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張遼和麾下五百騎兵已準備妥當,陳容看著這五百人,對張遼說道:“此次破營,文遠萬事小心,知不可為便退,自有許褚為你斷后。”
“末將知曉。”
張遼于是再帶領五百騎兵出城后,照陳容所言,從敵軍營側突襲。張遼率領所部一路砍殺。這時,敵將也披上盔甲,騎馬來戰張遼。但不料被張遼所部校尉阻擋,愣是沒有再前進一步。再加之所扎營盤不利,故軍隊炸營情況即為嚴重。
張遼見效果不錯,再下去怕是要被包圍,于是便下令撤退。撥轉馬頭,見有一人正與士兵纏斗,揮槍將其刺于馬下,接著便向營外沖去。
得虧張遼是在夜色下戰他,光線不是很好,這位被刺下馬的將領只是受了一點小傷,被人扶起來后氣道:“快快追擊,莫要讓他們走脫。”
副將于是便組織軍隊追擊張遼,可是當他看見許褚率兵在前面等待的時候,以為是張遼故意將他們引出來,為了一舉殲滅而設的伏兵,故嚇得命令士兵撤退。
待張遼同許褚回營以后,陳容笑道:“文遠此戰當揚名天下,一舉挫其銳氣,待明日我軍再在兩軍陣前破其大軍,則此戰可定。”
“將軍謬贊。”
“文遠之功待吾面見主公時表明,定位你討一個將軍之位。”
“多謝太守。”
翌日,當陳容擺開大軍與對方對陣之時,對面有一人出來叫道:“無恥之徒,昨日趁我不備從背后刺我,今日可敢當面較量一番?”
張遼此時說道:“沒想道昨夜一槍竟讓你躲了去,你本該慶幸,沒想到今日卻來尋死!”
“休要多言,快來戰過。”
張遼于是便向此人殺去,兩馬相交,他的頭盔便被張遼挑去,這下他更是生氣,舉槍來戰,張遼不慌不忙,抬手便是一槍,便見此槍已穿透此人腹部。
敵軍見長官被斬,軍隊大亂,陳容見此,便揮兵攻之,敵軍無心抵抗,只知逃命,遂一沖即破,毫無半點壓力便將此軍消滅。
陳容讓人打掃戰場,言道:“如今田楷援軍已破,我等也需修養,傳令下去,各部就地駐守,等候主公派援軍前來。”
-------------------
扶溝城,接到劉表回信的曹操大喜,說道:“劉表已派兵前往截取袁術糧道,按時日算,此時袁術也應該收到消息,其隨軍糧草不出七日便會耗光。諸位,袁紹不日便將退兵,爾等要等待時機,掩殺袁術。”
“諾。”
袁術軍內,紀靈向袁術說道:“荊州牧劉表派蔡瑁襲我糧道,如今我糧草只夠四日之用,還請主公定奪。”
“定是曹操向劉表求援,否則劉表老兒怎敢如此。”
袁胤此時道:“主公,劉表既已襲我糧道,則南陽必定不保,還請主公早做打算。”
“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臣以為,當盡早退兵,據守豫州,再取揚州,積聚實力,再報此仇不急。”
“如今之計,也只有如此了,傳令退兵吧,注意莫要讓曹操發現,”袁術擺擺手,說道,“你們下去吧。”
待眾人退下后,袁術輕聲道:“終是沒贏了孟德。”
翌日,當曹操派兵前往袁術前挑釁時,才發現只剩一座空營。曹操聽到消息后,說道:“是我大意了,沒想到袁術竟退的如此果決。”
郭嘉此時出聲道;“主公,既如此,我等還是回師吧。”
“恩,傳令下去,即刻回師,想必耀邦此時也該退陶謙兵了。”
幾日后,當曹操返回昌邑的時候,便聽荀彧向曹操說道:“主公,前日耀邦送來消息,言其已經破田楷軍,并據有北海國大部,還請主公即刻派人前往。”
曹操大喜,說道:“耀邦實為大才,今袁術雖敗,吾卻沒有得到一點好處,耀邦此舉也算是慰我心啊。”
“主公,耀邦剛剛攻下城池,尚無足夠兵力駐守,待田楷騰出手來,必危矣,還請主公快快派兵且派人前去治理。”
曹操想了一會,說道:“不知文若可知滿寵滿伯寧?”
“臣有所耳聞,此人在耀邦抵御陶謙軍時,只率耀邦親兵和民夫,便前往防衛公孫瓚,如此膽量,令人敬佩。”
“文若不知,我曾派人輔助耀邦修訂法律,聽人說,耀邦將此事全權交給滿寵,耀邦更是多次向我舉薦他,可見此人大才。你我皆知耀邦看人從來沒有出錯。”
“主公言之有理,主公莫非是想讓滿寵前往治理?”
“然也,你認為如何。”
“臣并無異議。”
“那便就這樣吧,再另夏侯惇率兵五千,前往駐守,如此便不懼田楷。”
“諾。”
“對了,讓耀邦也趕快回來一趟,我還有要事相商。”
萊蕪城,當陳容接到曹操的消息時,并不是十分意外,他曾經不止一次在曹操面前說過滿寵之才,心里也是十分希望能讓滿寵管理這些地方。但他卻不能直接向曹操提出,無他,不想讓曹操多想罷了。
陳容于是叫來滿寵,向他說明曹操的意思,滿寵自是不勝欣喜。陳容便告訴他自己先走一步,待夏侯惇到來之后,再將兵馬換防。
來到昌邑的陳容見到曹操,向曹操說明了此次戰況,當聽到趙云連破青州縣城和張遼五百騎破營后,大為贊嘆,直言年少有為。
陳容這時突然想起了糜芳之事,故向曹操說道:“南城一戰,俘陶謙軍糜芳,不知主公有何想法。”
曹操知道陳容提起此事便一定有好處,便問道:“耀邦之意是?”
“主公,陶謙無故攻打我方,俘其將,理應斬之,然糜家乃天下豪商之一,徐州更是富庶之地,此次若能以糜芳來換取一些糧草錢財,何樂而不為。”
“耀邦之意我已知曉,既然糜芳是你俘虜,此事便交予你處理,有了結果通知我便好。”
“主公寬心,陶謙在徐州的助力之一便是糜家,此次必讓他后悔出兵。”
“耀邦處理便好,”曹操笑道:“上次因陶謙之事你匆匆離去,值你在此,便將上次未說完之事說完,尤其是密探一事,若非此次密探提前得知,我等必損失慘重啊。”
“我也正想和主公說及此事。吾訓練他們,便是為了讓其在其他地區生活下去,平時不用做認何事,只需要收集一些有用的情報,而且要記住當地地形,為我軍日后做好準備工作。”
“耀邦此想法甚為高明,未雨綢繆啊。只是若其反叛,如何?”
“臣已將他們的家眷接到一起,主公放心。”
“有耀邦在側,無事可愁啊,”曹操笑道:“今日乃我家宴,我曾多次向子修等人提起過你,都是對你敬佩有加,平日你在泰山,無時間可用,今日你可得來,好讓他們見見。”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