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成了翎秀宮德妃的侍女,司苑局的人都羨慕不已,紛紛巴結討好。唯有芳蕊愁眉苦臉,拉著采薇的手,不愿與她分開。但身在后宮,她們都是奴籍,各自的命運早就被捏在別人手里,豈容她們自己決定。
雖然采薇離開了掖庭,但奴籍的身份卻不會改變,在人才濟濟的后宮,更是矮人一等。即使受到德妃的器重,但也沒少受排擠。所幸,新夏主持翎秀宮還算公道,倒也漸漸相安無事了。
金秋十月,端敏長公主出嫁,十里紅妝,氣派不凡。皇上和皇后親自送女出閣,是欣慰,也是不舍。惠嬪獨自站在城樓瞭望,只等到蜿蜒的紅妝到了盡頭,才暗暗感慨了一聲。
“娘娘,如今您懷有龍胎,身子金貴的很,這里風大,還是早些回去吧。”金玉小心地扶著她一步步下樓。
惠嬪四個多月的身孕,小腹微微隆起,人也豐腴了不少。她每一步都踩得穩穩的,說:“曾幻想過無數次,也曾夢見過無數次,明知今日是他大喜之日,心里還是五味雜陳。”
金玉勸說:“娘娘,慢慢就好了,時間可以抹平一切。等娘娘生下小皇子,這心撲在孩子身上,便不會再想從前的事情了。”
兩人相互扶攜著走在宮道上,忽見魯太醫急匆匆地跑向翎秀宮,金玉連忙向附近的宮女打聽,“發生什么事了?”
“聽說是肅王墜馬受了傷,德妃娘娘急著宣太醫呢。”
翎秀宮內,宮女進進出出,異常忙碌。皇上聽說肅王受傷,也急忙擺駕探望。一時間,宮中皆是太監宮女,大家都在擔心肅王的傷勢。
魯太醫與其他幾位太醫會診之后,出來稟報:“皇上,娘娘,肅王殿下墜馬之后被拖行了數米,身上的大多是皮外傷,不礙事,只是這右腿……”
“右腿怎么了?治不好嗎?”楊德妃急切地追問。
魯太醫說道:“娘娘稍安勿躁,殿下的右腿關節錯位,小腿骨折,臣已經替其接骨正位,綁上了夾板。只是這一個月要臥床休養,等卸了夾板,才能下地行走,但殿下仍需兩三個月的恢復期。”
崇佶又問:“恢復之后,肅王能正常行走嗎?對他可有其他的影響?”
魯太醫回說:“這要看殿下的恢復情況,照顧得當,一般不會留下后遺癥,肅王仍可以騎馬習武。”
楊德妃對兒子心疼不已,說道:“皇上,這幾個月就讓綿檸留在我這里養病,其他人,臣妾是斷不放心的。”
崇佶應允說:“好,朕對綿檸寄予了厚望,他定會康復痊愈的。”
等送走了崇佶,楊德妃急忙去看望綿檸的傷勢,見他趴在床上,背上纏著厚厚的繃帶,臉上也有擦傷,不禁潸然淚下,說道:“好端端的墜馬,還傷得這么重,肅王身邊的侍衛呢?徐知晦呢?”
綿檸忍著傷痛,說:“母妃莫怪罪,是兒臣自己不小心。今日徐家有喜事,兒臣便讓知晦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