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九年,除了北方的北漢和燕云十六州,趙匡胤基本完成了天下的統一,南方僅剩下吳越這些早就向宋朝臣服的小政權。
這些小政權異常聽話,又還乖巧,再加上也沒有什么危險性,趙匡胤也就懶得用武力去收拾它們,而是等著讓它們自己來獻土,他有這個信心。
按照最初先南后北的規劃,他是時候把重心轉向北方了。
北漢,這個他啃了兩次都沒啃下來的硬骨頭。
開寶九年九月,休整了半年多...

蕓閣
好了,終于把宋太祖的事情寫完了。 這個人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人,接下來我會在后面連續幾章的作家的話中,按我個人的理解,向各位大爺全面解析一下這個人(放心,我的水平還是有點保障的,至少要比很多網絡小編都強) 首先來說一下我對他的整體看法,兩個字:全能。 我最開始去了解宋史的時候,其實還是因為宋朝被黑得太慘了,因為網絡上很多人都在黑它,所以才引起了我去看它的興趣。 至于后來,是因為隨著對宋太祖的了解越多,就越震驚于這個人的能力,也就對他越感興趣。 宋太祖,底層軍人出身,按照五代十國的時代背景來看,他應該是一個濫殺,暴躁的人才對,然而很可惜,他不是。 在中國歷史上的四百多位皇帝中,宋太祖的仁厚絕對是最前面的那幾個,他注重情義,對于自己的兄弟,不是兔死狗烹,而是選擇讓他們做富家翁。 對于敵國的君主,他也一律寬容,好吃好喝供著,但這里他有一個原則,宋太祖可以容忍失敗者,你輸了,我不會殺你,因為你已經輸了,所以沒有這個必要。 但他不會容忍失敗而不失勢的人,歷史上后蜀叛亂的時候,是打著迎回孟昶的旗號叛亂的,這一點,宋太祖無法容忍,所以孟昶最后不明不白地死了。 但是除了孟昶,宋太祖沒有殺過任何一個帝國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