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離劉建國去大學報到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父母張羅著給兒子置辦幾身像樣的衣服和一床新被子,之前的衣服和被子都是縫縫補補,沒有一件能拿得出手,現在劉家摘帽了,再加上兒子考上大學這兩樁天大的喜事,劉長宇底氣也足了,他把家里的家底都亮出來了,想著給兒子置辦上大學穿的用的,還得給他留些急用的錢。
來到鎮供銷社,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母親激動得啥都想買,劉建國懂事的說:“媽,我大學讀的是師范,有國家發的補貼,家里的糧票和錢還是留著你和爸爸慢慢用吧!”母親連聲說:“不用,不用,現在你爸爸有工作了,足夠我們兩個的花銷了,你在學校要穿得好點,不要讓被人瞧不起。”小時候生活嬌貴的媽媽經歷這次浩劫后,最怕別人歧視的眼光,她希望她的孩子能有出息,受人尊重。
母親給劉建國買了兩身的確良的白襯衫和兩條灰色的棉布褲,一床五斤重的棉花被,配了一個米黃色的棉布被套,還配置了臉盆毛巾之類的生活必需品。劉建國就一直在后面說:“夠了,夠了,這個我用舊的就可以了。”
要去學校的日子到了,安琪來到車站送劉建國。劉建國已經買好了去縣城的汽車票,之后還要到縣城買去省城的長途客車票,兩人坐在候車廳等車,劉建國心情很復雜,兩人剛確定戀愛關系沒幾天又要分別,縱然心有萬分不舍,但也沒辦法,此時的分離意味著以后更好的重逢。安琪早已經淚眼婆娑,但還是強忍住,她從背包里拿出一個精致的小布包遞給劉建國,劉建國小心翼翼地打開布包,里面是一雙深藍色的毛線手套和一條圍巾。安琪含著眼淚笑著說:“這是我向珍珍剛學的,織的不好,不要嫌棄哦!”劉建國撫摸著針口有些不齊和帶著幾個線頭的圍巾和手套,抱在胸口說:“這是我最珍貴的禮物,等天冷后我要天天戴著它們。”
“開往省城的汽車馬上要出發了,買票的趕緊上車啦!”一位胖大姐在喊了,劉建國起身要走了,安琪忍不住眼淚流下來了,劉建國抹了抹安琪臉上的淚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安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說:“到了學校后,記得寫信給我。”“知道啦,一周一封夠不夠?”劉建國溫柔地摸了摸安琪的頭。
踏上汽車后,劉建國這才紅了眼睛,丈夫非無淚,不撒離別間,他舍不得安琪,舍不得父母,也舍不得這片生他養他的故土。
劉建國迎著朝霞出門,快日落時才到學校門口,只見標著“南城師范大學”六個字的大學校門正星光熠熠的矗立在他眼前,他感到光榮而自豪,踏進校門,他感覺踩的每寸土地都那么富有榮譽感,走了十幾米就有個迎新處,夜幕快降臨了,幾個師兄師姐還在那等著新生。他們會指引新生報道,然后帶他們去宿舍。
帶劉建國的是一個操著北方口音的師兄,他和劉建國說:“我也是中文系的,比你大一屆,你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找我。”
劉建國連聲答應:“好的,好的,今天麻煩你了啊!”
來到宿舍,其他的三個同學已經到了,正在收拾床鋪呢,大家都操著夾雜著各種地方方言的塑料普通話打招呼。自從恢復高考以來,這一屆是招生人數最多的一屆,劉建國發現很多同學年紀都比自己要大,有些是已經結婚的,有些甚至有小孩了。宿舍里有一個叫魏民的同學,他爸爸是這所大學的老師,之前也被劃為五類分子,平反后又繼續在這所大學教書了,劉建國對他又親切又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覺,兩人一見如故,互相聊著那時候的艱苦生活。
除了教室,學校的圖書館應該是劉建國呆的最久的地方了,這是個三層樓的小洋房,雖然高考剛恢復不久,學校教學設施有些跟不上,但圖書館里的藏書和實事報刊雜志還是很齊全的。劉建國之前一直想讀但沒有機會讀到的文學經典名著在這里都可以找到,特別是他最感興趣的古代文學作品和詩歌選集,平時他只要沒課就會往圖書館跑,周末基本都是一呆就是一整天,同學們都管他叫“蛀書蟲”。
大學的英語老師是位戴眼鏡的六十多歲的精神矍鑠的老先生,聽說還是留過洋的,每次聽他的課劉建國都非常專心,他覺得老師的英語發音就和磁帶里的標準發音一樣準,所以一想到高中英語老師的那帶有鄉土氣息的英語就忍不住笑出聲來。每次下課后他都有好多問題要問老師,老先生也對這位刻苦的學生特別關照,他會收集一些英文報紙交給劉建國,囑咐他說:“建國,多看英文報紙對提高閱讀水平很有幫助,也可以幫助你熟悉英文的語法,加強你對英語的理解,你不是喜歡早讀嗎?你也可以早讀的時候帶上英語報紙,這樣對提高你的口語也有很大的幫助。現在雖然學校對英語沒有那么重視,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把英語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每天劉建國還是雷打不動六點起床跑步,再去學校的英語角讀英語,天天如此,就好像上好發條一樣準時。
自從劉建國走后,安琪每天下班后都會去傳達室看看是否有自己的信,今天她收到了劉建國的第一封信,她像寶貝一樣拿回宿舍,坐下來細細品讀了起來:
親愛的安琪:
你好,我到學校已經有一周了,開始慢慢習慣這里的生活了,這里對于我一切都是很新奇的,這里有美麗的校園,可愛的同學,敬愛的老師,還有我最愛去的圖書館,但最可惜的是這里沒有你......
讀到這里安琪甜蜜的笑了,在安琪無聊的工廠歲月里,劉建國每周一封的情意滿滿的信就成了安琪排除寂寥的寶貝,你來我往的回信也成了兩個甜蜜情侶間互訴衷腸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