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姬行無事可做,便找子慶、子詩、魏晴、姬靈四人一起玩。
子慶心里比較納悶,行公子不打算發展自己勢力嗎?怎有如此閑心。
子詩倒是沒想這么多,心思一直放在魏晴身上,心想這女人怎如此賤?越罵越開心。
第三天下午,當大家正在聊時。士兵突然來報:楚軍使者求見。
姬行立刻讓他去帶過來。
楚軍使者到后說道:“行公子,良夫將軍同意所談之事,請你去新鄭商議。”
姬行大喜,立刻回道:“好,你回復良夫將軍,我明日過去。”
子詩非常好奇的問:“是同意了何事?讓你如此高興。”
姬行回道:“公子良夫答應,將姬鄭南部土地和投降的鄭國士兵、全送于我。”
子詩覺得這也太不可思議,又問:“上次韓王送黃金、反戈姬鄭、送土地;這次公子良夫又送土地、送軍隊。到底為何?”
魏晴又搶話道:“這兩人皆喜歡男人,公子行是出賣了身體,才換來這些。”
“你能閉嘴不。”姬行吼道,但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向子詩解釋,便胡亂說:“我只是與兩人談了些大道理。”
子詩卻在不停的搖頭,表示不信:“還是魏公主的話靠譜些。”
子慶與姬靈也點頭認同:“對,魏公主之言有說服力。”
“都滾。”姬行吼道。
......
第二天,新鄭城內。
姬行進王宮與公子良夫會談。不過這次是兩人單獨見面,其余人都在宮外等。
姬行也沒讓魏晴進去,怕子詩吃醋。
魏晴卻對子詩大談特談姬行喜歡男人之事,并說得振振有詞。
子詩雖然不信,但心里也有些陰影,尤其上次與公子行同住客棧,其還詐傷,怕與自己有深層關系。
......
公子良夫這次得到韓王的回復是:請良夫將軍莫要為難本王,這人情本王必須送于公子行。
公子良夫見韓王跌了心幫姬行,而理由是送人情。心里比較相信姬行的話了,所以立刻派人通知他來會談。
現在,兩人正在一起密談。
公子良夫說道:“行公子,我已仔細考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當你所說之事為真,答應你所有條件。”
“好。”姬行立刻裝著很神秘的說道:“楚王去世時間是四年后,也就是楚肅王十一年。”
公子良夫聽后心想:四年不長也不短,剛好有充分時間準備。但又擔心的問道:“你如何保證不將此事透露于他人?”
姬行聽后著實嚇了一跳,難道想殺自己滅口?于是忙道:“我能說予誰聽?此消息只對你們兄弟叔侄有用,我又見不著這些人。就當見著,誰又能信?就當信了,此人也須有一定能力。
我兩若不是機緣巧合之下,也不能在一起談論此事。何況你此時,對這事也不一定十分相信。”
公子良夫突然問道:“你現已說出具體時間,不怕我反悔不認賬?”
姬行坦然自若的回道:“你若不認賬,我的人便去楚國大肆造謠:說公子良夫四年后要弒君,自立為王。到時的局面便是:一、楚王定會防著你;二、楚王正常死亡后,大家也會懷疑是你暗中操作。因此你便毫無機會登上王位。”
姬行心里卻想:這樣說,也正好打消你殺我之心。
公子良夫立刻和顏悅色的說道:“玩笑之言,莫要當真,我明日便讓軍隊撤出新鄭。”
姬行卻道:“不行,須等我的人將投降鄭軍全盤接收后,你方才能撤出。”
“也行。”公子良夫回道。
......
姬行立刻帶著眾人去了相國府,并對季蔡說道:“相國,你帶子慶、姬靈、子詩三人去楚軍大營、接收投降過去的鄭軍,然后迅速控制城內各要道。”
季蔡非常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姬行這樣交代了,肯定不會開玩笑。便很認真的說道:“我現就去,等忙完后,行公子定要與老夫講講具體過程。”
子慶、姬靈、子詩三人都勸道:“季相國,死了這條心吧!行公子對誰都不說具體情況,與公子良夫會談時,也不帶我等去。”
魏晴想幫姬行收買人心,便道:“季相國,有一事你必須知曉,行公子可是為了你與鄭王鬧翻的。”
子慶、姬靈、子詩三人立刻跟著說道:“對,行公子為了相國,已與王上決裂。”
季蔡有點懵,怎會為我鬧翻?忙好奇的說:“這事老夫一定要仔細聽聽。”
子慶忙道:“相國,我們邊走邊談。”
“也好。”季蔡回道。
于是四人立刻出發了。
姬行便對魏晴說道:“走,陪我去見二哥。”
......
姬國見了姬行,非常興奮:“四弟,自從上次一別,已有五月余,我一直擔心不能再相見。”
姬行也興奮的說道:“二哥,新鄭現已歸我,你是想帶兵打仗,還是幫我管理國事?”
姬國沒有回答,而是問道:“父王可好?”
姬行嘆道:“好的很!不過我已與其分道揚鑣。”
姬國突然大聲吼道:“你也學太子謀逆!沒想到你稍有點本事,便如此行事。”
姬行忙道:“二哥息怒,且聽我解釋。”
姬行便從韓王邀請父王參加三晉同盟會說起,一直說到現在。
差不多快兩個時辰才說完。
不過姬國聽了后,還是反對:“父王再怎么樣,你也不能與其翻臉。”
姬行氣道:“二哥,我沒要父王任何東西,還幫其賺回不少。姬鄭地盤,是韓王與公子良夫送我的。”
姬國固執的說道:“但這還是鄭國地盤,必須歸還父王。”
“絕對不可能。”姬行態度非常強硬。
姬國也氣憤的說道:“你不認父王,我認!你放我去大梁。”
姬行很無奈:“你要去便去,我不會強留,但希望我兩還是兄弟。”
魏晴這時勸道:“國公子,鄭國在行公子手里,才能發展強大;在鄭王手里,只會變弱。這幾月,若不是行公子,鄭國已亡了好幾次。
你再想想,像行公子這樣的人,鄭王還對其不放心、不敢用,能管理好國家嗎?”

東門之水
謝謝星辰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