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寶今日一大早就來到“洛陽”,他的本意是想試一下,看能不能找人出面和“太原王氏”達成和解,畢竟在他看來,這次事件,充其量只是意氣之爭,算不上大事。
然而,到了“洛陽”后,馮寶忽然發現,隨著高長史進京述職,其他幾位相熟的官員似乎都不太愿意“多管閑事”,一天跑下來,可以說什么收獲也沒有,最后也只剩下去探監這一件事情可辦了。
同一時刻,“長安”城“謝府”內,謝巖正在設宴款待房元昭他們一行。
房元昭他們一路邊走邊玩,是以行程較慢,今天下午剛剛到達“長安”。
韓躍不知道謝巖有宅院的事,而是先帶著大家去了“大寶商號”,最后是王祿把他們領到了“謝府”。
謝巖看到他們非常高興,尤其是聽說了他們的考試結果以后,更是大感欣慰。
在謝巖最初地意識里面,中級班的學生里面,除了少數幾個底子較好的以外,大部分考不及格,應該才是正常的,現在的結果卻是,除了石子那樣極其個別的人,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一門或者兩門及格,已經比他的預期要好上一些了。
宴席中,謝巖沒有如馮寶那般做出什么獎勵或者處罰,他只是告訴大家:“學問一途,永無止境,需要永遠不斷的努力。”
房元昭他們一齊表示“謹受教”。
“謝校尉,那他們什么時候可以進學啊?”羅蘭用手指了一下羅盛和張慶,問。
謝巖道:“等新學年開學吧,他們都不識字,只能進初級班,需要通過認真努力才能夠更進一步,考進中級班。”
“考進中級班?”在座所有人都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校尉,何為考進‘中級班’?”韓躍疑惑地道:“我們也沒有考過啊?”
“你們是特例,以后也不會再有。”謝巖進一步解釋道:“以你們目前的中級班為例,如石子三門都不及格的,明年將要和今年初級班的前二十名學生一起進學,組成新的中級班;余下的人,將成為中二年級的學生,到了明年,你們之中,只有全部考及格的人,才能夠升上中三年級,最高是中四年紀,全部讀完以后,除了極為個別的人之外,你們將要開始自己的人生,比如參加朝廷科舉等。”
謝巖一番話,說的他們眼睛都直了,怎么也想不到這個過程會是如此艱難!好在,對于學習的艱辛,他們或多或少還是有心理準備的,震驚之意僅一瞬而已。
謝巖他們飲宴聊天之際,王三狗、老張頭等一眾老兵,卻在另外一間屋里喝酒嘮嗑。
劉仁實將宅院送給謝巖的時候,連同宅院里面的仆役、侍婢一十七人全部送出,所以“謝府”里,現在不用老兵們干活了,他們自然也落得清凈。
和后世幾乎一樣,老兵們說得最多的也是自家娃兒的學習情況。
韓躍來的時候,馮寶讓他將學堂總的分數表和成績表帶來了,所以老兵們能夠知道自家娃子的成績。
學習嘛,自然是有人好有人差,老兵們的心情當然也就有好有壞。
只是,跟隨謝巖進“長安”的老兵與別人不同,他們都是投身謝巖的,所以娃兒的出路不需要他們操心,所以也就沒普通家庭那樣看重了,充其量也就是罵兩句,發發牢騷而已。
老兵們正聊著天,忽然門簾掀開,一個身著仆役裝束的人走進來。
臨時充當“謝府”管家角色的老張頭認得此人,那是門房牛貴。
“有事嗎?”老張頭起身迎上去問道。
牛貴道:“有巡街武侯過來遞話,說‘衛崗鄉來人在大寶商號內’。”
老兵們聞言全部一驚,他們都清楚,一定是鄉里出事了,否則絕不會找人這個時候傳話過來的。
“長安”有夜禁,對于普通人來說,有急事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坊官,請他們找巡街的武侯帶話。因為是一個坊一個坊的接力方式,所以花費不低,并不是百姓能夠用的起。
“大寶商號”寧可用這樣的方式也不愿意明天過來說,那只有一種可能,即鄉里發生了大事,以至于他們一刻也不愿意等。
“來人可還在?”老張頭問。
“在門口候著呢。”牛貴答道。
“三狗,去通知校尉。”老張頭隨后對牛貴道:“走,帶老漢去門口。”
老張頭到了大門口,先和武侯打了一聲招呼,接著掏出一個錢袋遞了過去,然后問了起來……
等謝巖匆匆到來后,武侯已然離去。
“問過了嗎?”謝巖對老張頭說道。
“問了,此人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帶話。”
謝巖道:“那不用管他了,我們走,去商號。”
皇帝給的夜行令牌,又一次發揮了作用,謝巖帶著王三狗和老張頭兩個人,乘坐一輛馬車,一路毫無阻攔地來到“大寶商號”。
謝巖看到王決部下后,立刻問道:“出了什么事?”
“張猛、劉愣子以及黃一清先生,現在都在大牢里面,詳細事宜,馮校尉有信呈上。”
謝巖眉頭一皺,他實在想不出來,能出什么樣的事情使得他們被抓,當下什么也沒問,伸手接過信,坐下拆開仔細閱看……
信的內容沒有多少,謝巖看完以后,將信收起來,道:“三狗,安排大家休息,今天我們不回去了。”
之所以決定不回,原因很簡單,按照馮寶在信里說的情況,“洛陽府”的公文多半已經送到“長安”,十之八九今天或者明天應該呈送到皇帝面前,像此類說大不大,且與皇家有關的案子,估計沒有人愿意多管閑事,況且謝巖自覺留在“長安”的時日不短,也是時候再次向皇帝提出覲見的意思了,又或者會得到召見,反正不論哪一種,留在商號里面都好一些,畢竟知道那座宅院的人非常少。
應該說,謝巖判斷的很是正確。
次日,接近午時,有宮內宦官前來傳旨,命“‘新安縣男’謝巖即刻進宮,不得有誤。”
謝巖二話不說,換上官服跟隨宦官進了“太極宮”。
“兩儀殿”內,李治高高在上的坐在龍椅之上,面色如常卻一句話也沒有說。
“臣‘新安縣男’謝巖拜見陛下。”謝巖邊行禮邊說道。
“謝卿家,起來說話。”
“謝陛下。”謝巖心里有點納悶了,怎么看情況,皇帝似乎不是為了“那件事”找自己嘛。
“謝卿家,朕有聽聞,‘皇家學堂’月前進行了考試,朕想知道結果如何?”李治問了一個謝巖意想不到的事情。
既然皇帝問起,謝巖如實回答道:“啟奏陛下,學堂考試結果應該說,比較好。”
“如何比較好法?說來給朕聽聽。”
“回陛下話,中級班有四人全部及格;初級班有六成的人全部及格,已經超出了臣的預想,臣以為,僅僅一年的進學,能夠取得如此結果,當可以算作‘比較好’。”
李治微微點了點頭,道:“日前,‘衛尉卿’許敬宗路過‘洛陽’,特地前往‘衛崗鄉’拜訪謝卿家,雖然沒有遇上,但據其說,鄉里人丁興旺,市面繁華,可見謝卿家之功;更有說起學堂之事,似乎他有很多地方不明白,也無法說清楚,朕今日無事,謝卿家不妨詳細說說,以解朕惑。”
謝巖有些弄不明白李治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可皇帝問了,那自然得說,于是,謝巖將自己對學堂的安排做了一番詳細的介紹……其中,重點說了關于“年級制”、“打分制”、“糊名制”等一些大唐目前沒有的內容。
李治聽得那是不住頷首,顯得非常滿意的樣子!
等到謝巖全部說完以后,李治道:“聽起來很是不錯,有些部分,朝廷科舉應該也能用得上,很好。”
“謝陛下夸贊。”謝巖躬身以謝道。
“朕還聽說,學堂設有‘女子分部’,又是何道理呢?”
謝巖道:“臣以為,女子亦是大唐百姓,同是陛下的子民,臣不求她們能夠學好,只求她們通過進學,能夠識文斷句,更加懂得禮義廉恥,日后嫁為人婦,可以更好的操持家事,教好孩子,可以說,也是為了大唐的下一代孩子們著想。”
“如此倒也說得過去。”李治說完,忽然微微一笑道:“那,‘謫仙館’的頭牌姑娘,似乎都識字吧,她們也是學生不成?”
謝巖怎么也沒想到李治突然會這么問,他遲疑了片刻,道:“啟稟陛下,她們不是學堂的學生。”
“既然不是學生,那冒充‘皇家學堂’的學生,該當何罪?”李治臉色一變,冷冷地問道。
謝巖是真沒想到李治會用“冒充學生”這個罪名來問自己,而這個罪名,還真實存在,賴都賴不掉。
“陛下,此乃臣之罪過,未曾安排好,致使她們私自穿上學堂制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臣請陛下治罪。”如此短的時間里,謝巖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只能硬著頭皮自己扛下來,起碼他知道,皇帝并不會拿自己怎么樣的。
“汝之罪,待會再議,朕來問你,此事當如何解決呢?”李治問。
“臣、臣任憑陛下處置。”謝巖想不出辦法,只能說出這么一句話來,起碼將姿態放得低些,也好博取些皇帝的同情。
“謝卿家,這可是你說的,不后悔?”李治特意加重了語氣問。
到了如此地步,謝巖怎可能反悔,哪怕是硬撐也得撐下去。
“臣不悔,臣之罪任憑陛下處置。”
“好——”李治接著道:“朕給你三天時間,只要你能想出一件令朕心甚慰的事來,朕就不再予以追究,如果想不出來,則兩罪并罰,決不輕饒!”
“臣領旨,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