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會沒多久,王承毅正式辦理了交接手續,算是徹底告別了海城發展的高管層。
沈奕在前一天到王承毅的辦公室找他簽署最后一份文件。他只是晃眼看了看,并未深究便爽快的簽了自己的名字。
“領導,謝謝您一直對我的照顧和指導。”沈奕真誠的說。
“你還是住人才公寓吧?”王承毅反問沈奕。
王承毅見沈奕點頭,便說道:“也差不多到下班時間了,你陪我走走?我家也在同一方向。”
沈奕換了便服,陪著王承毅往回家的方向走。二人先是在路邊走,后又橫穿中央公園,躲開了人流和車流的嘈雜。
“你還記得你來面試獨立審批人的時候,我問了你三個問題嗎?”王承毅問。
沈奕忙答:“當然記得!”
“其實,我對每個來面試的人都問過這三個問題。”王承毅緩緩道,見沈奕點頭便又說,“你還記得最后一個問題嗎?”
“您最后一個問題是:如果對我有恩情的人找我幫忙,我會怎么辦。”沈奕答。
“呵呵,看來年輕人確實記性好。”王承毅笑道。
“領導您說過的話,我都牢牢記在心里呢!”沈奕狡黠的眨眨眼說。
王承毅笑著點點頭:“你比我閨女大不了幾歲,但你比她情商高多啦!”
“領導,您這樣夸我倒是第一次,都有點不習慣!”沈奕道。
“我平時確實很少夸下屬,你們肯定在背后說我老古板,這個我知道。”王承毅邊走邊甩甩胳膊。
“我們可沒這樣說您。就算有人心里想過也不敢付諸實踐吶!”沈奕立即反駁道。
“哈哈哈!言歸正傳啊,我這個問題問了那么多人,有說要嚴格按照制度規定執行的,有說要大義滅親的,還有唯唯諾諾想要回避問題的,總而言之,只有你的回答讓我印象最深刻。”王承毅說。
“領導啊,您這陷阱挖得深,我也是豁出去了,據實說話而已。”沈奕接口道。
“你這據實說話,講得好,做領導的不就希望下屬坦誠嘛!只有坦誠,我才看得清楚這人到底是怎么樣的人!”王承毅的聲音很厚重,伴著他花白的頭發顯得更加的睿智,“我看到了你的坦誠,也看到了你柔中帶剛的個性,甚至一度想起自己年輕時候,怎么就沒你的這股子坦誠以待的勇氣呢!”
“領導,您這可不是夸我,我還有個品質啊,叫做‘自知之明’!”沈奕笑瞇瞇說,“蔡行長就老說我太實誠,不適合做業務,做業務的人要變通又不能心太軟,容易被騙!我就適合做風險管理、信貸審批這些個中后臺講究‘循規蹈矩’的工作。”
“蓉西分行的蔡行長啊?她看人很準,但是我這次不認同。”王承毅認真說,“你聽我講一個故事,就明白我為什么要問這么個問題,也明白我不認同蔡行長的原因了。”
“十五年前,海城發展還剛成立沒幾年,但那時候商業銀行已經開始活躍起來了,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有需求就會有供給,銀行業也是不例外。
那時候,我還是一個二級分行的行長,很多人尤其是小企業主,經常找我要貸款。我呢,既有做好銀行家的抱負,又還未擺脫一些世俗的偏見,犯了很多錯誤。
一天,我五十多歲的姑父從二百里外的地方跑來找我,說是讓我幫他們鄉上的一個民營廠子貸款。我當時就很反感,倒不是反感姑父這個人。姑父待我很好,小時候家里窮,全靠姑姑和姑父接濟,可以說是恩重如山。我反感的是他來找我貸款這件事。
第一,姑父在這個廠里做會計,到我這里來融資,本來就容易落人口實;第二,我從內心深處帶著偏見,鄉鎮民營廠子能有幾個是優質的?第三,姑父說這個廠子遇到了困難,看來經營并不好,說不定是管理能力不行或者產品沒有競爭力;第四,跑這么遠到我這里貸款,肯定是當地的農村信用社這些都不愿意做,側面也能印證這個廠子做的不好!
姑父沒說幾句話,我腦海中已經閃過了好幾條說“不”的理由,所以就立刻義正言辭的拒絕了。當時又有重要客戶來拜訪,我無暇他顧,姑父便滿懷氣憤的走了,臨走時說了一句:“你看都不去看一言,就一口回絕,是要證明什么?難道是為了證明你就是所謂的'好行長'嗎?!”
當時我聽了雖有內疚,卻并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么。后來姑父也不接我電話了,父母聽說后也跑來罵了我一頓,說我忘恩負義,不留情面,也太武斷,說不定人家是個好廠子呢!
但確實沒過多久,這廠子倒閉了,我當時還暗自僥幸,沒有給這廠子貸款。姑父雖然沒了工作,但憑借他的本事還可以再找新工作,但貸款放出去收不回來就真的是行里的損失了。”
沈奕認真的聽著,聽到此處也點頭道:“領導,你這做法確實也沒問題啊,后面的事實也驗證了你的判斷是對的。”
“有那么好幾年,我都覺得我的做法沒錯。可是,幾年后,我去拜訪姑父,他說的話,卻讓我反省和深思。
那時候,他又到了另一個企業去做會計,幾年時間下來,他也不再那么責怪我,還拉著我喝起了小酒,我們倆爺子邊喝酒邊聊天,他對我說:“小毅子,你小子可真錯看我們那老料廠了!老料廠經營了好多年,從來沒有去銀行借過款,廠里上百號工人,家家日子都過得比其他人紅火,為什么?還不是因為老料廠的廠長張大全人耿直,愿意把錢發給大家。可那兩年,廠里因為一場大火,毀了不少料,還有些值錢的設備也損毀了,我們先是去其他銀行找資金,都眼見我們遭了災,不愿搭把手。我原想著你是個行長,肯定能幫幫咱,沒想到的是,你也是鐵面無情啊!感情,我這個姑父的身份還是個禍害!可憐了,老料廠就這么關門了,張大全和我也只能眼睜睜看著上百號工人都失了業,我這會計還可以去重新當會計,其他工人呢?現在好多還在幫飯館、掃大街,日子過得都不好,唉!”說到動情處,姑父不由得有些眼眶發紅,最后也只能嘆氣。
我當時看他情緒稍稍平復,就道:“姑父,您也考慮一下我的立場,我要是給你們貸了款,廠子倒閉了,又怎么還?”
“所以我說你武斷!老料廠從來沒缺過訂單!為了還債和付工人工資,張大全只得把廠子賣給了別人,新廠子開業后繼續做原來的訂單,到現在生意還很不錯。唯一缺憾的是,新廠子只招聘了我們原來一些年輕力壯的工人,我們這些個老家伙就自己另謀出路了。其實,我一直懷疑,那把火是不是有人蓄意搞的破壞!唉!話說回來,這么久了,這些也都是既成事實了,也沒法再去追究了,只可惜了我們那些個老弱病殘的工人,還有張大全這么多年的心血!”
姑父的話讓我不由得有些后悔——當時怎么就沒去廠子里看看,先了解一下情況再說呢!自己當時一聽姑夫的廠子要貸款,就立馬以‘不能向有關聯的人發放貸款’為由給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