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南北之縱橫,貫東西以通齊魯’,曾經的衛地乃是天下中樞。以致就連周天子也贊嘆不已”
“與其說是伴隨著興周之戰而立,倒不如說是周天子早年間便看準了此處之關鍵,可御守八方而建立,以便后來人使用的內部縱深”
“百多年前戎狄入侵,周室東遷,也無不拒敵與此。如今,它又成為秦楚要塞,注定是烽煙四起之地,兵家必爭之處”
隨同楚國紅色朱雀旌旗,楚國使團正緩緩的向著鳳鳴關前進。
使團有正副兩使,以及兩百余人帶著各種物品的隨行隊伍。近乎所有人都騎著馬匹,向著前方進行。
走在前方的副使看著遠方的關隘,正為那正使介紹道。
“尤為是,自從幾年前衛國降秦,秦楚才將此地看的分外重要”
正使聽著副使的介紹,又聽道“秦國將門有四,為扶渠梁,槐里木,魏章與焦挺這四家為最”
“扶渠為歸化異族,雖不是華夏之人,但早已為同化,為秦國新興軍勛貴族之代表”
“槐里為秦國公室槐里君的封號,與已經名震天下的嚴君,同為秦國公室有兩大顯族,一文一武。這槐里家,執掌的正是武,在大秦享有特殊地位。當今以來,除了槐里木支撐著,其他諸人也凋零的不成樣子了”
“魏章是與衛公勉一起入秦的關東降族,隨著變法圖強而被任用,算是關東投降的諸人當中的代表了”
“而焦挺一門,則是隨著秦國軍功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算的是寒門之人,因軍功而起的代表了。天下將相出公族,自秦人修改了這一規則之后,方才慢慢有了這焦挺的崛起”
“說起來,這秦國將此地給予這焦挺之這一門來鎮守,著實耐人尋味。”
除此之外,還有贏安邦等真正以贏姓執掌兵權的宗室,只為宗室掌兵而設立。
為大秦皇帝羽翼,算作一家人,并非作為將門而劃分出去的。
不用其他三派,反而任用寒門出身的焦挺。
這秦皇,正和他的秦國一樣,明明白白的在踐行這衛公勉的法。
縱然,衛公勉在秦國變法時人人喊打。
甚至,新皇登基的時候,公然處決了衛公勉,說他的變法乃是錯的。
但,依舊沒有在本質上改變什么,一如既往的執行著他的法。
“這正是秦國的魄力啊!”正使不得不嘆息一聲。
作為楚國貴族與官員,他自然知道貴族的內部弊端,以及與平民百姓之間的矛盾。
可,這些無論怎樣也是無法改變的。
明知道變法會強大,可本就由貴族掌控的楚國,怎么可能去變法呢?
“這幾十年來,秦國先后并巴蜀,滅青羌,東進兩千里。無時無刻,不凸顯著變法后的力量啊!”
“先生若……”
“打住!衛公勉的榜樣,又有何人敢學?我可沒有為天下人先的勇氣,屈兄可不要勸我取死。況且,蘇某人才疏學淺,確實不懂得什么法家的東西”
正待正使想勸什么的時候,副使一口便回絕了。
變法,注定是會得罪一大批人的,注定了是孤臣的道路。
唯一的出路,唯有死。
當今秦皇,也便是那個新的秦皇,明知道變法是王霸之業。且,是完完全全正確的。
但,依舊需要剪除衛公勉來平息家國之中的矛盾。
任誰都看得出來,變法是正確的。可若真要施行開來,又談何容易?
“是文謙多言了!我早聽說蘇公子才華橫溢,名冠儒、法,善長謀,乃是天下難得一見的雅公子,是以……”
“虛名罷了!”副使搖了搖頭。
“屈大夫無需致歉,蘇某本就無甚才華,一切不過虛名。用黔首的話說,不過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罷了!”
屈正使笑而不語,卻是問道:“先生此去秦國,怕是不會返回楚國了吧?”
“我聽聞,哲夫成城之典故,也知道以先生的才華僅僅做一位副使著實委屈了。若……先生愿意助楚,自然不會……”
“報!”
一名探卒飛快騎馬而來,半跪一輯道。
“屈大夫,蘇副使。前方五里,鳳鳴關總兵焦晃已出城來迎”
“知道了!”
屈正使看了一眼被他稱為‘先生’的人,雙腿一夾馬軀喝了聲‘駕’,便吩咐道:“諸位且隨我來”
就在這時,一隊秦軍輜重車輛走過,帶著些許物資南下去了。
大約有兩百余民夫,以及一些糧草等器械,很是簡潔。
離著很遠的距離,副使只看了一眼,便若有所思起來。
隨后,跟著使團前去鳳鳴方向。而此時,焦晃卻是已經在前方等待許久。
見人來了,一身青黑色衣的方帶著一群人迎接。在一陣禮節寒暄后,焦晃便仔細打量其蘇副使來。
屈文謙為此行正使,他生了一副國字臉,面目中透漏出堅毅的神色。
五官端正,而行為優雅,是為謙謙君子也。如今算來,已是有三十八九。
他見眼前焦晃的舉動,以及看著副使心里泛起一絲好奇,道:“不知焦將軍何以如此關注我大楚副使?”
焦晃聽了,喟嘆道:“相邦曾吩咐我,這使節里的副使是一位了不得的士子,在荊楚頗有名望。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怎么?還能看出一朵花來?”
卻是蘇副使一笑,打趣道。
這么一說,屈文謙先是含蓄一笑的看著焦晃,焦晃也便坦然一笑。
“我倒是好奇,我遠在江東之地,吳越蠻夷之邦(六十多年前,已為楚國吞并。稱呼中,人們依舊稱吳越舊地),大秦的相邦又是如何知道我的淺薄名聲?”
“非也!蘇先生這就謙虛了,這天下誰人不知四大策士的大名?”
四大策士,以及天下虎賁等等稱謂,都源于齊國麒麟樓的宣判。
齊人自古富饒繁華,多有好名之輩,便興起了點評的這一風氣。
麒麟者,人間之掌控者也。
以麒麟為名字的麒麟樓,總是能夠收集到天下最完善的資料,做出分析后給予評定。
并因之準確無誤,而受到天下人的追捧下聲名大噪。
而這蘇副使,赫然入榜。
為齊之伏龍,楚之鬼狐,趙之玉馬,秦之冢虎。
這,麒麟閣對世間年輕輩的四大智謀絕頂之人的稱呼。
鬼狐,便是這蘇副使,也叫做蘇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