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定帶著大壯剛剛蹬上馬車,走了一段路,鐵定突然想起個事情,急忙叫車夫把車停下。
他讓大壯下車返回肄業館,讓他傳幾句話給劉大人,務必做好準備。
大壯應了一聲,下了車往回跑去。
鐵定則繼續往報館所在地趕去。
漢口路有名的那個申報館是1918年建立,所以他現在去的不是漢口路那里,路途稍遠一些。
此時《申報》剛剛成立四個月,發行量還在3000多份而已。
這些資料,鐵定在百科全書上剛剛又都查看了一下。
鐵定擔心的是此時報館老板還是老外,不知道利益面前,是否還能顧及到事件對國家命運前途的影響。
用了半個小時到了目的地。
此時電燈還沒進入上海,報館里都是燈籠燭火。
逼仄狹小的空間讓鐵定很是驚訝,沒想到這個日后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有名氣的記錄者是在這么小的空間里起步的。
唐編輯看來人正是清早印刷廠中所見的陌生人,馬上迎了上來。
“你怎么跑這來了?”
“孩子已經找到了,我來通知你們徹底撤稿吧。”
“我因為私自換了稿件,這一天都在被總編責罵。此時正重新潤色稿件,打算明日曝光這個消息呢。你說孩子被找到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然是真的,我剛剛把他們送回肄業館,不信你們可以去看下啊。”
鐵定為了裝出卸下重擔的輕松狀態,自己坐下,然后給自己倒了杯茶。
唐編輯回頭大叫:“留洋的孩子找到了,找到了。”
“太好了,太好了。”
里面的職員聽到后都挺高興,然后圍了過來,問起鐵定具體是什么情況。
“我可以跟你們說到底是怎么情況,但是孩子失蹤被找到也不能報道出去。”
“為什么啊?”
“大家都知道西洋科技正是我中華短處,所以出洋留學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最好辦法。”
“對啊,是這樣。”
“但是很多人都擔心,不愿意送幼童出洋,也有各種傳言。所以大家還是少生事端,以免民眾更加不愿送孩童出洋。”
圍過來的幾個人沉默了,他們在想鐵定說的這個道理。
如果當時民眾百姓愿意送自家孩子出洋,也就可以優選更多學子,甚至可以帶動自費出洋的學潮。
“不行,這么好的新聞,一定要報道。”
進來了一個老外,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
這應該是《申報》的老板,叫美查。
唐編輯走了過去,想要說什么還沒說就聽到美查繼續說道:“我聽說還有孩子沒找到,你們不要被他騙了,我問過《上海新報》沒有他這個人。”
大家一起都看向鐵定。
“美查先生,實不相瞞,我是肄業館的人,之前騙了唐編輯是迫不得已。現在你能告訴我,你是從誰那里聽說孩子還沒找回的消息?”
“租界里很多人都知道的。”
“美查先生,我剛剛從肄業館過來,丟失的四個孩子在租界的潮州會館找到,租界里這時候應該也都聽說吧?”
“不,不止四個,聽說還有三個。”
鐵定想這家伙居然知道還有三個的消息,很可能和誘拐孩子的事情有關啊,要么就是肄業館里有內鬼。
“美查先生,沒有求證過的消息,是不能隨便報道的,那會影響到報紙的聲譽。”
“是這樣,所以我想去肄業館親自求證,看是你說的對,還是我說的對?”
“美查先生,如果三十個孩子一個不少,能否明天不在報道此事?”
“好的,正好我要去碼頭辦點事情,我們可以現在就去肄業館。”美查說完出去了,上了自己的馬車。
鐵定雇了馬車跟在后邊,唐編輯不放心也和其他幾個編輯雇里面馬車跟著去了肄業館。
三輛馬車停在肄業館門口,有守衛去通報劉大人。
劉大人穿著內服就出來,和美查先生客套了幾句。
美查說和鐵定打賭之事,劉大人笑著帶他們馬上就去宿舍查驗。
然后帶著他們來到了孩子們所住的宿舍。
大家此時剛剛躺下,他們見劉大人過來了,紛紛要起身施禮,被劉大人抬手制止了。
左右兩個大通鋪,一邊是十五個小腦袋瓜。
鐵定此時慶幸自己預料到會有這樣可能,所以讓大壯回來傳話給劉大人,就是讓他找三個孩子先行頂替一下,避免報館的人會來查驗。
沒想到美查來查,現在三十個孩子都在這里。
劉大人也是做了充足準備,還當著美查和編輯的面親自點了一下孩子的名。
每個孩子聽到自己名字都大聲響亮的回答。
美查皺著眉頭出來了。
“孩子是都回來了,但是我依然有權利發布關于孩子曾經丟失的新聞報道。”
“你不能這樣啊,你剛才答應我的。”鐵定氣的大聲說。
“我答應你明天可以不出,但是后天我可以出啊。”
這老外怎么能這樣不講信用呢,鐵定真想點擊戒指把他打暈。
唐編輯此時突然面色嚴肅的走到美查面前。
“美查先生,幼童留美對我大清十分重要,未來國家希望寄希望于此。若報紙報道孩童失蹤,即使被找回,也會讓民眾不敢送幼童出洋,我懇請您不要報道這個事件。”
其他編輯也都紛紛表示請求。
“可是這件事情有著很大的新聞價值,為了報紙前途,你們也要想一下啊。”
美查說話的口氣絲毫不想接受他們的懇請。
“美查先生,如果你無視我的請求,我立即辭去我得職務。”
“我也辭去。”
“還有我。”
過來的所有編輯訪員都跟隨唐編輯說出了辭職的要求。
美查剛才還很倨傲的臉色,此時凝重起來了。
“我相信我們也有能力說服印刷廠的工人拒絕印刷。”鐵定覺得再加一點力度吧。
“你們想就這區區三十個孩子,就能改變中國嗎?”
“不,這三十個是第一批,接下來每年都有,我大清子民勤學聰慧,若有百人出洋學習成功,即可帶到民眾出洋熱情。”劉大人也大聲的說到。
美查突然看這些人,讓他有一種被壓迫的感覺,似乎每個人的目光都是凌厲的發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