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殿內。
“臣張揚(楊奉)拜見陛下!”
劉協端坐首位,兩個身材魁梧的男人正向其行禮參拜。
左側之人年紀約在三十左右,身材高大,面容威嚴,蓄著短須,渾身披掛整齊,正是河內郡太守張揚。
右側之人面容兇惡,皮膚暗黃,身材同樣魁梧,乃是義興將軍楊奉。
劉協頷首而笑,讓他們起身。
“兩位將軍不辭辛苦護朕東歸洛陽,一路上若沒你們,說不定朕又重新落入賊人手中,因此朕心中感激,打算為你們論功行賞。”
張揚二人互視一眼,臉上露出喜色。
他們等這一天同樣很久了。
劉協一揮手,隨后身側的太監輕咳了一聲,拿起擬好的詔書開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二位將軍護駕勤王有功,朕即拜張揚為大司馬,假節鉞、楊奉為車騎將軍,假節鉞,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謝陛下隆恩!”
張揚、楊奉二人又叩拜謝恩。
殿內眾人目光落在兩人身上,臉上露出掩飾不住地羨慕之色。
大司馬位居三公,何等榮耀,車騎將軍同樣顯貴無比。
此次護送陛下東歸,董承、韓暹、張揚、楊奉幾人算是賭對了,他們中原本大多為李傕郭汜手下軍官,現在竟全都官至三公級別,可謂賺的盆滿缽滿。
劉協見董承幾人都臉上掛著喜意,看來自己想要穩住他們的意圖算是達到了。
如今他剛在洛陽立足,幾人又手握兵馬,最好還是先對這些人許以高官、拜將封侯,讓其死心塌地留在自己身邊,再從長計議。
好在這些人都不是曹操這樣胸懷天下的梟雄,一個三公的虛名便能讓其滿足,否則劉協還真不知道該喂飽他們。
正思索時,張揚上前一步,似乎欲言又止。
劉協眉頭一挑,問道,“愛卿有何事要說?”
張揚神色變換,最后像是下定決心道,“陛下,如今您重回洛陽,朝廷也安定下來,臣打算率兵返回屬地,在朝外守護大漢。”
對于他的話劉協并未感到太過意外,歷史上張揚也是在受封后因與董承幾人不和而返回屬地。
不過張揚忠心漢室,手中又有兵權,正是自己打算用來對付曹操的依仗,因此自然不能輕易放他走。
劉協看向張揚,態度親和、言辭懇切道:“稚叔,此次回都你出力最大,朕還打算對你委以重任,怎么這剛加官進爵完就要離開?”
張揚卻道:“天子應該是和天下人一起的,現在天子有各位公卿大臣的輔佐,我可以在外捍衛大漢朝,怎么可以留在京都呢?”
董承、韓暹聞言卻是心中竊喜,張揚如今位居朝廷三公,若是能遠離都城,對他們來說則是少了一個勁敵。
“稚叔此言差矣,如今洛陽城百廢待新,正需要你這種國之柱石輔助朕共同重建帝都、興復漢室,你要是走了朕還能依靠誰呢?”
太尉楊彪見劉協不想讓張揚走,也是趕緊出言勸阻,“張大人剛立下大功,要是就這么一走了之,天下人恐怕會以為陛下冷落功臣。”
張揚面露猶豫之色,他原本也不是真心想走,只是不想在朝中參與董承韓暹等人的爭斗罷了。
如今陛下執意挽留只能暫且留下。
“既然如此,那臣就再留在京都一段時間,輔助陛下重建都城。”
“哈哈好,得卿相助漢室中興指日可待啊!”
劉協大笑。
一旁的韓暹等人卻是傻眼了。
這陛下也就是說說而已,還真就不走了?
不過事已至此,他們也沒權力趕人家走,只好在一旁勉強擠出一副難看的笑臉。
封賞完有功之臣后,劉協看向張揚。
“稚叔,此前朕在東歸途中露宿荒野,多虧你讓人送來糧食解圍,而且這段時間朝廷官員的所需糧草你皆是賴你供應,朕在這里替百官謝過你了。”
張揚急忙搖頭,“陛下太見外了,天子有難臣身為臣子相助也是理所應當,不必言謝。”
劉協點頭,隨后又看向董承。
“董卿,現在朝中糧草還夠食用幾日?”
“稟陛下,已經不足三日了。”董承略一思索回道。
劉協略微沉吟,遲疑著開口道,“稚叔,不知你能否再供應朝廷一些糧草,全當朝廷借你的,等明年收取賦稅后一并還你。”
張揚嘆氣道,“陛下,臣此次跟隨您來到洛陽時日已久,軍中糧草已經無多,估計還得幾日日補給才能到達,在此之前臣只能勻給朝中二百石糧草。”
“二百石已經不少了,多謝稚叔相助。另外如今你身為大司馬,朝廷的事也勞你費心,在重建都城的這段時間朕便將朝廷糧草管理之事交由你一并負責。”
“臣遵命。”
張揚行禮后退下。
殿內眾人又議論片刻后劉協便宣布退朝,隨即百官陸續離開楊安殿。
如今洛陽宮室只修繕了一部分,楊安殿又是天子居所,普通臣子自然不能在此住宿,只能到外面尋找棲身之所。
等董承等人離開后,劉協望著空曠的楊安殿原本一直緊繃的精神逐漸放松下來。
自從他醒來,一直都在和這些權臣周旋現在才得以歇息,還真是讓人覺得身心俱疲。
看著守護在殿外嚴正肅立的羽林軍士,劉協忽然神色一動,走到其中一人面前。
此人年紀約在二十六七左右,面容堅毅、身材魁梧,左臉上還有一道刀疤,身上甲胄雖然還算完整,但已有多處缺口。
“你叫什么?”劉協問。
“稟陛下,屬下名叫孔蛟,隴西成紀人。”軍士聲音洪亮道。
“孔蛟?隴西成紀,你竟是飛將軍李廣故鄉出身。”劉協贊道。
“屬下從小就視飛將軍為榜樣,希望能像將軍一樣為國建功,封侯拜相。”
提起李廣,孔蛟原本古井無波的臉上露出一抹崇敬,頗為向往地說道。
“呵呵不錯,胸懷大志,朕看好你!”劉協拍了拍孔蛟的肩膀,又問,“你們羽林軍現在哪位將領統領?”
“稟陛下,上一任將領在東歸途中被亂軍殺死,現在羽林軍不足百人,并無人統領。”

蘇羨
新書求收藏,求投資。另外作者菌這幾天一直在修改前文,望書友理解,謝謝大家的推薦票。關于更新,作者菌是學生黨,更新不多希望書友理解,但一定保證用心寫,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