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伯父,此前我只算稍稍認識一個【廣元派】。”
宋安本意是讓顧卓幫他選,結果沒想到顧卓直接接著他的話說了下去:
“行,就【廣元派】吧。此事就交給你去辦,沒問題吧?”
宋安此時也不好意思推脫,心想去試試看,不成再來找顧卓,因此答應下來。
與顧卓分開后,宋安又馬不停蹄來到授學院這邊,剛好田麗正在經閣中學習道文。
宋安將她叫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把懷遠鄉秋祭門派改換的事情告知于田麗,問她(他)們廣元派愿不愿意接替【英展門】。
“沒問題。我們準備準備明天就能到達懷遠鄉,后天便可以隨時開始秋祭。”
田麗一口答應下來,還有些興奮欣喜。
“你不問問你們掌教嗎?”
宋安有些疑惑,這田麗答應得也太干脆了。
“【廣元派】掌教就是我爹,我說沒問題就一定沒問題。”
田麗信心滿滿,她也的確有資格替【廣元派】做主。
好嘛,這【參天司】平日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沒想到一下子拉出來個就是掌教千金。看來真是站在什么層次就能交什么樣的朋友。
于是宋安也沒再多問,果斷與田麗達成約定,和顧卓說了一聲,又騎著胭脂趕回懷遠鄉。
第二天,宋安與顧盼依然先檢查了祭壇搭建。
懷遠鄉的祭壇自然沒問題,其規格樣式都是按照永寧縣規定所造。
這里到底是永寧縣最富饒的鄉里,此時大街小巷竟然點上了黃明燈,街市上更是有大量居民買賣交易,有著濃厚的節日氣氛。
懷遠鄉中有條件有天賦的都會被送往那些門派、宗族,就算沒修行天賦者也會去讀書,因此這里的文人書生比興照鄉和郁木鄉加起來都多,也出了不少知名的善治文吏。
這么多讀書人當然不可能都加入秋祭隊伍行列,因此有資格參加祭禮的都是優中選優。
宋安去驗查時明顯感覺到這里的文人氣質更高,其祭禮無論是規制設計還是具體執行配合力度都更強,到時候肯定效果不錯。
看完文人祭禮的排演,剛好公所那邊有人來找宋安,說是【廣元派】的人到了。
宋安,馬上帶著顧盼趕去了【廣元派】的臨時駐地,也就是原本【英展門】呆著的地方。
進入駐地之中,迎接宋安的是一名中年修行者,后邊還跟著田麗。
“鄙人【廣元派】田旬,見過宋主祭。”
這位田掌教肯定就是田麗的父親,宋安還真沒想到他會親自來。
一般秋祭各個門派都會重視,但輕易不會讓本門掌教出面,因為掌教出面顯得有些市儈,唯利是圖。
如果正常輪值秋祭,田旬也不會過來。但這可是宋安白白送給他們的機遇,加上最近【參天司】的變動,田旬與門中太上長老商議后才決定親自前來,以顯示對宋安的禮遇。
宋安這次倒沒有端著架子,反而馬上還禮,因為田旬是他朋友田麗的長輩,也算是他的長輩。
而且不管【廣元派】是否得到好處,都幫了他的忙,所以宋安于情于理都得對人家客氣點。
今日天色已晚,【廣元派】又是剛到,宋安不可能這時候讓人家排演。但他并沒有離開,而是命鄉公所那邊擺上酒宴,宴請了【廣元派】。
宋安帶著顧盼與田旬、田麗父女在里間單開了一桌。酒宴是增進關系的最佳場所,觥籌交錯之間,幾人便互相熟悉起來。
通過田旬明里暗里的介紹,宋安算是對以前僅僅知道名字的【廣元派】有了初步了解。
【廣元派】是永寧縣本地產生的門派,來歷非常簡單:一些志同道合的修行者理念相合,互相扶持之中便創建了這個門派。
初建時由于規模太小,沒有在道衙正式注冊留案的資格,后來經過數代人的發展才走上正軌。
【廣元派】初建時的幾位祖師都是主攻符篆一道,那時幾人便有先見之明,叮囑弟子不可得隴望蜀,定要專一符篆之道。
后來【廣元派】能在眾多無名小派中脫穎而出發展壯大正是因為他們對符篆之道的專一,近些年來更是一直有人留駐【參天司】,雖掌控不了權勢,但站住腳跟并無問題。
然而目前他(她)們也遇到了瓶頸,再往上發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永寧縣就猶如一個池塘,以前這里已經灌滿了水,所有地方都有歸屬,輕易裝不下其它東西。
現在顧卓突然有開始放水的意思,而【廣元派】也知道【英展門】一走會空出更多地方,誰能在以后的【參天司】中占據重要位置,誰就能讓自己門派更進一步。
顧卓的意思大家都不清楚,這位監度士以前是什么也不理會,一心研究道學,現在猛然有了大動作大家都根本猜不透。
但顧卓有一個重要的風向標——宋安,【廣元派】相信自己只要跟緊宋安這邊便一定不會掉隊。
恰好田旬的小女兒與宋安同年入門,而且關系還不錯,【廣元派】的心思也就活絡起來。
當然田旬在酒宴中并未把話挑明,他只是介紹了自己門派的歷史,同時表示秋祭一事【廣元派】一定會辦好。
取信于人要慢慢證明,田旬所在的【廣元派】并不急,秋祭是他們與宋安合作的第一步。
酒宴過后,田旬他(她)們算是與宋安初步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宋安也終于不用擔心秋祭的事了。
秋祭是宋安來到這個世界后與自身相關最重要的一件事,雖然一般出不了什么問題,但一旦出現問題便往往是大事,由不得他這個當事人不重視。
第二天晚些時候,田旬便邀請宋安觀看了【廣元派】的道祭表演,這對于他們來說很是熟門熟路,沒有出現任何差錯。
既然一切均已就緒,宋安便通知鄉公所,兩天后正式在懷遠鄉舉行秋祭大典!
宋安的命令下達下去,整個鄉公所以及鄉壘都運作起來。到了秋祭前一天,懷遠鄉秋祭即將開始的消息便傳遍整個鄉里。
當太陽再度升起,懷遠鄉壘開始涌入大量凡人。他們來自鄉里各個地方,都是特意前來觀禮祈福的。
很快整個鄉壘便擁擠起來,無論大街小巷還是茶樓酒肆,到處都可見人頭攢動。
秋祭的工作人員也開始祭前準備,大量巡捕、捕快以及一些預備考核中的準捕快都涌上街頭,負責維持秩序。
文人換上平時并不穿的居中正裝,戴四方平定巾,踩菱紋綺履,以長袍覆之。
未得參與祭禮者便同普通百姓一般旁觀秋祭,得入祭禮者則早早立身鄉壘中央的四方道旁,執禮站立。
文人隊伍再靠內,祭壇周圍則站著【廣元派】的道人,田麗也站立其中。
與華府古代時期不同,這里祭祀是不禁女子的,尤其是秋祭更必須有女性在場。因為秋祭祭祀的是天地,天乾為陽,地坤為陰,陰陽共生方萬物繁盛。
此時【廣元派】無論境界高低均戴逍遙巾,穿得羅衣,踩崇道靴。祭壇之外有花石鋪就八方壇,【廣元派】的修行者就站在八方壇八個方位處,手執道禮,口中念念有詞。
懷遠鄉三老也站在了文人以外的道路上。這三人今早便服用了道家特制丹藥,以生息養氣,保證他們能支撐整個秋祭。
秋祭可是個力氣活,沒有這些丹藥以三老的年紀還真撐不下來。
宋安并未在人前顯露,昨晚他便住進了祭壇下方為其特制的空間中。整個秋祭僅有結尾處他才會現身,秋祭時前邊流程如何他不用理會。
充當觀行(主持調度)的是顧盼,此時她已經站上祭壇,不過是在邊角特定位置,整個秋祭基本都是由觀行指揮。
見所有人均已準備完畢,此時太陽剛好初升,顧盼神情莊重出言:
“秋之嘗,乾坤祭,萬民謝禮!”
顧盼身上有從【納地司】借的器物,此時其聲音傳遍了四方。
祭壇之上有香案,香案上擺香爐,香爐中插好了高香。顧盼聲音剛落,除了有修為在身的修行者,其他所有人都開始向祭壇方向跪禮。
禮畢,便正式進入秋祭流程。
先是三老走上祭壇念誦準備好的祭文,大體就是感謝上天賜予人族萬民吃穿用度,養育萬物。
接著三人退下,再端了五齊祭酒中第一種類的酒,登上祭壇,灑酒祭天,行禮;再退回,領來專職人員抬上八種日食全牲,擺放在八方位置,叩禮,起禮,返回。
此時文人開始行祭禮,是一種表演風格的禮儀,動作卻嚴謹莊重,絲毫不顯輕浮。
文人禮畢又是五齊獻酒的第二輪,三老重新登上祭壇,灑酒祭天,行禮退回;領遮面侍女盤端懷遠鄉最重要的五種谷種,擺在八牲之內四方之位與香案下方,叩禮,起禮,返回。
文人開始齊聲誦念先賢治民之言,輔以祭禮,這次直接折騰了小半時辰。
接下來便是依次進獻五齊中剩余之酒,擺民食,民用,最后擺上的是取自懷遠鄉四極(四方邊境)的土壤鎮住四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