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不敢拖延急忙前往皇宮,此時的李世民正在大殿生著氣,倭國使者已經被帶到天牢里去了,武將們紛紛的表示要與倭國開戰,而文臣還是偏向于下旨痛斥。
“啟奏圣上,秦王殿下就在殿外候旨。”高士力說道。
“這時候還給裝什么裝,讓他給朕快點滾進來。”李世民不耐煩的說道。
“兒臣參見父皇,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泰知道老爺子發脾氣了,自己最好也老實一點。
“少說一些沒用的,房玄齡把倭國的國書給秦王看。”李世民說道。
李泰接過國書開始看了起來,大概意思就是我倭國天皇陛下見過大唐皇帝陛下,海匪乃是倭國強盜之流組成,我們倭國勢小,無法殲滅海匪,他們和我們沒有關系,如果大唐殲滅非常感謝。
“這就是他們在推卸責任,派鎮海軍把他們剿滅了就是了。”李泰看完說道。
“你打底看明白沒有?也是上面大多數都是倭國的文體,鴻臚寺給秦王翻譯一下。”李世民說道。
“不用,我已經看懂了,沒見到有其他的意思呀?”李泰疑惑的問道。
“秦王你怎么還不明白呀?倭國國主自稱自己是天皇,而皇上稱為天子,你覺得著是陛下可以忍受的?”房玄齡提醒的說道。
這時候李泰才明白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急忙說道:“父皇,我早就看倭國不順眼了,不行就錘他吧,從此沒有倭國,只有大唐的一道。”
“秦王說的沒錯,倭國實在是不懂什么禮儀,那想我老程呀,知書達禮的,是要好好的教育他們一下。”程咬金大聲的說道。
聽完程咬金的話,李世民都想原諒倭國國主了,如果程咬金稱得上知書達禮,那么倭國國主一點毛病都沒有。
“程咬金你的臉皮也太厚了。”
“真不愧是大唐第一不講理。”
“請你不要再惡心我了行不行?”
文臣武將們聽到程咬金的話都大為不滿,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臉皮這么厚,但是你程咬金臉皮也太厚了一些吧?
“好了,眾位愛卿對秦王之言有什么意見嗎?”李世民看著下面的朝臣問道。
“臣對秦王并無意義,只是進來由于大規模修路,耗費已經非常多了,現在恐怕沒有更多的錢財用于攻打倭國。”戴胃說道。
“父皇,我認為戴胃所說雖然有道理,但是路可以緩建,大唐的顏面不能丟。”李承乾說道。
“太子此言差矣,百姓都期盼道路早日修到自己家門口,現在貿然停止修建會找來百姓不滿與非議。”戴胃否決道。
李承乾提醒的說道:“當初秦王要修建道路你戴胃是第一個不同意的,現在你又跳出來贊成修建。”
“父皇兒臣認為太子所言我不錯,戴大人,如果把大唐受辱的事告訴百姓,恐怕百姓也會贊成攻打倭國,在說攻打倭國并不需要太多的錢銀,我們可以以戰養戰。”李泰想起后世嘴角露出了微笑。
“秦王你能確定從倭國繳獲的,可以支撐對倭國的作戰?”李靖說道。
“倭國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國家,平頭百姓什么一無所有,他們只是貴族的財產,而他們也接受這種管理方式,他們也不會反抗。”李泰解釋道。
“這些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呀?”李靖問道。
“李將軍你可以想一下,如果我們控住這些貴族我們就有了糧食與錢財,而平民也就沒有了抵抗的主題。”李泰說道。
李靖豁然明朗,說:“如果按照秦王所說的那樣,確實不需要多少軍費,只要準備開拔之資就可以持續戰爭。”
“還有什么不同意見嗎?”李世民巡視一周每人說話,繼續道:“既然大家都不說話,那么重打倭國使者五十大板,放他回去準備國戰,秦王立刻返回鎮海軍,滿朝文武皆可調度。”
“父皇,兒臣想帶太子殿下一同前往。”李泰請求道。
“兒臣愿意前往,保證不干擾秦王指揮。”李承乾跪地說道。
李世民從錯愕道高興,從一開始兄弟就互相幫襯,現在又想一同沖殺戰場,但是萬一發生點什么事,自己的兩個兒子豈不是……
李泰看出來李世民的猶豫,立馬說道:“請父皇放心,我保證帶著太子平安歸來。”
“好,那你們兄弟就一起出發,一切都已秦王為主。”李世民拍板決定了。
朝會結束以后,李世民把他們兩個單獨留下叮囑了一番,特別是李承乾,他第一次出征各種的注意事項都一一說道。
三女看著李泰離去的背影多少帶著傷感,在家的時間越來越短,而且去的都是非常危險的地方,他們也只能支持李泰所做的一切,畢竟男兒志在四方,估計孩子們又該追著她們要爸爸了。
李泰帶著李承乾登上了軍艦大唐皇家號,經過發展皇家號已經更新艦炮等東西,現在跑的更快打的更遠。
李承乾與陸明德就像兩個好奇寶寶,對船上的一切都非常的好奇,一路狂奔已經很累了,但是掩蓋心中的好奇心,從指揮室道倉庫一一的觀看,也明白了大唐的鎮海軍在李泰手里發展到什么樣子。
有了這樣的戰艦恐怕世上沒有什么人敢于之抗衡,李承乾越來越發展自己與李泰之間的不足,差距已經不是一般的大了。
當出港的第四天李承乾的好奇慢慢散去,只剩下無聊,船隨著海浪左右搖擺,李承乾坐在船艙里無事可做略感孤獨。
“太子,秦王請你去指揮室。”李崇義門外說道。
“好的,馬上就到。”李承乾立馬來了精神。
跟著李崇義來到指揮室,李泰已經在等著他了。
“這些日子一直都在忙活攻打策略,怎么樣?船上的生活不習慣吧?”李泰問道。
李承乾不好意思的說道:“生活還是可以的,就是比較無聊,書也看不下去,一天天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
“海上的生活就是這樣,要學會給自己找點事做,那怕是不停的重復,就比停下來要好的多。”李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