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平時辦公的房間,謝巖打開了劉弘基的信,內容不多,僅有一張紙,內容非常簡單,大意是說:“自己大限將至,怕是無法再見到你了,甚為遺憾,劉、謝兩家既然已成通家之好,還請莫忘日后關照劉氏后人,不管有何需要,只要劉家可以辦到的,請直接去找劉仁實,自己再三叮囑過,他不會忘記的。”
謝巖看完信后,沉默良久,而后才道:“劉老公爺是一個睿智的老者,值得尊敬。”
馮寶道:“我始終納悶,他從哪兒看出來,以后劉家需要靠你幫助?堂堂開國功臣以后,只要小心些,還能有什么麻煩?”
謝巖將信重新裝回信封里,并且親自放到書架上,同時問道:“你看過信了?”
馮寶道:“信又沒封口,我自然看過。”
謝巖回到座位上,道:“那是劉家有意讓你看的,咱們倆算是一伙的,給你看,也是應該的,如此一來,日后劉家真有事了,你也跑不了。”
“能有什么事?我記得歷史上好像后來就沒他劉家的事情。”馮寶不在意地說道。
謝巖道:“沒事就是最好的!先不說這個了,你此去‘長安’,可有什么其他事嗎?”
馮寶看了一下屋里,見沒有其他人,便壓低了聲音將武媚懷孕的事說了一下,順便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謝巖道:“我看沒什么,既然我們來了,又主動改變了一些事情的進程,那么出現一點不大一樣的情況是非常合理的。”
“那你就不怕,她最后上不了位?”馮寶說話的聲音更低了。
謝巖知道馮寶指的是武則天登基稱帝的事,他想了一下,說道:“無論是誰坐上那個位置,我的初衷不變,真要是發生了,那就隨機應變好了,只是我并不認為,我們的出現能夠有如此大的變數。”
馮寶微微點首,其實他心中也有類似的想法,如今得到謝巖同樣的說法,不覺心安了許多,原先的少許忐忑不安,也全都煙消云散了。
“我還帶回來幾個學生,你看著給安排一下。”馮寶把話題岔開道。
“安排?”謝巖有些不解地問:“你指的是什么?”
“就是弄點事給他們做,別讓他們閑著。”馮寶說出自己的意思。
“這不難,要不你把城里的那些孩子一起接過來吧,把他們全部安排到常遠那邊,現在黃一清在那,讓他們可以一邊上課,一邊給常遠他們幫幫忙。”
“好主意!”馮寶贊同地道:“邊學習邊勞動,虧你想的出來。”
謝巖道:“那你自己呢?有何打算?要不過來幫幫我?”
馮寶搖頭道:“不來,你那些事兒我又不感興趣。”
接著,馮寶又道:“我在路上遇見巡邏隊,看他們似乎更換了裝備,那是怎么回事?”
謝巖道:“他們只是更換了甲胄,張猛搗鼓出來一種方法,將煉好的鐵錠重新回爐,再往里面添加硼砂,可以去除更多的雜質和提高鋼鐵質量,現在出產的鋼鐵,要比原先的更好了。”
馮寶自己對此也不懂,并未追問,而是他想到了另一件事,問:“這么說,現在可以找張猛打造馬車的減震零件了?”
“是的,你可以去他那里看一看,估計他應該已經差不多弄好了吧。”謝巖說道。
“那我得去看看。”馮寶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又道:“我到張猛那兒去,你安排人去城里接孩子吧。”說完居然就走了。
謝巖搖了搖頭,心說:“這小子還沒長大啊。”
謝巖怎么想?那是一點也不重要,馮寶更加關心的是張猛那里的情況,他一直都想弄一輛舒適的馬車,只是原來的鋼鐵質量不行,弄好的幾個零件都不勘使用,所以一直放置在那里,現在既然有更好的鋼鐵出現,他哪里還能忍得住呢?
謝巖走到門口,將韓躍和王三狗兩人叫了進來,吩咐他們去辦幾件事情……
彈簧、多片彈性減震梁、滑輪這三樣東西出現在馮寶眼前時,他笑得嘴都合不攏了,摸摸這樣,試試那樣,心里可謂樂開了花。
“校尉,這東西都是做什么用的啊?”說話的人是原“武平堡”軍中干過鐵匠的老于,他是“煉鋼作坊”的二掌柜,也是張猛的副手。
“都是好東西啊,用處可就太大了!”馮寶說著,拿起滑輪,道:“有了這東西,舉起重物再也不費勁了。”緊跟著,又拿起彈簧道:“有了它,軍中的弩槍、弩箭可以射的更遠,要是弄成手弩那樣小型化的,雖然沒有弓箭射的遠,但是勝在不需要訓練,是個人都會用,以后鋼鐵的質量再提高后,可以做成多組彈簧制成的手弩,那就可以比弓箭遠了,總之就是用處多多啊。”
老于哪能聽懂這些,他只知道,校尉說好的東西,一定就是好。
“現在有幾個人會做這東西?”馮寶放下手上的彈簧,問道。
老于道:“除了幾個學徒的,其他人都會。”
“過兩日,我讓‘寶莊’那邊派兩個人過來學。”馮寶隨口說道。
過了一會兒,馮寶也沒聽到老于說話,不禁問:“怎么了?有什么問題嗎?”
老于一臉苦笑地道:“校尉啊,不是老漢不答應啊,是謝校尉說了,這些零件,誰想學都可以,但是得向學堂繳納什么專利費?”
“專利費?”馮寶驚道,他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忍不住問:“現在都有這東西了?”
老于看了一眼馮寶,見他并沒有生氣的樣子,便小心翼翼的說道:“謝校尉說了,學堂以后弄出來的新東西,都會收的。”
馮寶有些聽明白了,謝巖是想通過經濟利益的誘惑,讓大唐人養成重視科技發明的習慣,從而一步步改變“只重文事”的風氣。
想清楚了這個問題,馮寶自然不再多說什么,而是問道:“那要多少錢啊?”
“一個五十貫,三個一百五。”老于急忙道。
“有文書嗎?拿給我看看。”馮寶毫不在意地說道。
“有的,校尉稍等。”
老于說完話,急忙跑了出去,很快拿了幾張紙過來,遞給馮寶。
馮某從頭至尾看了一遍,那是后世常用的格式化合同,內容很詳細,和后世的相差不大,唯一有一點不同的是,增加了一條“必須保證學堂作坊賣出的鐵錠全部用于生產零件,學堂有權隨時派人督查,用不完的鐵錠以及剩余的鐵料,學堂按原價回收,不得轉賣他人。”
馮寶明白,這一條是寫給朝廷看的,否則朝廷難以安心,畢竟這些優質的鐵錠,是可以用來打造精良的兵器。
只不過,看著文書最下方,留有“洛陽府衙”官印的地方,馮寶怎么也想不通,朝廷方面怎么那么好說話?他當然不會知道,那是高長史給予的便利了,沒有上報朝廷,直接以“洛陽府衙”的名義同意了。
馮寶將文書收好,對老于道:“過兩天我讓石子帶著錢和文書過來,到時候你給辦一下。”
“沒問題,包在老漢身上。”老于隨后又多說一句:“謝校尉也真是的,都是自家兄弟,收錢做什么?”
馮寶眉頭一皺,他意識到,國人對于人情的觀點還是有些問題的,于是他也很嚴肅的表情看著老于說道:“老于,你千萬記住,警官收這些錢,不是為了他自己,也不是為了衛崗鄉,他是在替學堂收這筆錢,辦學需要無比巨大的投入,沒有錢是不可能的,而你應該知道,進學,對普通孩子們來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未來,而孩子們又是家庭和大唐的未來和希望,所以,警官收‘專利費’,等同于替大唐的未來收錢,別說是我馮寶,就算是謝巖他親兒子來,也得付錢,你聽懂了嗎?”
馮寶無法從后世的科學重要性上來解釋“專利費”的事,但他卻把收錢和辦學聯系到了一起,而在大唐人眼中,辦學、進學那都是些了不得的事。
老于其他沒聽懂,只聽懂了一樣,要是不收錢,學堂就沒錢,如果學堂沒錢辦不下去了,那以后自己家的孩子上哪讀書去呢?想到這里,老于頓時神情一震,拍著胸脯道:“老漢明白了,校尉你就放心吧,以后就算天王老子來,也得付錢。”
還沒等馮寶做出任何表示,老于忽然臉色一苦,道:“那要是陛下來了呢?”
馮寶聞言莞爾一笑,道:“陛下真要是來了,你就去找警官,讓他解決好了,不過你放心,我估計警官可以讓陛下付錢的。”說完,他也不用去看老于愕然的表情,徑直離開了。
兩日后,石子帶著錢和兩名鐵匠,來到了作坊。張猛雖然回來了,但是他一般不參與這些事,依舊按慣例交給老于處理。
因為老于不識字,他不得不找黃雅雯看下文書,以確認是不是自己拿給馮寶的,以及包括最后的簽名。
黃雅雯確認之后把文書遞給老于,順口問:“馮校尉真的送錢來啦?”
“可不是嗎,老漢看過,只多不少。”老于回了一句。
黃雅雯沒有再說話,卻在心里想著:“看來謝校尉說收錢的事情,真不是玩笑啊,那個‘專利費’,馮寶校尉居然還真愿意出,這以后,恐怕誰也跑不掉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