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我們進去看看玉忠在干什么,順便和我說說這半年來的收獲。”雖然剛才已經到四處看了看,但畢竟不太全面。
“他啊!呵呵!比我還慘,每天處理不玩的亂七八糟的事情,連習武的時間都沒了。”玉勇想到還有一個比自己還要慘的兄弟,不由幸災樂禍的說道。
張志和跨入后院便有一些認識他的下人丫鬟紛紛上前行禮,玉忠在房間里聽到外面的聲音,連忙出來。
“少爺,您終于來了,您有沒有帶人過來幫幫忙,這里實在太缺人手了,您看我現在武功都落下了。”
玉忠一出來見了張志和就開始抱怨,從他雙眼那黑眼圈就可以看出,這些日子確實不容易。
張志和微笑著搖搖頭道:“沒有,這次只有我一個人過來,等下次吧,下次我把玉秀帶過來幫你,玉雙就算了,來了只會給你添麻煩。”
這三年,前前后后送過來十幾個學文的孤兒,這些大多是第一第二批收養的那些,習武的除了十小中的八個,還陸續送來五個新進的二流好手,但這里將近萬人需要管理,這么點人也是杯水車薪。
十幾歲的年紀就身居高位,不出事已經不錯了,想要把南灣發展成什么樣張志和并不強求。不過張志和還是從商隊里把吳志超抽出來派去押船,張勝留在島上做護衛頭領。
一年前張勝他們四人也紛紛步入一流之境,目前張家已經有了六個一流高手,雖然差不多都是最低級的通九脈,但也不是一般的二流巔峰可以比擬的。
五人現在都能夠獨當一面了,張二娃坐鎮陜西這個貨物集散中心,大熊依然跟著商隊走南闖北,成為商隊的護衛頭領,剩下的陳慶宗留在福清縣打理貨物走私。
張家能把這么大的貨物走私進出大明還多虧了大哥這個福清知縣打掩護,自從大哥完全把控了福清縣的大權之后,張家的貨船就很少停靠泉州,雖然福清沒有優良的港口,只能在海上用小船中專。
其實大家都差不多,月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停靠的,再者張家的貨量如此之大,幾十條海船進港根本得不到朝廷的允許,張家能夠光明正大的停靠月港的船其實只有兩條經過了朝廷的審批,其他的都屬于走私船。
看玉忠失望的樣子,張志和說到:“也就這幾年的時間,張家的步伐有點快樂,攤子鋪的太大,等再過兩年,下面培養的一批人可以出師了,到時候很多事情都可以交給他們,你不就輕松了嗎?”
搖搖頭,玉忠嘆了口氣道:“就怕到時候攤子更大了,人還是不夠啊。”
“不會的,南口鎮那邊培養了兩百多人,南灣這里直接成立了學堂,里面入學的少說也有個四五百人了吧,兩年后怎么也有個一百多人出師了。”
“呵呵!三年前你也是這么說的,結果現在差點沒把我給累死。”
三年前島上只有一千多人,張志和的打算就先這樣慢慢打理一下就好,只把南灣港先作為一個船隊的中轉站,等過個幾年再慢慢開發小琉球,只是這些孩子們太過看了張志和的規劃后,太過積極的,一下子各種東西一一上馬,所以就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這事能怪我嗎?明知道有些東西還不是時候,你們這些小家伙們就急匆匆地去干了,你們自己作死。”
玉忠玉勇二人笑了笑,無話可說,少爺確實說過有些事情不急,但他們就是情不自禁的想要把小琉球盡快建設成少爺描繪的模樣。
“只是少爺,你說我們能夠把這里發展成那個樣子嗎?現在只是干了這么一點點就這么艱難了,真不敢想象那個時候需要多大的代價。”
經過三年的磨練,可離最終的目標還差了十萬八千里,他們心里也開始有點信心不足了。
“放心吧,這個你不用擔心,現在進度那么慢只是我們的人還太少了,到時候人口多起來,做什么事都會快很多。”現在大明那邊雖然賦稅越來越重,但老天還算風調雨順,百姓還活的下去。
現在已經是萬歷四十六年了,等再過個幾年天災人禍不斷的時候,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故土再難離,為了有口飯吃,去哪里已經無所謂了,張家到時候想要遷移點人來這里還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有了人口,再加上朝廷內有災民造反,外面還有女真、蒙古人叩關,在沒有心思來關注海外的勢力,這時候才是張家大力開發小琉球的好時機,現在最主要的還是努力培養各方面的人才,到時候才能厚積薄發。
張志和已經把這個地方當成了張家的私人領地,不管是誰敢往這里伸爪子他都會毫不留情地把它砍斷。
“所以你們目前最重要的不是馬上去建設,而是先把精力放在培養人才和積蓄資源,人口方面你們放心,到時候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
未來將要發生的事他當然不會和他們說,只要他們按照張志和交代的事情做好就行。
“我來之前已經讓商隊和各地的落腳點加大孤兒收養,到時候都會安排送到這里,除了一些練武資質上乘的留在竹苑培養之外,其他的就需要靠你們了,還有一個就是學堂里不能都只教受文化算術的教育,一些工匠技藝也需要安排人去學習,到時候建設小琉球還需要大量的這種人才。”
玉忠一聽到這些又一陣頭大,增加這么多學生那需要多少先生和工匠師傅,這些人本來就是這里稀缺的人,張家派過來的那些學生現在都已經成為了學堂的先生,平均每個人要教授三四十個學生,再繼續弄些過來,那還怎么教啊。
“這樣的話少爺你是不是在派些先生過來?”
“這個沒問題,到時候把家里那十幾個年紀較大的先過來教教剛入學的認字和簡單算術還是沒問題的,學堂那邊也需要變通一下,那些去學工匠的學生,把他們的文化科減少一些,讓那些手藝高超的老師傅給他們上上課,有時候把他們弄到作坊里邊看邊學,這樣不就空出不少人手了嗎?”
“還有一個就是,把那些暫時還用不到的建設先停了,之后幾年不會再有大量人口過來,不過防衛力量一定要繼續增加,竹苑那邊只要到了二流之境我就會讓他過來,但是一些低級的武者需要你們這里培養。”
站在旁邊看著少爺又給他這位兄弟增加工作量,幸災樂禍的玉勇聽到還要繼續訓練護衛,立馬不淡定了,這好不容易熬過了兩年,馬上就要解脫了,突然來了個晴天霹靂。
張志和說道:“你哀什么嚎,既然不喜歡干這個你不會和玉山他們換嗎?”
“對啊!我真是豬啊,怎么就這么死腦筋聽玉忠的。”
其他六小都跟著吳志超出海跑南洋,他一直羨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