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要做什么?”
他突然問道,還不等我反應過來,就馬上接著說:
“有實習的計劃嗎?”
……沒有。
考完試一般都無所事事,我也懶得在寢室和舍友嚼舌,所以早早定好了后天的火車票。我一邊喝著勺子里的粥,一邊瞪大了眼睛看著他,久久沒有說話。
他問的是什么意思?
我該怎么回答?
他看了一眼我呆滯的模樣,把他的手機遞給了我。
是xx咨詢公司的實習信息,是我一直喜歡的公司,金融組,正好是我適合的部門。
“我試試?”
他對我不自信的回答似乎不太滿意,而我猶豫的卻是他問我的意思是他會和我一起實習嗎?
一個從不肯多說,一個從不肯多問,我們的交流竟然還沒有讓彼此厭煩,靠的大概全都是彼此的聯想力吧。
“我今晚投簡歷。”
為了抹去他失望的神色,我開朗地又答應了一次。
“去操場轉一會兒吧。”
白天的炎熱被晚間的涼風吹得煙消云散,些些涼意中送來薔薇花的香味,他比我快了半步,忽然好像就這樣輕輕地牽起他的手,那會是安穩美好的感覺吧。
我們就這樣在操場轉了一圈又一圈,看著身邊跑過的汗津津的同學們,說著一些有的沒的,就連他為了聽清楚稍微向我側身的角度都是我夢想中的樣子。
我再也不會遇到他這樣的人了。
所以我該做些什么?
果然咨詢公司就是加班然后加班,雖然九點回到寢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立馬把簡歷發過去,但是我根本沒有期待可以這么快給我回復。
不足十分鐘,一份郵件翩然而至:
Dear 陳敏,恭喜你通過了我司簡歷篩選,請于明日六月二十一號上午八點半于金融街xx咨詢公司面試,著正裝,收到請回復。
簡單有力,我仿佛已經預想到了入職之后每天那忙到頭掉的感覺。
學校離金融街四十公里,三班地鐵,早上六點起床,七點出發,高跟鞋……一想到這一連串的事情,我就頭疼,看了幾篇面試的經驗貼,定了六點的鬧鐘,十一點準時睡覺。
明天是場硬仗。
鬧鐘剛震動一下,我就像被按下了開關一樣彈起來,洗漱,化妝,穿上正裝,鞋子,這復雜的工序在不吵醒舍友的情況下,只有是速度越來越慢,越來越慢……
六點四十五,我終于收拾妥當,背起小包,輕手輕腳地出了寢室的門。
他西裝革履的樣子我第一次見,就算一個胖胖的男生穿起西裝來都會讓人眼前一亮,何況是他。裁剪合體的西裝妥帖地套在他身上,直角肩,優越的腿長,他站在那棵銀杏樹下,好看的就像一副構圖講究的肖像畫。
“走吧。”
我還沒有搞清楚狀況,他就自顧自地拉開我的包,把自己的手機放了進來。
“你也去嗎?”
“嗯,我們是一場面試?”
“你怎么知道我今天面試?”
“因為我知道你一定可以通過。”
他的回答簡短而又篤定,被人認可信任的感覺竟是這樣的讓人心情舒暢,我也不由得挺直了腰身。
確實,信息是他給我的,他肯定知道的比我多得多吧。
住在北六環的人就是有這樣的悲哀,早上七點就已經是熙熙攘攘,人山人海,等了兩班,被擠得不得不高揚著頭的我終于接近了車門,旁邊執勤的大爺估計是看我的窘境過于有趣,饒有興味地看著我微笑,問我:
“上嗎?”
“上!”我就像赴戰場的戰士,鄭重地回答。
“走!”
我還沒有了解是什么樣的情況,大爺強有力的手就扶住了我的后背,使勁兒一推,我兩腳騰空,像漂浮在人群之上,不過還好上去了。
下的人上的人一扎一扎,一會兒我竟然就被擠到了地鐵另一邊,我倚著另一邊的門,艱難地側身在人群中尋找林嘉齊的身影。
“我在這里,”
他的聲音在我的頭頂響起來,我向另一邊回頭差點撞在他的胳膊上,想著讓他一直看著這不太曼妙的背影還在蠻不好意思的,所以我費勁地挪了兩下,轉過頭來。
“人真多啊。”
真是一句“精辟”的廢話。
“你小心一點,”
他把另一只手也伸起來撐在門上,就像把我圈在懷里一樣。我瞬間呆滯,連表情都僵硬地像一個木頭人。
到了下一站門打開上了更多的人,想要保持距離著實困難,他的胳膊就在我的耳邊,僅僅一毫米的地方,我的臉開始慢慢變紅,我緩緩地吐氣,想要讓咚咚亂跳的心臟停下來。
冷靜,冷靜……
有“智者”說過:晃動的車里是最好睡覺的地方。
我每次坐車都由衷地佩服這么實用的理論,現在何況是非常有規律地晃動的地鐵。
上一秒還沉醉在呼吸的節奏里的我,下一秒就靠在門上睡著了。
還好這班地鐵要坐二十多站,不然我們肯定錯過了。
因為當我在關門刺耳的提醒音中驚醒的時候,我發現林嘉齊也睡著了,他的頭低下來,幾乎就要碰到我微微揚起的額頭,一邊的耳機不知道什么時候落在了肩膀上,而我的頭安逸地靠著他撐在門上的胳膊,他的臂彎處出現了一塊明顯的紅色印記。
估計是睡得不夠安穩,他長長的睫毛不時抖動,給我一種他隨時會醒來的感覺,我不敢再盯著他看,繼續閉上眼睛裝睡。
正是睡得意志消沉的時候,地鐵突然開動,林嘉齊的身子往后一傾,胳膊也隨之落下來,撞到了后面看游戲視頻正入神的男人,男人回頭瞪我一眼,我不好意思地沖他笑笑,伸手揪住了林嘉齊的手腕。
這種別人一看就是一起的感覺,真好。
快到站了,我不敢在睡,專心翻起了手機。我考試復習的時候幾乎不帶手機,考完就被林嘉齊和面試準備占據了所有的時間,朋友圈更是許久沒看。
我首先點開了他的朋友圈。
“回學校感覺真好。”
“這次的托福口語不是人答的。”
……
“出發去比賽。”
每一條的配圖都是一直看起來很委屈的小貓咪,還配有地點。
可是他的朋友圈全部可讀,可是除去上次看到的籃球隊合照,剩下所有的都發自最近三周,一句有的沒有的話,一天可能發兩三次朋友圈。
顧西喻跟我說過,她一個不愛發朋友圈的人,在和溫漸東曖昧的時候一天三條,就只是為了跟他一個人分享自己的近況,希望他能主動找自己聊天而已。這癥狀,一模一樣,不得不叫人浮想聯翩。
林嘉齊,他是為了什么呢?
會是因為我嗎?
“你平時不翻朋友圈嗎?”
林嘉齊不知道什么時候醒了,表情冷靜,猜不透他內心的想法,只是看著我的手機屏幕。
“沒有啊哈哈,我一般閑的時候會挨個翻別人朋友圈的,哈哈,前幾天太忙了哈哈。”
扯謊的時候我的話變多了,卻一點用都沒有,這毫無邏輯的辯解我自己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