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一輛馬車急忙忙的往朱元璋的老家“鳳陽”行去。
車上之人不是別人正是被朱佑樘派去召回懷恩的御史姜洪。
姜洪手拿圣旨滿臉微笑,要說這些讀書人是最看不起這些太監的可為何姜洪的舉薦卻得到了一眾人的支持呢?
這要歸咎懷恩的處事方式。
懷恩;蘇州人士,本姓戴,高密人。
宣德初年,族兄兵部侍郎戴綸被殺,其父戴希文時為太仆卿,受株連被籍沒。
后以幼童入宮,被閹割為宦官,賜名懷恩。
由于任事恭謹,成化時提升為司禮監掌印太監。
時汪直掌管西廠,梁芳、韋興等亦很得寵,但懷恩輩分比他們高,性情又耿直,識義理,通典故,遇事常能以先朝的典故來進諫;又廉潔不貪,所以在宦官和外臣威信頗高。
懷恩又敢于保護朝中正直的大臣,叫小九的宦官,其兄擔任京衛經歷時,因犯了罪,被劉大夏笞打責罰。
小九便向明憲宗誣告,捕劉大夏進詔獄,后來懷恩全力施救,才得釋出。
后來員外郎林俊彈劾梁芳及僧繼曉,被逮下詔獄,憲宗想處死林俊。
懷恩一再冒死力諫,憲宗大怒,用墨硯擲他,把他轟出去。
懷恩一面遣人斥責鎮撫司諂媚梁芳,傾陷林俊的丑行,警告他們不得殺害林俊,一面稱病不出任事。
憲宗只得派太醫去為他診治,林俊亦終于被釋放。
成化二十三年,萬貴妃與梁芳等勾結,謀廢太子,立興王為儲君,懷恩知道后力爭,最后被明憲宗斥逐到鳳陽孝陵司香。
所以懷恩不光在宦官中威信高,在這些大臣里也是很高的。
在加上拼死營救大臣也被當時的士林人士尊稱“賢宦”
客棧中薛陽等到了早就確定好的圣旨,隨著宣旨宦官的一聲一聲念下來薛陽知道該離開了。
可是這個圣旨卻是越聽越不對,因為職位又變了!
這次不再是什么州衛而是縣令職位!
待圣旨宣讀完后薛陽接過圣旨仔細看了又看,確定是縣令之職。
而且這個職位正是利京縣!
這時那位太監道:“恭喜薛公子榮獲官職,雜家有禮了。”
“啊!哦,公公辛苦了,小蕊哪些銀兩。”
童蕊轉身掏出了二十兩紋銀遞到薛陽手上。
隨后薛陽把錢又遞給宣旨太監,太監笑嘻嘻的接過道:“哎呀,薛公子這是干嘛?啊!不,應該叫薛大人了”
接著又道:“大人以后定然一路高升啊!!呵呵呵”
薛陽拱手道:“那就借公公吉言,公公慢走。”
“那雜家告辭了。”說完頭也不回的拿著銀子離開了客棧。
薛陽見太監走了,便拿著圣旨走到桌旁細細的看了起來,圣旨沒錯難道是朱佑樘寫錯了???
每晚無時間段更新(就是不知道幾點,可能早可能晚,一天大約更新三章~五章或更多),喜歡該書請收藏關注(賞賜一點唄手動滑稽)書中所有疑問、疑惑、為什么等問題,都將在書中后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