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神都錦繡

第八十五章 喜訊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2520 2019-08-01 23:12:42

  數日后,朝會上,皇帝李治終于知道謝巖為何專門找人讓王伏勝給自己帶句話了。

  以“工部”和“將作監”為首,“兵部”和“監察御史”們跟進,在金殿上,有說馮寶無端冶制精鋼,致使制造軍械的重要原材料流入民間,表示“此等軍國利器,不可掌握于私人之手,馮校尉之作坊,當收歸于國”;還有的說:“新安縣男,有失督查,理應按律處置。”

  總而言之,所有的矛頭都指向謝巖和馮寶。

  李治聽了半天,總算是聽明白了,大概就是說“馮寶搞出了什么新式冶鐵的法子,產量大,質地好,工部他們認為這個作坊應該由朝廷控制,同時以此事來指責謝巖不作為、包庇馮寶。”

  李治知道鋼鐵的重要性,尤其是高品質的,可大唐這些年來,軍事上可稱“無敵”,如果沒有戰事,造再多再好的軍械都是浪費,即使謝巖不提前說,他也沒覺得是多大事。

  等到金殿里沒了聲音,李治緩緩道:“各位卿家所言很有道理,只是朕以為,‘衛崗鄉’的事,放到秋收之后,一并處理為好,不管怎么說,那里是個新地方,朕總是要給點時間才行。”

  “陛下,萬萬不可!”話聲中,褚遂良走出來道:“百煉鋼鐵乃是軍國重器,豈可流落民間?此物一日不在朝廷控制下,老臣寢食難安,老臣請陛下下詔,勒令馮校尉不得販售,并將作坊交給將作監。”

  褚遂良知道皇帝不可能為了這么點事,就處罰謝巖和馮寶,所以干脆提都不提,只說“煉鋼爐”。

  李治眉頭微微一皺,他感覺到,褚遂良這是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答應吧,那是非己所愿,不答應呢,難保又會有什么新花樣。

  正當李治左右為難之際,一聲“陛下”傳來,李治抬首望去,見一名官員走到褚遂良身邊,行禮道:“陛下,臣以為,冶鐵作坊目前留在馮校尉手里,利大于弊。”

  “哦,劉卿家不妨直言。”李治認得說話的人,他是“夔國公”劉弘基的侄子劉仁景,目前任司農寺少卿。

  劉仁景道:“啟奏陛下,臣聽聞,馮寶校尉所產之鐵錠,目前全部用于打造工具和農具,即便如此,依然無法滿足百姓需求。而我朝目前四海升平,無可用兵之地,故臣以為,當以農為先,以民為先。”

  “荒謬!”褚遂良看著劉仁景道:“百煉鋼一年所產不足萬斤,豈可用于農具、工具,理當首先用于強軍。”

  “褚公此言差矣,自我大唐建國以來,先是南征北戰一統天下,后面臨突厥威脅,始終以軍事優先,先帝戎馬一生,好不容易為大唐贏得安穩天下,此時此刻,再以軍事優先,請問褚公,如此置百姓于何地?況且,多少年來,百姓使用之農具與工具,皆以劣質鐵料打造,不僅不耐久用,更有甚者,一觸即毀,請問褚公,如此怎樣保證耕種?沒有足夠的錢糧,再強大的軍隊,恐怕也是鏡中花,水中月!今馮寶校尉,以優質鐵錠供應百姓打制優良農具,實屬惠及百姓,豈能廢之?”

  劉仁景一連數問,褚遂良著實難以回答。幸好,劉仁景原本也沒打算要他回答,而是對皇帝道:“陛下,臣于‘司農寺’任職多年,知百姓深受劣質鐵料之苦久矣,臣請陛下勿要收回馮校尉之作坊,只需嚴加控制鐵錠流向即可。”

  李治是真沒想到,這位平日里普普通通的官員,居然能夠說出一番如此愛民、惜民之言,而且言之鑿鑿,鏗鏘有力,令向來強勢的褚遂良無法回答,可見其所說必定真實。

  “劉愛卿,朕已經說過,‘衛崗鄉’之事,暫且維持現狀,朕相信,秋收之后,‘新安縣男’謝巖,必定會給朕,給天下臣民一個交待!”李治這番表態,等于是支持認可了劉仁景的說法,也算是回應了褚遂良。

  不過,李治還是需要顧及褚遂良的面子,故而又道:“褚卿家之憂慮,也非全無道理,劉仁景,你身為‘司農寺’少卿,督導耕種乃是職責,朕命你去‘洛陽’,全面督查當地秋收事宜,順便去看看那座作坊,了解一下情況。”

  “臣領旨。”劉仁景道。

  朝堂之上發生的事,謝巖無法得知,他最近忙著畫官衙圖紙。

  馮寶的磚瓦窯也成功了,并且燒制出第一批紅磚。他可是毫不猶豫地指揮人,在“澗河”北岸,自己的碼頭地塊上,蓋了一排五間大瓦房。

  大唐人沒見過紅磚,馮寶把常遠叫來,手把手的教他怎么用紅磚蓋房,并且親自監督教授示范,告訴他,如何蓋房,如何上瓦,如何最后在外墻用石灰刷白……

  整個過程中,馮寶自己也有許多地方不清楚,但是常遠的施工隊里,卻有不少蓋房的老手,他們只是沒用過紅磚而已,等他們弄明白紅磚如何使用后,一切自然不成問題。

  五間大瓦房剛剛建好,謝巖就給常遠送去了訂單,蓋官衙。

  按照謝巖的設想,官衙就是辦公的地方,所以不需要太大,但是要方便,因此他設計成了“四合院”的樣式,除了開門的一邊外,另外三邊都是聯排的單間,所有房門前,用兩米寬回廊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院子中間地面,全部鋪設青磚,上建“涼亭”一座,整座官衙樸素無華,一切實用為主。

  很快,時近九月(農歷)下,奔赴各村協助村民割麥秋收的“收割隊”傳回消息:“秋收基本如期結束,各村收成良好,完成上繳朝廷的糧食不成問題。”

  謝巖非常滿意,他最為擔心的部分終于不存在了,興奮之下,他決定去找馮寶喝一杯,以示慶祝。

  還未出得“驛站”大門,就看到許爰、張猛和楊登三個人走過來。

  謝巖很奇怪,心說:“今天‘速成班’不上課啊,他們怎么一起來了?”

  “校尉,朝廷派‘司農寺’少卿來‘洛陽’,聽說是針對馮校尉的作坊而來。”楊登上來直接就說。

  謝巖很奇怪地問:“你什么時候開始關心起這些了?”

  楊登道:“還不是因為‘煉鋼爐’嗎,那可是寶貝,真要是給朝廷弄了去,那還不如不要了呢。”

  “放心吧,朝廷拿不走,‘司農寺’官員更不可能了!”謝巖道:“今日無事,走,跟我去找馮寶喝一杯。”

  楊登他們似乎覺得自己聽錯了,在他們印象中——謝校尉幾乎除了忙就是忙,從來沒見過他玩樂,更別說要他主動提出來去喝酒了。

  謝巖見他們都沒反應,反倒奇怪地問:“怎么了,你們都有事?”

  “沒有。”楊登連忙道。

  許爰和張猛也分別搖頭,示意無事。

  “那還等什么,一起去唄。”說著,招呼身后韓躍去套車。

  兩輛馬車,韓躍駕馭的一輛上有謝巖、許爰和楊登;王三狗駕馭的車上有張猛、老張頭,一行七個人穿過眾多工地,直接去馮寶的辦公地,那五間大瓦房。

  馮寶那一間屋里,墻上,桌上,地上,到處都是圖紙,連個落腳地都找不著。

  謝巖站在門口,眉頭微皺,側首問石子道:“你就這么照顧馮校尉?”

  “校尉不讓小的進去啊。”石子很委屈地說道。

  謝巖附身從地上撿起幾張圖紙,仔細看了看,發現似乎是彈簧、軸承一類的零部件,可光看這幾樣,也看不出來他想干什么。

  可能是謝巖他們說話的聲音大了些,馮寶抬首見到他們,放下筆,從屋里走出來,說道:“你們怎么會來的?”

  “有好事,找你來喝酒。”謝巖直接說。

  “好啊!走,先去隔壁坐坐。”馮寶一邊說,一邊帶眾人走到中間屋里。

  這是一間會客室,眾人落座之后,馮寶問道:“警官你說有好事,是何好事?”

  謝巖道:“鄉里的秋收結束了,糧食產量比去年高出一成,可見,只要組織得當,做工與務農之間并不沖突。”

  馮寶道:“確實是件好事,對朝廷,總算有個交待了。”

  “那你又在忙什么?我看你滿屋都是圖紙的。”謝巖問。

  馮寶道:“我想弄一些零件,圖紙畫好了,鐵匠看不懂,嘴上說,又說不清楚,就想把圖紙弄簡單一些,卻發現太難了。”

  “想過怎么解決?”謝巖問。

  馮寶道:“沒法解決,一個個字都不認識,怎么說都聽不懂,畫圖也看不懂,你有辦法?”

  “我沒辦法。”不等馮寶開口,謝巖接著又道:“如果你不著急啊話,我有個變通的法子。”

  “什么法子?”馮寶急忙問。

  “開設培訓班。”

  “具體呢?”馮寶問。

  “讓每戶鐵匠鋪出一個人,最好是十歲到十五歲的,教他們識字、看圖紙,最后到畫圖紙,他們會了,回家自然可以教會家里人,這是解決問題最快的途徑。”謝巖道出自己設想。

  “你早有預謀的吧?”馮寶看著謝巖問。

  謝巖不承認也不否認,而是說:“我的想法是,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在中間發現并找到善于學習和提出問題的人,再將這些人組織起來,進行通才教育,我相信,總會出現特別人才。”

  馮寶似乎并不認可,想上一會兒,說:“沒有經過從小系統學習的人,你覺得能夠出現人才?”

  “很難!”謝巖毫不隱瞞地說道:“只有天才才能脫穎而出,可是,從小培養需要時間,至少十年,但鄉里現在需要解決實際問題,只能如此。”

  馮寶道:“不是好辦法,短期可以,長期不能依靠這個法子,必須要依靠教育。”

  “你的意思是,辦學?”謝巖盯著馮寶,很認真地問道。

  “教化鄉民,開啟民智,難道不是你的責任嗎?”馮寶反問道。

  謝巖被問的一愣,旋即苦笑道:“你說的很對,看來是得考慮辦學的事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滨县| 姚安县| 永平县| 阿拉善右旗| 大英县| 海伦市| 千阳县| 武城县| 平顺县| 蓬安县| 威宁| 濮阳县| 苏尼特左旗| 尼木县| 丰县| 冕宁县| 固原市| 翁牛特旗| 景德镇市| 鄄城县| 沅陵县| 玉门市| 镇宁| 彝良县| 邻水| 肇东市| 德惠市| 响水县| 西乌珠穆沁旗| 台州市| 奉新县| 墨玉县| 佛坪县| 锦屏县| 阳山县| 封丘县| 友谊县| 阳朔县| 武邑县| 奉节县|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