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參加過的競賽6
這幾乎是我整個大學期間最后悔的一次。作為隊長,我不僅沒有帶領隊友們取得勝利,反而拖了他們的后腿。但我那時也沒有想太多,極度的疲憊讓我連傷口都來不及處理,就昏睡了過去。
夢里,我墜入了黑暗的深淵,那股絕望的苦澀死死糾纏著我,就連睡夢中都不給我一點喘息的機會。醒來后,我們三沉默地吃了飯,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找話題聊著。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疲憊的苦笑。
而我更是害怕面對他們,這次的責任很大部分在我,如果我當時能多買一個大電機,接線的時候再仔細謹慎一點,是不是我們還有希望?這次比賽,大家就當做一個反面教材來看好了,關鍵的東西一定要多準備幾個!不管什么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
我的兩個小伙伴,一個考上了上交的研究生,一個在本校讀研,后來去了華為。如果以后還有機會合作,我一定不會再讓你們失望!
國賽失敗,我原本希望用國賽成績保研的想法泡湯,開始渾渾噩噩地準備考研。時值9月中旬,開始準備考研其實已經晚了,很多同學從暑假就開始準備了,而我當時在準備國賽,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分心考研。這樣一來,我很可能會考研失敗,第二年重考。
那段時間是我整個大學期間最失意的時候吧,輔導員怪我不提前準備考研,盡整些沒用的。我也沒有反駁,默默做好了來年再考的心理準備。
我給導師打電話,本來大三的時候就跟導師說好了在他那里讀研。由于我本科成績中等,靠成績保研是沒戲的,只能走比賽這條路,而比賽也失利了。電話中,我自責得哭了起來。導師也慌了,笨拙地安慰我,說他幫我想想辦法。后來,導師幫我找了學校,用我本科期間申請的四項專利保研了,走的特殊人才的渠道,合法合規。但是由于專利沒有那么受重視,保的專業碩士,因此我是拿了碩士畢業證書后才轉的博,比別人多讀一年。不過,我已經很滿意很感恩了。
雖然我經常吐槽我們導師,但是,我這輩子都會記得,是我的導師,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向我伸出了手,給了我最重要的幫助。他是我的恩師,是我的伯樂,如果沒有他,我可能現在就是起點的老撲街了(T▽T)可能這么說太矯情,但我是個有恩必報的人,我愿意為導師和實驗室赴湯蹈火,過勞死也在所不辭。
以上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電賽了,其他比賽的篇幅都會短很多。
機器人大賽我只參加過校賽,還是打醬油的那種。我們做了一個機械手,主控用的FPGA,隊內的機械大神給設計了一個聯動結構,之前一根手指的三個關節得用三個電機,但有了這個聯動結構后,一根手指就只需要一個電機了。我們的錢包由此大大松了口氣,控制也變得簡單了很多。手指關節是我們用木條加工出來的,每一根關節都是人工手削。這里,真的要感謝這位機械大神,男生做硬件真的比女生輕松很多,我第一次感覺做硬件沒有那么吃力了。
我們讓機械手做出了各種手勢,還加了語音芯片,從一數到十,并讓機械手做出相應的數字手勢。我們的機械手還可以跟評委握手,拍照擺POSE等(機械手照片已經發出來啦)。在校賽的時候,機械手驚艷了所有評委和圍觀的同學,獲得了校賽的一等獎。比完賽后,我們的機械手就被放到了學校的展覽室中,當然,系統板被我們拆下來繼續用了。當時這些系統板要好幾百,我們可舍不得讓它們在展覽室吃灰。
我參加挑戰杯的時候已經是研一了,有了實驗室的支持,感覺比自己單打獨斗真的要好太多,各方面的條件提升了不少,至少不用再自己省吃儉用墊錢買板子了。挑戰杯的準備時間非常長,從校賽到最后的國賽,至少要花一年的時間,還不算前期的作品實現。而且挑戰杯發展至今,已經不再是草根學生做出的課外科技作品了,變成了各個學校各大實驗室的科創實力的角力。其中有很多科技含量很高、很高大上的作品,是學校和實驗室好幾年積淀的東西,只是找學生去展示出來而已,并不一定真是學生完全做出來的。
我們其實也是,雖然這個東西確實是我和隊友做出來的,但是實驗室前期的積淀必不可少。我們最后做出來了一臺儀器,里面的東西都很貴,很多東西是從學校借的,粗略估計大概200多萬。我們開玩笑說,小小的盒子里其實裝了一套房子。
挑戰杯的最累的其實不是作品的實現,而是寫材料、收集支撐材料和練習演講。挑戰杯的申報書來來回回、反反復復修改了二十多遍,找了各種專家幫忙看,提意見。最頭痛的是不同的專家修改意見不一樣,有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讓我們都不知道咋改了。支撐材料比如查新報告、計量報告、專利和論文等,還有別的單位試用以后的應用報告等,都非常重要。因為挑戰杯不僅關注創新度,還非常關心實用性,必須要體現作品是非常有用的才行。
而練習演講和PPT的制作,我個人覺得是在修煉吹牛逼技能。其實做科研,高級的吹牛逼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讓你做出的東西讓更多的人知道,吸引更多的關注,也能讓其實用化,真正走入市場,發揮其價值。但是這個吹牛逼其實很難,吹得太小,別人覺得沒有價值。吹得太大,評委覺得太假。所以有理有據、恰到好處的吹牛逼真的很難。
我們老師給我們的要求就是,要給評委講一個故事,在最開始就吸引住評委的目光,再用深入淺出的語言把我們做的東西給評委講懂,讓評委恍然大悟,原來你們做的是這么一個東西。最后再深入,甩出最困難的幾點,難住評委,讓評委似懂又非懂,覺得這個作品真厲害,居然能解決這么難的問題。
只要能達到上述效果,信我,挑戰杯的全國一等獎就不遠了。
我們當時的國賽是在廣州比的,11中下旬的時候,廣州依然很熱,穿短袖都覺得熱。我們的作品是找物流托運的,到比賽場地后,我們開始搭建自己的作品。在此過程中,我們卻發現有個關鍵的東西在顛簸的途中壞了。當時可把我們急壞了,這東西小小一個,就要幾萬塊錢。而且從實驗室寄一個過來的話根本來不及。
幸好我們導師人緣好,廣州剛好有他的師兄弟,于是借了一個給我們,總算順利把作品搭建好了,一切功能均正常。比賽那幾天我們一直很忙,我時時刻刻都在背我的演講稿,生怕有什么地方忘詞。我們學校的帶隊老師拍了我們坐在地上吃盒飯的照片,發給了我們導師,我們導師很感動,說回來就請我們吃飯。結果我們回去以后他就忘記了o(╥﹏╥)o
不過結果是好的,我們最終拿了挑戰杯的全國一等獎,也算是沒有辜負我們這一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