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父親對于方修和差異化的眼光盡被方衍看在眼里,方衍頓時覺得無盡的屈辱、挫敗和羞恥,
“我不干!”方衍怒聲吼道。
方承志被方衍的這一聲也驚的不輕,自己的兒子雖然經常的不聽話,但是這還是他第一次忤逆自己,方承志當父親的尊嚴好像被嚴重的挑釁了。拍桌站起,怒聲呵斥道:
“你!跪下!”
聽到這聲呵斥,方衍急忙跪下,只是脊背還是挺的直直的,沒有半分屈服的意思。
只聽方承志繼續說道:“前日你們夫子給我傳信說:你帶著學堂的學子曠課去河里洗澡、你帶頭在書院打架,讓我好好管束管束你。我今日念方修初來,本不欲責罰你,給你留了面子的!可是你看你這是什么態度!你夫子平日這樣教導你的?還是我平日這樣教導你的?”
然后只聽方承志喊了一聲:
“硯竹!請家法!”
然后門外站著的一個小廝,急忙跑開,沒等一會就看見那個小廝拿著一根篾條走了進來,那根篾條不是普通的篾條,比尋常的篾條要粗兩倍,顏色也比尋常的篾條深,應該是泡過藥水的。馴馬用的鞭子就經常泡一種藥水,這種藥水能夠讓鞭子變得更有韌性,再不聽話的馬兒被抽過幾次也會變得順從起來,此后就算揚起這樣的鞭子馬兒也能乖乖的聽話。
看來這個篾條就是方府的家法了。這古代的行家法就是進行家庭教育一種嚴厲的方式,從前的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下教育出了那些同氣連枝的具有家族意識的大家子弟,也教育出了忠孝仁義的忠臣良將。大家族為了管束族中子弟都會設立家法,有的家族的家法是為了震懾,而有的家族的家法確實是為了懲戒而存在。
在古代這個迂腐的時代,頂嘴確實是一頂不孝的帽子。
只見那名叫硯竹的小廝雙手將那根篾條遞給了方承志,方承志單手接過篾條,將篾條高高的揚起,只見方承志被方衍的眼神驚到,動作停滯到了那里。
方衍用一種倔強的眼神看著方承志,然后慢慢的將視線移向方修,緩緩的開口對方承志說道:
“你既然已經有了他,又何必管我呢。”
然后跪著向后退了兩步,轉身向門外跑去。
方承志聽到這句話被驚到了“這又是怎么一回事?”方承志想,然后問方修:
“你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嗎?”
“此事我不甚清楚,伯父還是問一問劉管家為好。”方修說道。
作為八卦對象的主角之一,又是方家人,方修實在是不便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訴方承志。只能對不起劉管家,況且劉管家作為方府的管家,在方承志知道事情之后能夠更加方便的下達命令,為了減少中間環節,方修果斷的把“講清這件事”的這一項重大任務交給了劉管家。
“傳劉管家來見我!”方承志吩咐道。
“那我就先告退了。”方修見沒有自己什么事情了,就向方承志告退。
……………………………………………………
次日,方府外,候著一輛馬車。
方衍坐在馬車里等著一同打算去上學的方修,顯得十分的焦躁。而方修此刻正從修文院趕往正門。
看到姍姍來遲的方修,方衍對拿瘦小的身材拿著碩大書箱的方修感到有些不耐煩,只是態度已經不像昨日那樣的厭惡。大概是方承志已經處置了謠言的制造者和傳播者,還向方衍澄清了這件事情的始終。
方衍搞清整件事情之后本來對于方修還有一點不好意思,回頭一想,昨天自己雖然錯把方修當成了父親的私生子,但是言語間并沒有將這個想法點明,所以也就算沒有得罪方修,只不過對方承志有一點點的不尊重罷了。
但是今日看到方修那一副瘦弱的身板,再想到方承志對方修那格外關懷的神情和話語,想到這里頓時覺得這個方修怎么這么的礙眼。
等方修哼哧哼哧的爬上馬車之后,方衍就忍不住對方修說道:
“我不會接受你的。你既然不是我父親的兒子,那我們就不用裝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樣子,還是那一句話你不惹事的話,我會當做沒你這個人。我不會主動挑事的……”
方修感到十分的疲憊,沉浸在自己這副身子果然弱,需要加強體育運動,野蠻自己的體魄。書箱太過于笨重,需要制作一個書包……云云的想法中。聽到方衍的這句話,就隨口說了一聲“哦”
方衍聽到方修這樣一個敷衍的態度,感到自己不受重視,感到了自己被忽略,頓時就炸了毛!
“馬夫!停車!”方衍大吼道,
方衍的一聲怒吼將方修從自己的想法中喚了出來,之間方衍從座位上站起來,但是馬車本身就是一個很小的馬車,本來就容不下人站立其中,于是方衍就倒霉的一頭撞在了馬車頂上,被撞的方衍顯然更加的生氣了。指著方修說道:
“這是我家的馬車,你滾!”
然后氣急敗壞的將方修的書箱從馬車上扔了下去,這時馬車也停了下來。見到這一幕,大街上的人都紛紛看向這架馬車。之間從車上走下一個文弱的少年,這青年正是方修。
方修從地上撿起書箱。還好!提供給方家的書箱質量還算不錯,沒有摔壞。方修這樣想。只是去這青松書院要怎么去呢?自己不認識路誒!
即使再豪華的馬車,也是不隔音的。方衍的那一聲驚天動地的“你滾!”很難不被這街上的人聽見。不過人們對于權貴總免不了一種憎恨,對于弱者總少不了一種同情。大家看到被人從馬車上趕下來的方修,有一絲的同情。但是看到方修一副翩翩貴公子的做派,又不敢輕易的搭話,
“公子,你是這方家的什么人呢?”一個看起來比較熱心的大媽湊過來問方修,
“我是淮安方家的,前來投靠方伯父。”聽到方修這樣回答,周圍的人一片唏噓,
“嘖嘖!對自家子侄都是這樣的。”周圍人說道。
“其實方家待我挺好的。”方修聽到有人這么說,解釋道。方修和方家目前是一體的,自然也得注重方家的輿論影響。方修補充道:“方伯父送我去青松書院”
周圍人聽到方修說青松書院,對方家的仇視少了幾分,
“青松書院的束侑高啊~”旁邊有人說。
“那方大人對族中子弟還是很關懷啊!”又有一個聲音說道。
其實普通人的意見就十分容易被左右和引導,只不過是說了一下方家送自己去青松書院,就覺得方家是戶好人了。
“只是~”方修頓了一下,“我被惡仆扔下了馬車。誰知道青松書院怎么走?”不能丟方家人的臉,但是惡仆又不算是方家的人了。這惡仆欺主的事,誰又能說是主家的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