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
吳權的臉色頓時就凝重了起來:“這,未免太倉促了。”
甄靈嘬了一口煙:“你只有不到三天的時間,這幾已經是極限了,而且,周饒遺民那邊,連三個小時都等不了了,完不成任務,后果自負。”
“自由這么難嗎。”
“嘴上便宜少占,你是善根,你也不想看著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吧,你自己搞出來的爛攤子。”
“那,您老人家是赦免我的罪過了。”
甄靈的嘴角揚了起來,露出了一絲淡然的微笑:“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并不是赦免,而是懲罰。”
“為什么這么說。”
甄靈擺了擺手:“走吧,等你看過了這花花世界,你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
其實人都是向上的,都喜歡更好的環境,都向往著美好的生活。
當你嘗試過了生猛海鮮,山珍野味,玉盤珍羞,讓你再去吃地瓜土豆,你肯定不喜歡。
有一檔節目叫做《變形記》大家都知道,湖南衛視收視率超高的一檔節目。
但是這檔節目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人之初,性本善,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但是窮人家的孩子,未必都有志氣。
變形記的成功,讓很多的衣食無憂的孩子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和不易。
讓很多缺衣少食的孩子,懂得了夢想和上進。
但是同樣的,他也讓很多孩子染上了公主病!!!
見識過萬紫千紅,穿過了花枝招展,吃過了玉盤珍羞,便再也呆不住茅屋一間,吃不下山根野菜,甚至,怨天尤人,嫌棄父母。
這就是人,受到的環境的鼓勵,也可能受到環境的摧殘。
千年光陰,對神來說,打眼而過,或者說,睡上一覺,然后,眼一閉一睜,就那么過去了。
人世間發生了什么,對于封印在牢籠之中的他們來說,全然無所知。
“好,我會做好我該做的事情,那現在出發嗎?”
“你可以直接下去,我還要等等。”
“啊?”
甄靈將煙頭丟在了地上,頓時一個巨大的藍色漩渦出現了,他拍了拍吳權的肩膀:“善根惡根都是你,我不想你落得個慘淡收場,這件事兒,務必,完美解決。”
吳剛本名是吳權,上古時期,他是個修士,而關于他的故事有很多,不過有一點很重要,在神話時代,吳剛絕非惡人。
關于這件事兒,有幾個典型的傳說故事。
傳說之一,也是人間流傳的,最為貼近真相的版本,也是最受爭議的版本。
傳說吳剛的妻子與炎帝之孫伯陵私通,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而惹怒太陽神炎帝,被發配到月亮砍伐不死之樹。
但月桂樹隨砍即合,吳剛每砍一斧,斧子砍下的枝葉就會長回樹上,經過了這么久,吳剛仍然沒能砍倒月桂樹。
吳剛的妻子心存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分別變成蟾蜍、兔和蛇飛上月亮陪伴吳剛。
為了幫助父親早日砍倒桂樹,玉兔便不停地把砍下的枝葉搗碎。
這也是現在很多游戲之中,都有一個【搗藥兔】這種萌物存在的典故。
《山海經·海內經》云: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鐘,為樂風。
山海經所說為吳權,而后人誤將吳剛冠為“吳權”。
而人間流傳的《山海經》,幾經易手,最后失落,權當是人類整理出來的上古時代的花邊兒故事。
傳說之二。
吳剛又叫吳權,是西河人。
炎帝之孫伯陵,趁吳剛離家三年學仙道,和吳剛的妻子私通,還生下了三個孩子,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陽神炎帝,把吳剛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
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
而吳剛的妻子對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飛上月亮,陪伴吳剛,一個變成「蟾蜍」,一個變成「兔」,一個變成了蛇,見《山海經》。
傳說之三。
南天門的吳剛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經常掛著與嫦娥相會,而疏于職守。
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氣之下,就罰吳剛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樹,如果吳剛不砍光這棵月桂樹,便不能重返南天門,亦不能與嫦娥相會。
當然,在這里花邊兒故事就有各種流言了。
吳剛原本就是個神職人員,看大門的,區區一個守門的神將而已。
巧不巧的,玉帝垂涎嫦娥美色久已,手下竟然跟他搶相好的,那么剩下的,不說大家都懂。
吳剛砍啊,砍啊,從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將樹砍光,玉帝卻派烏鴉來到月桂樹旁,“唰“的一聲,把吳剛掛在樹上的上衣叼去了。
吳剛馬上放下斧頭,去追烏鴉。
衣服追回后,吳剛回到樹旁一看,只見被砍下的所有枝葉又重新地生到樹上去了。
于是,從此之后,每當吳剛快要砍光桂樹的枝葉的時候,烏鴉就站在樹上“哇哇”大叫,吳剛只要停下斧頭,望它一眼,大樹便會重新長出枝葉。
這樣,年復一年,吳剛總是砍不光這棵月桂樹。
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樹葉從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誰家最勤勞,金葉子就飄到誰家,那家就有無窮無盡的財富。
這第三個故事,就有點兒智障的感覺了,堂堂守門員,分不清障眼法,未免可笑,全當是個笑話好了。
傳說之四,而這個故事也是所有傳說里面,最為溫馨和向善的。
吳剛伐桂釀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
吳剛每天伐樹不止,千萬年過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樹依然如舊,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
吳剛知道人間還沒有桂樹,他就準備把桂樹的種子傳到人間。
古時候在杭州的兩項山下,住著一個賣山葡萄的寡婦,她為人豪爽善良,釀出的酒,味醇甘美,人們尊敬她,稱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冰封雪凍,清晨,仙酒娘子剛開大門,忽見門外躺著一個骨瘦如柴、衣不遮體的中年男子,看樣子是個乞丐。
仙酒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還有點氣息,就慈心大發,也不管別人怎么議論她,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熱湯,又喂了半杯酒。
那漢子慢慢蘇醒過來,激動地說:“謝謝娘子救命之恩。我是癱瘓人,出去不是凍死,也得餓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幾天吧。”
仙酒娘子為難了,因為常言道,寡婦門前是非多,像這樣的漢子住在家里,別人會說閑話的。
可是再想想,總不能看著他活活凍死、餓死啊!終于點頭答應,留他暫住。
果不出所料,關于仙酒娘子的閑話很快傳開,大家對她疏遠了,到酒店來買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
但仙酒娘子忍著痛苦,盡心盡力照顧那漢子。
后來,人家都不來買酒,她實在無法維持,那漢子也就不辭而別,不知所往。
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處去找,在山坡遇到一位白發老人,挑著一擔干柴,吃力地走著。仙酒娘子正想去幫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滿地。
老人閉著雙目,嘴唇顫動,微弱地喊著:水,水……荒山坡目哪來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頓時,鮮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邊,老人忽然不見了。
一陣清風,天上飛來一個黃布袋,袋中貯滿許許多多小黃紙包,另有一張黃紙條,上面寫著:
月宮賜桂子,獎賞善人家。福高桂樹碧,壽高滿樹花。采花釀桂酒,先送爹和媽。吳剛助善者,降災奸詐滑。
仙酒娘子這才明白,原來這癱漢和擔柴老人,都是吳剛變的。
這事一傳開,遠近都來買仙酒娘子的桂花酒。
善良的人把桂子種下,很快長出桂樹,開出桂花,滿院香甜,無限風光。
對于那些心術不正的人,種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發芽,使他們感到難堪,從此洗心向善。
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動了月宮里管理桂樹的吳剛大仙,才把桂子灑向人間,從此人間才有了桂花與桂花酒。
當年,吳剛的妻子緣婦由于內心負疚,便叫三個兒子,一個叫鼓、一個叫延、一個叫殳斨,飛往月亮,陪伴他們名義上的爸爸,度過那漫長無盡的清冷歲月。
吳剛的三個兒子叫鼓的變成了蟾蜍,叫延的變成了小兔,叫殳斨的變了叫“不詳”天癸。
從此殳斨開始制作箭靶,鼓、延開始制造鐘、磬,制定作樂曲的章法。所以寂寞的廣寒宮時常仙樂飄飄。
關于吳剛也有很多歷史傳說。
后世,唐明皇漫游月宮的時候把這些游樂曲記錄下來,回到人間,創作了《霓裳曲》。
傳說唐明皇漫游月宮的時候,吳剛還接見了他呢!只不過當時他面容疲倦,而且他的斧頭已經生滿了黑銹,破舊的衣袖也因為沒有人縫補而破爛不堪罷了。
傳說之五。
傳說好久好久以前,咸寧這個地方發了一場瘟疫,人都差不多死去了三分之一.人們用各種偏方都不見效果.掛榜山下,有一個勇敢、忠厚、孝順的小伙子,叫吳剛,他母親也病得臥床不起了,小伙子每天上山采藥救母。
一天,觀音東游歸來,正趕回西天過中秋佳節,這天路過,見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藥,深受感動。
晚上托夢給他,說月宮中有一種叫木樨的樹,也叫桂花,開著一種金黃色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這種瘟疫;桂榜山上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月宮摘掛。
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還有三天就八月十五中秋節了。
可要上到掛榜山頂要過七道深澗,上七處絕壁懸巖。
最少需要七天七夜,可時間不等人,過了八月十五,錯過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又要等一年。
這個吳剛花了千辛萬苦,終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桂榜山頂,趕上了通向月宮的天梯。
八月正是桂花飄香的時節,天香云外飄。
吳剛順著香氣來到桂花樹下,看著金燦燦的桂花,見著這天外之物,好開心呀,他就拼命的摘呀摘,總想多摘一點回去救母親,救鄉親。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他搖動著桂花樹,讓桂花紛紛飄落,掉到了掛榜山下的河中。
頓時,河面清香撲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黃色.人們喝著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于是人們都說,這哪是河水呀,這分明就是一河的比金子還貴的救命水,于是人們就給這條河取名為金水。
后來,又在金字旁邊加上三點水,取名”淦(gàn)河”。
這天晚上正是天宮的神仙們八月十五大集會,會上還要賞月吃月餅。
這時桂花的香氣沖到天上,驚動了神仙們,于是派差調查。
差官到月宮一看,見月宮神樹、定宮之寶桂花樹上的桂花全部沒有了,都落到了人間的“淦河”里,就報告給了玉帝。
玉帝一聽大怒。
你要知道,玉帝是最喜歡吃月桂花做的月餅了的,一樹的桂花都沒了,他就吃不成月餅了,于是就派天兵天將將吳剛抓來。
吳剛抓來后,把當晚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對玉帝說了。
玉帝聽完也不好再說什么,打心眼里敬佩這個年輕人。
可吳剛畢竟是犯了天規,如果不懲罰他就不能樹立玉帝的威信。
玉帝問吳剛有什么要求,吳剛說他想把桂花樹帶到人間去救苦救難。
于是玉帝想了一個主意,既可懲罰吳剛,又可答應吳剛的要求,他說,只要你把桂花砍倒,你就拿去吧。
于是吳剛找來大斧大砍起來,想快速砍倒大樹,誰知,玉帝施了法術,砍一刀長一刀,這樣吳剛長年累月的砍,砍了幾千年。
吳剛見砍樹不倒,思鄉思母心切,于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丟下一支桂花到桂榜山上,以寄托思鄉之情。
年復一年,于是桂榜山上都長滿了桂花,鄉親們就用這桂花泡茶喝,咸寧再也沒有了災難。
再說吳剛同村有個叫嫦娥的姑娘,和吳剛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投意合。
自從吳剛上月宮之后,她都一直照顧著吳剛的老母。
直到老人辭世。吳剛、嫦娥相隔天上人間,相思之情與日俱增,吳剛砍不到桂花樹不能回來,嫦娥也隔著天地,不能前去與吳郎相會。
終于有一天,王母娘娘帶著她的七個女兒到掛榜山下的鳴水泉洗澡,嫦娥看到了,偷偷的拿了七仙女的回天仙丹,拿回家去吃了,帶上她的玉兔,上天和吳剛相會去了。
這七仙女沒了仙丹回不了天庭了,只有等她的姐姐們三天后再來洗澡時給她帶來,才能上天。你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間一年,在這三年里,七仙女遇上了董永,于是就有了那個眾所周知的動人故事。
當然,這些故事,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不完全都是杜撰的。
神話的花邊兒故事,也不是空穴來風的,只是,吳剛的故事,被后來的人類遺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