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后。
“這本小說讓我很不爽,看了這本書以后,很多書我看不下去了,作者君你得多更新一些,補償補償我。”
“好,我以后一天三更,周天4更。”
“你看,我們發現了什么?這里是一只落單的作者君,我們可以嘗試捕捉他,一只作者君可以為我們提供好幾天的能量,他富含大量的娛樂素,不過作者君可不好對付,我們慢慢的從后面接近,千萬不要發出任何聲音。“
“終于見到活的作者君了。”
“以前喜歡的書,現在看卻看不下去了,我懂你。”
“前排。”
“臥槽。”
“哇塞。”
“好幸運,被翻牌了。”
“真的三更?”
……
“真的三更了。”
……
“真的四更了,牛逼。”
王之遠能理解讀者的感受,因為他也是一名讀者,他看過《赤色黎明》后,再看民國的書,基本都看不下去了。類似的書還有《修真四萬年》、《晚明》、《蟻賊》、《三國之最風流》……
他懂讀者的感受,所以他決定一天3更,有的是存稿,有稿任性。
《仗劍行》書評區這個貼被置頂,進萬名書友在下方回復。
不知不覺間這本書就“火”了,出現在新人新書榜的第一頁,排名第40。在前些年,可能只有前一兩本書才算“火”。隨著讀者增多,市場的擴大,出現在第一頁的書都可以稱得上火了。
王之遠每天賺的錢也越來越多,接近5000,沒有他以前工資高,但他以前的工作很難計算價值,不像現在,工作的價值如此直觀。
錢到多少才算夠用?對他來說,這些收入還不夠讓他滿足,畢竟連辭職前的收入都比不上。
有經驗有能力有創作激情,這三本新書進展也很順利,每一本都寫了20萬字作用。連載不到4萬,三本書就得到了簽約消息。這三個小平臺給出的都是制式合同,王之遠也不著急簽約。
每天就是碼字,更新,學習創作技巧和小說之外的知識,跟書友交流溝通。每天全力碼字,4開,不時還寫一些中短篇故事。
沒有推薦位,這三本的成績依然比《仗劍行》剛開始連載時的成績要好。這些收藏也許是網站作假,就像直播網站刷觀眾數量一樣,在未收費時一切都不確定,到收費的時候一切就清楚了。
尋思再了解了解平臺關于版權的態度,王之遠拿出手機,打開微信。
“老馬,你在家嗎?”
“在。”
王之遠新租的屋子離馬博學家很近,片刻功夫他就到了馬博學家。
“來是想問問你版權的事。如果跟書客簽約,還是那種制式合同,版權歸平臺所有嗎?”
馬博學倒了一杯茶放在王之遠面前:“沒錯,所有平臺都是這樣。只有那些頂尖的大神能把版權抓到自己手里。”
“有辦法把版權抓在自己手里嗎?”
馬博學搖搖頭:“沒有,平臺把版權看的很重要,不會放棄版權的。”
王之遠點點頭,他自己也明白,現在的他根本沒資格跟平臺談判。
馬博學笑道,有搖了搖頭,“沒有辦法跟平臺抗衡啊。”
“還有你不配合平臺的話,平臺的手段有很多,比如你的書出現在盜版網站的速度很快,最毒的一手就是讓其他寫手抄襲你書。”
“知識產權這方面法律不健全,平臺的律師也比寫手自己找的要好,打官司的話寫手很吃虧。”
“再說住別人房子要交房租,租別人商鋪做生意也得交租。在平臺發書就像租了一個店面,也得交點店面費。”
從馬博學這里得來的信息不樂觀,王之遠也不氣餒,這肯定是個漫長的過程,有金手指,他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時間站在他這一邊,不用急于一時,再一想不簽約用三本免費的書積累人氣也不錯,到時候讓書友知道三本書都是一個人寫的,人氣更足。
……
一個月后,牛氏武館。
“牛館主,找我有什么事?”
“先給你介紹一下吧,這位是王先生。”牛館主道。
和這個人也有關系嗎?王之遠跟牛館主口的王先生握了握手。
“你也是寫網絡小說的,王先生你應該很熟悉,他的筆名是天道教主。”
王之遠眼睛頓時睜大了很多。
“教主你好,我是你的粉絲,你的書我都看過……”
激動,緊張,興奮王之遠顛三倒四說了起來。
王之遠還沒想過自己能見到網文五大至尊之一,他最喜歡的寫手之一。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自己創作時間變長,能力提高,王之遠越來越佩服天道教主。
牛館主道:“行了,開始談正事吧。”
王之遠有些尷尬,笑著點了點頭。
“找你來是想讓你拍戲。”王中道,“《龍蛇》的第二部,我想自己拍。我的要求是會真功夫,牛館主給我推薦了你。”
“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來。”
《龍蛇》是王之遠最喜歡的作品之一,這本書創立“國術流”,王之遠正在更新的一本書就是跟風《龍蛇》,他對這本書研究很深,從這本書里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打斗描寫這一塊。
有幸參與《龍蛇》第二部的拍攝,他當然很開心。
他興奮中帶著忐忑:“我非常感興趣。”
“可我沒有演過戲,怕達不到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