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邦,你可算回來了。你不在,所有的事情都壓在我等身上,我等都快忙昏了。”陳容剛剛進屋,就聽見張范抱怨道。
“公莫急,耀邦這不是回來了嗎。怎不見主公?”
“主公前日帶著夏侯淵將軍前往東阿等地看望民情,故不在此。但估計今日便會回來。”
“主公看望民情是假,躲避政務才是真吧,啊,”陳容說完便大笑。
這時便聽屋外有人說道:“耀邦又在說我壞話,是否最近空閑,無所事事。”
三人趕快起身,準備施禮,曹操說道:“諸位不必如此,日后定下規矩,在汝等議事處,不用行禮,一切從簡。”
“吾等遵令。”
“今日我來,是為汝等介紹一人,程昱程仲德。”
“可是昔日率東阿民眾抵抗黃巾軍的程昱,”陳容問道。
“正是在下。”
“久仰久仰,在下陳容陳耀邦。”
“耀邦之名我亦有所耳聞。昔日公在潁川之時,與荀氏八龍等人論道,可謂名極一方。”
“仲德謬贊。”
之后程昱與張范張承二人也相互見過,互相奉承一番。
曹操笑道:“汝等常言公務繁忙,我也想助于幾位。前日我路及東阿,聽鄉民說程仲德之事,我便知其必為大才,遂前往征召。”
“主公謬贊,今后定當為主公盡心盡力。”
曹操大喜,言道:“今郡縣初定,汝等必事務繁忙,快快做事吧。”
剛說完,就有一軍士喊道:“主公,袁將軍有書信到。”
“呈上來。”
曹操閱完信,言道:“袁本初與韓文節欲立幽州牧劉虞為帝,望我共舉。汝等有何意見?”
曹操剛一說完,張范便出聲道:“主公萬萬不可應允。今幼主微弱,董卓等奸臣把持朝政,但尚未有亡國之險。然若立新帝,則天下必亂,此乃主公之愿乎。”
“公儀所言,我已知曉。此事斷不可違,但袁本初此人必不聽我言,如之奈何。”
“主公寬心,袁本初必不會如愿。”
“耀邦明言。”
“劉虞之性,主公豈不知?虞生性軟弱,遇此事必不會答應。虞不愿,袁本初豈能強立?”
“主公,某以為,劉虞既為漢室宗親,也忠于大漢,且非愚笨之人。其定會知道此事后果,為大漢也為自身計,也必不會答應。”程昱也補充道。
“既如此,某也能寬心。我這便回信,拒之于他。”
收到信的袁紹不悅,心道:既如此,便讓我得這從龍之功。于是多次與韓馥聯絡,并請劉虞即帝位。然劉虞終是不敢當。
-------
“耀邦,今郡縣初定,各地官吏缺乏。雖有張范張承二兄弟前往暫管。奉孝不擅內政,事務都壓在你與仲德身上。可行?”
“主公不提,我也正要說,今主公據有近三郡之地,然無可靠之士可托。故向主公舉薦幾人。一是戲志才,二是趙儼趙伯然,三是陳群陳長文。昔日潁川論道,三人之才令我大開眼界。吾云游之時,更有名士陳郡袁渙袁曜卿,任峻任伯達,主公可遣人前往征辟。”
“便依耀邦所言。”曹操便讓曹洪前往征辟。
“然主公,當務之急乃是恢復生產,此乃根本。今兗州歷經多次戰亂,百姓逃亡,一郡之地戶數大不如前。田地荒蕪,無主之地遍及全郡。此時應效仿邊境屯田與昔日官田代租之制,將此地收歸官有,將田租與無地之名,也可將兵士如此。如此一來,一可吸引流民,恢復生產,二可將兵士家屬屯于此地,減少兵士后顧之憂。如此一來,則農可復,兵將勇,一舉多得。“
“耀邦大才,便依你所說。”
“主公謬贊,此乃容設想之策,尚有不足。主公可先行試推,責幾官員負責,如此,待此制有成效后,在推廣各郡不遲。容將此制稱為試點,此制若行,大有益處。”
此時程昱道:“昱認為耀邦此制不錯。先行試點,便知所試之制效果如何,觀其效果行事,如此一來,若制有弊端,也不會影響過大。查漏補缺,此制大善。”
“你二人之意我已知曉,此制之妙我也了然。當為推行。”
--------
不出幾日,幾人便已紛紛到來。戲志才,趙儼陳群三人與陳容相見,自是欣喜。曹操設宴歡迎幾人,一時間,主臣盡歡,皆大歡喜。
翌日,剛剛進入議事堂的陳容便聽戲志才在外面喊道:“耀邦快快出來,看看誰來了!”
陳容心想,能讓戲志才如此興奮者,必為大才,于是便讓人去通知曹操。陳容出門,便見戲志才拉著一人向此處快走,陳容看到,也是甚為歡喜,急忙前往迎接。
三人停在院中,陳容問道:“我聞文若已舉家前往冀州,怎會今日來此?”
“袁本初優柔寡斷,不為明主。今聞昔日潁川論道之人皆來此處,故想爾等之主必為明主,且曹將軍之名我也有所耳聞,故來投拜。”
“文若此行定不會失望,”陳容回道。
這時已被路上告知是荀氏荀彧到來的曹操一路狂奔,見到院中幾位,笑道:“可是潁川荀氏荀彧?”
“正是在下,”荀彧拜道,“今特來投于將軍,望將軍收留。”
曹操笑道:“文若此言不妥。荀彧荀文若之名吾早有所聞,今公不辭辛苦,前來助我,我甚是歡喜。今后還望文若多多進言。”
“如此,文若拜見主公。”
---------
時光輾轉,便已到了初平三年。屯田制在試點后已經推行各郡,畝產量也達到之前三石之數,更有棗祗等農官專事此事,屯田制理應大興。
人才方面,有陳宮,呂虔等人來投。陳容也派人將黃忠一家接了過來。兵數方面也擴充到三萬多人。
這日,正在議事的曹操與陳容等人聽道有軍士喊道緊急軍情,青州黃巾軍破兗州數郡,兗州牧劉岱不聽鮑信將軍等人勸告,出城戰黃巾軍,于亂軍中戰死。
“主公,當整軍備戰,以防黃巾軍。”
這時,荀彧道:“理應如此,但此時是我主入主兗州最佳之時。”
“文若此事怎說?”
“今兗州無主,觀此地有能力主兗州之人唯主公一人,且主公與鮑信等人關系尚好,今可遣一人前往游說,兗州牧當屬主公。”
“爾等看之如何。”
“主公,”陳容出列道,“文若所言大善,至于人選,容薦陳公臺。公臺乃東郡名士,且與鮑信等人互有來往,想必此事易耳。”
“公臺可愿前去?”
“公臺定為主公說服鮑信等人。”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