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馬隆在家里設宴款待李松,石超等3位也陪同前往。
到了客廳一看,已經擺了好幾桌,黑壓壓的坐了不少人。
李松說:“定遠侯客氣了。隨便吃個便飯就可以了,何必請這么多人?”
馬隆介紹說:“這里很多都是我以前的老部下,聽說我在青海郡為官,紛紛前來投奔。他們很感念你的恩德,知道你來了,都想來給你敬酒。”
李松看了看在座的各位,依稀認出幾個人,以前攻破涼州、討伐慕容廆時,他們確實在馬隆帳下效力,但是其他多數人,就沒什么印象了
李松不明白,為何這么多人要給自己敬酒。
看到李松疑惑的神情,馬隆悄悄說:“托你的福,自從找到這茶卡鹽湖,我和這些老部下合作,私下開發了幾個小鹽湖,大家掙了點養老錢,所以他們都很感謝你啊。”
原來是這么回事啊,李松這才明白過來:“呵呵,兵部幾次要調你回洛陽,都被你推脫了,原來是為了在這里逍遙啊。”
馬隆有些尷尬地說:“我和這些部下都已征戰多年,很想過幾天好日子,對于升職已經沒太大興趣。我這么做,你不會有什么意見吧?”
李松心想:水至清則無魚。呆在這遍地黃金的地方,要求所有人像圣人一樣,那未免要求太高了,只要別做得過分就行。
李松笑笑說:“我沒有意見啊。這茶卡鹽湖本來就是你和我一起開發的,你的功勞在那里擺著嘛。”
聽李松這么說,馬隆才放下心來。
李松說:“不過你不要過于松懈啊。北方歷來多事,將來若有戰端,你和你的部下可不能坐視不管。”
馬隆聽了一驚:“北方要打仗了?”
李松說:“目前還不會打仗,我是說如果將來打仗的話,你可得為國效力啊。”
馬隆說:“那當然,你放心。”
李松說這話,是因為他想到,萬一將來無法阻止八王之亂,那按照歷史的慣性,會不會接下來就是五胡亂華呢?這時就需要依賴馬隆這樣的能征慣戰之將了。如果馬隆只顧著享福可不行,得提醒一下,就算是未雨綢繆吧。
這時,各位來客紛紛給李松敬酒,李松只得一一回應。他酒量不大,只能稍微抿一口意思一下。
石超趁著這個功夫,也給馬隆敬酒:“太守大人,這青海郡在您多年治理之下,真是一派繁榮景象,我剛進城時,還以為到了洛陽呢。”
李松暗自感嘆:這個石超,恭維人的能力真是厲害。不過這話也不算是吹捧吧,自己也有這種感覺呢。
這時,馬隆的部下金坤說:“青海郡的興盛固然有太守大人的功勞,但也拜安寧侯所賜啊。”
李松一愣:“怎么還跟我有關?”
果然,石超有些不明白:“安寧侯這兩年一直在洛陽,怎么會跟這青海郡扯上關系呢?”
金坤說:“咱們這里主要有兩大收入來源,一個就是鹽,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另一個就是羊毛制品,其實也是安寧侯啟動的項目。朝廷不允許將羊毛直接運往中原,所以很多商販到牧區來設立作坊,制作毛線和羊毛制品。可是,大部分人都愿意來青海郡,因為這里是大晉的郡縣,有朝廷兵馬,安全和利益都更有保障。”
李松心想:這個分析確實有道理。
金坤繼續說道:“青海郡有這兩大收入來源,自是發財機會眾多,所以吸引了中原的很多人來此安家落戶。先是鹽商和商販來此,其后是為他們服務的工匠、民夫,而這些人要吃、穿,于是又有人運來糧食和布匹。所以,人就越來越多,青海郡也越來越繁華。追根溯源,難道不是起自安寧侯?”
他這番話十分在理,大家都頻頻點頭。
李松注意觀察了下馬隆。作為部下的金坤當面夸獎別人,馬隆卻沒有任何不滿的表情,可見也是贊同這個分析的。
金坤又說:“可惜此地通往西平郡的道路不太好走,要不然還會有更大的發展呢。”
石超說:“這個可以不用擔心了。安寧侯此次前來,已經布置好了所有人手,正在全力以赴修路呢。”
在座的人都大喜過望,他們這兩天也隱約聽往來的商販們說,沿途似乎在修路,如今得到了證實。
石超說:“這次修的是水泥馬路,不同于以往的官道,馬車走在上面可以說非常平穩,修好了以后,早上出發,也許晚上就可以到西平郡呢。”
一天就可以到西平郡?現在由于道路難行,馬車車隊通常要好幾天才能到西平郡。如果只要一天,效率無疑提高太多。
大家都有些不相信,于是看向李松。
李松說:“這位石超兄弟說的沒錯,等將來馬路修好了,大家親眼看看就知道了。”
馬隆說:“要真是如此,咱們青海郡就得再次感謝安寧侯了。”
大家紛紛點頭。
看到大家正高興,李松想談談青海湖。這個問題他不能放棄,一定要說服馬隆。但是如果跟古人談什么“生態保護”,無異于對牛彈琴,所以必須換一種說法。
李松說:“其實大家現在得到的,都是老天賜給你們的,你們一定要珍惜。要是惹得老天發怒了,也是可以收回去的。”
大家頓時感到有些驚悚,都怔怔地看著李松,靜待下文。
李松說:“不要以為只有鹽湖、羊毛是上天所賜,青海湖的鳥島、湟魚也是老天爺的安排啊。但是我昨天路過鳥島,看見有很多人在大量掏鳥蛋,這是要把鳥島的鳥往絕路上逼啊。還有打漁的人也太多,這樣下去,過不了幾年,湟魚也會消失。如果不管一管,只怕將來會觸怒老天,降下災禍啊。”
大家聽了,都有些沉默。這時,有個不信邪的聲音響起:“不知會降下什么災禍?”
馬隆循聲望去,悄悄告訴李松:“這是跟我最久的一個部下,膽子很大,什么話都敢說,你多擔待。”
李松知道,古人很聰明,不是那么容易被說服的,肯定會有人提出質疑。只是原本以為質疑的會是馬隆,沒想到是馬隆的部下。不過這倒沒關系,在客棧休息的時候,他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