再遇、孫堅、祖茂等人從敵軍的控制或追擊下逃脫都用的這一計謀。“空城計”中的典例中,公子元從鄭國撤退時,為了防止追擊,令營帳不拆,旗幡不動,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夜間溜出鄭國領土,也是一出相當出色的金蟬脫殼的故事。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四折:【得勝令】呀,走將來揪住呂公絳。(六賊推倒正末科)(正末唱)哎喲,險跌破許由瓢。鶴泣霜天表,猿啼夜月高,他將那駿馬牽著。(帶云)那馬嘶喊咆哮,回頭有顧主之心。(唱)可正是馬有垂韁報。(帶云)稽首。(唱)把性命相饒,怎生教人無刎頸交。(六賊下)(俫兒上,云)自家是任屠的孩兒。任屠開門來!(正末云)又是誰叫門?我開開這門。小哥哥,做甚么?(俫云)我問你要件東西。(正末云)你要甚么那?(俫云)我要你那絳兒。(正末云)你半的去了,我可系甚么那?(俫云)你不與我,我就殺了你!(正末云)你要將的去。(俫云)我再問你要件東西。(正末云)你又要甚么那?(俫云)我要你那領袍。(正末云)你將的去了,我可穿甚么那?(俫云)你不與我,我就殺了你!(正末云)你要呵,將的去。(俫云)我再問你要件東西。(正末云)你又要甚么那?(俫云)我問你要那顆頭。(正末云)哥哥也,連著筋哩。哥也,我和你有甚么仇?
【川撥棹】嚇的我五魂消,怎提防笑里刀。他待顯耀雄豪,亂下風雹。天也,我幾時能夠金蟬脫殼?可不道家有老敬老、有小敬小?
(俫云)將頭來。(正末唱)
【七兄弟】我這里勸著、道著,他不采分毫,別人的首級他強要。他小心兒不肯自量度,可不道“君子不奪人之好“。
(俫云)將頭來!(正末唱)
【梅花酒】你敢忍不的也,我敢顯躁暴。我揝住你那頭梢,我敢爛臜臜打碎你腦,我敢各支支撧折你腰。(俫云)你撧波。(正末云)稽首。(唱)師父道且忍著。我又不曾宴蟠桃,又不曾煉丹藥,不死呵幾時了。
【收江南】呀,我則索咬著牙,又吃你這殺人刀。(俫殺正末科)(下)(正末云)有殺人賊也!(丹陽上,云)任屠,你省也嗎?(正末唱)原來是馬丹陽使的這圈套,險把個潑殘生傾在小兒曹。師父又撞著,我則索終朝每日打勤勞。
(丹陽云)任屠,你見了么?那六個人是你身邊六賊,那小孩兒是你菜園中摔死的小的。今日見了酒、色、財、氣,人、我、是、非,你今日功成行滿。你聽著。(詩云)為你有終始,救你無生死。貧道馬丹陽,三度任風子。(眾仙各執樂器迎科)(正末唱)
【尾】眾神仙都來到,把任屠攝赴蓬萊島。今日個得道成仙,到大來無是無非快活到老。(并下)
以上介紹的是關于“金蟬脫殼”的歷史典故,下面言歸正傳,本一小說上篇講道“元媛開的車被堵進只楚農貿市場里,元媛只好打電話給劉曉雨,兩人相約芝罘區萬達廣場,晚上兩人聚餐”的故事,這一篇講的是“金蟬難脫殼”的故事,這兩個故事表面看似沒有任何聯系,只是時間的推移;其實不然,兩個故事從不同側面對劉曉雨的細節進行描寫,細膩的刻畫出劉曉雨的性格,為整個小說的發展作輔墊。
話說煙臺正值三伏節氣,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這幾天悶熱的很,整天像洗桑拿一樣,身上汗流夾背。
這個時間段,也正是金蟬蛻殼的黃金季,金蟬脫殼一般集中在陽歷七八月份,特別是中伏天,出土量最多。
中伏第5天2016年7月31日
中伏第6天2016年8月1日
中伏第7天2016年8月2日
中伏第8天2016年8月3日
中伏第9天2016年8月4日
中伏第10天2016年8月5日
中伏第11天2016年8月6日
中伏第12天2016年8月7日
中伏第13天2016年8月8日
在近期,每當夜幕降臨,吃貨們拿著“行當”開始了捉知猴之旅,燈光閃爍,穿梭于各種小樹林之間,熱鬧非凡。沒錯,它們在抓知了猴,抓得多的人眉看眼笑,捉的少的人垂頭喪氣,只能隔日再戰。知了猴,既是也是一種美好的記憶,又是一道營養的美味。
香海集團單位食堂的王師傅,這個人比較勤快,平時喜歡趕海,也喜歡垂釣。
王師傅等員工全吃過晚飯后,帶上“行當”,一手持黑色手電筒,一手拎著袋子,在香海名都小區挨棵樹挨棵樹找知了猴,王師傅一晚上不到兩小時功夫逮了110多個知了猴,厲害啊!
知了猴作為食材,通常或炒或炸,酥香無比。但有人瘋傳:知了猴帶有細菌和農藥殘留,炸了之后等于砒霜?是真的么?專家表示,這簡直是謬論,昆蟲對毒素更敏感,如果吸食到毒素就直接致死,人們就抓不到活知了猴了。只要在吃之前,處理清洗干凈就沒問題了!吃貨朋友們聽到是不是很開心?
知了猴又名金蟬,是蟬的蛹,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營養價值高,并且口感很好,深得人們的喜愛。一些吃貨朋友雖然沒能體驗捉知了猴的樂趣,但能品嘗到知了猴的香味,也是一件美事。通常在市場上可以到,價格也不算貴,可以買一些,回家就做成美味。
【爆炒金蟬】制作方法:
1.準備食材:金蟬、蔥末、花椒、油、食鹽等調味品備好。
2.把金蟬清洗干凈后,在淡鹽水中多泡一會,更好的入味,然后撈出瀝水,備用。
3.把炒鍋放稍多一些油,油熱之后放入蔥花和花椒,翻炒出香,再放入金蟬大火快速翻炒,油多一些金蟬才能炸透,有酥脆的口感。
4.再放入少許醬油和食鹽,翻炒均勻,直至金蟬表面焦黃即可,出鍋裝盤。
這樣一道美味的爆炒金蟬就完成了,吃起來焦香酥脆,肉質緊致,很有嚼勁,并且營養豐富,也有藥用價值,很適合大人和小孩食用。知了猴在每個地方的叫法不同,又叫“金蟬”“爬叉”等。
蟬蛹又稱知了猴、雷震子,是夏季常見的一種昆蟲。蟬蛹是蟬的幼蟲,通常會在土中待上幾年甚至十幾年。其外表黑色和暗黃色相間,呈錐形,長度在4厘米左右,經過清洗油炸之后,便成為餐桌上一道美味的佳肴。蟬蛹不僅風味獨特,而且還具有良好的保健價值,蟬蛹褪下來的殼(蟬蛻)也有較強的藥用價值。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