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此好的機會就這么放棄了?”
那謀士又想起一層含義:“大將軍只得放棄。大將軍已得大權,又有護國之功,再有如此大勝,大王會作何感想,自古功高鎮主又有幾人有好下場?”
烏托爾遺憾地搖了搖頭,能看到這等局勢,只有圭言了。經過幾天,他已知道天啟軍隊是太子執掌,而圭言尚未掌權,所以他才有了這等機會,現在圭言掌了權,他已無了戰意,又有謀士地分析,更是不愿打了:“對方佯裝敗退,吾豈會受對方奸計?繼續堅守,以防對方反撲。”
大軍已退至河西要塞,大軍退軍中途派出小股部隊搶掠糧食,所以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士兵損失。
“大都督真是用兵如神,一封信就解了西涼之危。”圭大衛真是捏了一把汗。
“其實只要換位思考,烏托爾就算全殲我們對他也無絲毫好處,他已經官至大都督了,身為西涼最高武將,反而使他束手束腳。”圭言只想迅速回長安,長安局勢動蕩那么厲害,他竟不在,沒有他坐鎮圭家,要少了多少利潤?
太子不敢獨自返回長安,長安決不會允許他帶十萬關中軍入京,他進退兩難。最后還是選擇相信圭言,他將十萬關中軍帶入封地,然后隨圭言進京,圭言向他保證,沒人可以動得了他。
西涼大捷傳入長安,盡管圭言與太子還未入京,長安卻已炸開了鍋。
“皇兄為國出征,在前線與西涼狗賊拼命,咱們在后面捅刀子實在不是君子所為。”二皇子李濤本就無心皇位,這安平非要扶持他上位,他對安平是厭惡至極,怎奈安平取代陳安之后勢力更是與日劇增,其心腹褚衛上任東廠廠公意味著他在皇宮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君子?”安平笑道,他扶持李濤就是看中了李濤年幼,又絲毫無權,將來控制起來比較方便:“二殿下記住了,只有咱家認可,您才是君子,沒了咱家,您連條狗都不算。”
“你……”李濤出了名的軟弱,他想,會有一天你會知道我是什么。
在此次六部大換血中,梁大坤順利上任吏部尚書,其心腹王振因為在杭州任職期間績效突出調入禮部,任禮部左侍郎,科舉黨初成氣候。
“梁相,陛下真的撐不住了嗎?”禮部左侍郎王振初入長安,對天啟帝李鐸的印象停留在五年前殿試之時。
“哎!陛下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連長孫氏陛下也護不住了。”太子出征這段時期發展最迅速的不是安平,而是科舉黨,再次之前根本不能稱之為科舉黨,只有一個吏部左侍郎梁大坤擁有實權。
“怎樣的風暴竟然可以將那么多大佬卷入其中?”王振收到調令前往長安受任禮部左侍郎,他對長安這次政治風暴絲毫不知。
能逼的陳安造反,前吏部尚書自盡,前兵部尚書去南京養老,就算是白癡也知道天啟這次政治風暴覆蓋面有多廣。
“這件事你還是少打聽了,未來的某天我一定會告訴你,但不是現在。”身為這次政治風暴最大的受益人,梁大坤不可能什么也不清楚。
“我只想知道為什么放棄太子?”王振之所以有今天,可以說大半是天啟帝李鐸支持,現李鐸病危,各黨權臣竟放棄早已被天啟帝力為太子的李忠,改支持不滿十八的二皇子李濤。
“為什么?”梁大坤看著王振露出一種神秘的微笑:“你以為你為什么可以連升三級,直接從地方調到禮部,而且還是三大佬之一的禮部左侍郎?”
“難道?”王振想起了什么。
“沒錯,我以此為條件答應安平改立二皇子李濤。”
“為什么?為什么這般著急?”王振不解,以他的才智,政績,入京是遲早的事。
“你以為我們支持太子就能挽回太子黨的敗局?你太天真了。”梁大坤一直屬于中立派,并不是太子黨。
“怎么會?你是吏部尚書,六部之首,你可是名副其實的宰相啊!有你的支持,加上十萬關中軍,太子黨怎會一敗涂地?”王振一直不相信,為了一個左侍郎,梁大坤就放棄了太子。
“宰相?你可知道為什么是我上任吏部尚書?而不是右侍郎?”
梁大坤不提這個,王振倒也不清楚:“對啊!為什么是你,右侍郎比你資歷老的多,又是察舉黨人,他們沒道理放棄自己黨人而選擇科舉出身的你啊!”
“我說了,此次政治風暴波及遠比你想象的大,很多內幕我不便對你說,但有一點你大可放心,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變革,我要徹底打碎天啟政治制度,我要讓天啟做到任人唯才,而不是任人唯親,你懂嗎?”
“我懂了,梁相,為了改變這個腐朽的制度,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支持你。”王振與梁大坤有相同的志向,也正是這樣的志向集結了一批又一批的科舉黨人。
長安,刑部。
太子黨倒下之后,察舉黨已成為第一大利益集團。
“兵部尚書的空缺該由誰來頂?”馬山對兵部尚書可是志在必得,他相信馬家會支持他的,一旦他上任兵部,他們馬氏一族將會有兩名正一品大員。
論資歷刑部右侍郎馬山確實夠了,但刑部尚書馬刪卻清楚圭家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兵部是咱們察舉黨人的,并不是我們馬家的。”
“你的意思是圭言?”馬山對馬刪這反映有些不滿。
“你以為我想讓出兵部?圭家在軍方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這次西涼大捷,圭言能不再上一步?難道你想將西涼大捷的功勞放在太子頭上?”
聽到馬刪提出太子,馬山大駭,他可不愿卷入那件事:“那為什么只要我們妥協,大家一起讓一步,封他為太尉,三公之一不就得了?”
“你真是蠢得可以。”馬刪看著這個愚蠢表弟也是醉了。
“我又怎么了?”馬山對表哥的責備還是有些抗性的。
“你以為就你做出讓步?梁大坤放棄支持太子,改支持二皇子李濤,做了多大讓步?安平將勢力范圍縮小到了皇城之內,又是做了多大讓步?”
“可是他們瓜分了多大的權力?咱們馬家得到了什么?”如果真如馬刪所講,馬家似乎從頭到尾什么都沒得到。
“咱們得到并不比他們少,如果咱們讓圭言上位兵部尚書,圭家就會支持我馬刪為察舉黨黨首,而且讓出山海關,八萬山海關守軍難道不是咱們的利益?”
“圭言還未到長安,你怎么確定他就會讓出山海關?”
“圭言一旦上任兵部尚書,其他勢力會允許圭家在軍方增加如此大的權力?圭家勢必讓出一部分兵權。到時……”馬刪對天啟局勢可以說是異常了解。

路磊
明天上架,激動。求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