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妙弋再次出現在太子面前時,他目光怔怔地看著她,心跳也莫名地加快。常苾的襦裙穿在她的身上,仿佛又見到了曾經那個溫婉可人,知心知意的太子妃……
妙弋見他只是癡癡的看著自己,想來應是這身衣裙勾起了他對苾姐姐的回憶。連忙道:“太子哥哥,我是不是不該穿著苾姐姐的襦裙,會不會僭越了?”
太子喃喃自語道:“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一語未完,他已眼泛淚光,哽咽難言。
妙弋見他這般光景,便亂了方寸,六神無主起來。太子吟詠的正是陸放翁悼亡妻的詩句,足見他顧念舊情,至情至性。
妙弋又想起常苾生前種種,兩人自小在一處結伴玩耍,苾姐姐到了出嫁的年紀便離開了濠州,她還記得送別之時,苾姐姐拉著她的手,與她定下應天再會的約定……妙弋不覺潸然落淚。
太子回過神來,別過臉飛快地擦去眼角的濕潤,道:“是我失態了。妙弋,乍一見你如此穿著,使我憶起苾兒在世的時光,引發了感觸,你莫要見怪。偏惹得你也落了場淚,實在是抱歉?!?p> 妙弋用絲帕拭著淚,抽噎著道:“我想起苾姐姐從前待我也是極好的,怎奈天妒紅顏,過早地香消玉殞。太子哥哥,我還是換下姐姐的舊衫吧,令你睹物思人,傷心難過不說,總有僭易之嫌?!?p> 太子道:“莫再說僭越僭易之言,是我準你這番穿戴的,不要覺得于心不安,再者,苾兒與你情同姐妹,她也不會介意的。”
妙弋這才略略放寬心。
東宮大太監進殿向太子稟道:“殿下,據報陳理一行已經啟程。殿下您打算幾時起駕?老奴好做安排。”
太子道:“莫讓他在城門久候了,即刻便出發吧?!?p> 妙弋聽到陳理的名字,有些奇怪,她問道:“陳理此行是要去往何處?他如今能夠離開應天了?”
太子頷首道:“我在父皇面前力保下他,父皇答應赦免他死罪,將他流徙高麗國,此生不再踏入大明領土。”
妙弋道:“曾經有多少老臣勸諫陛下殺陳理,絕后患,據我所知,就連太子少傅也勸誡過太子哥哥要斬草除根。想來,太子哥哥必是力排眾議,堅持己見,才終將陳理救下。”
太子笑道:“陳理被陳友諒的部眾擁立為帝時才十二歲,父皇將他俘虜后并沒有殺他,還封他為侯。我不能因為上巳節遇刺之事就將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到他身上。讓他遠離是非之地,或許是他最好的歸宿?!?p> 妙弋道:“太子哥哥豁達大度,是陳理之福。我想同你一道去城門,經歷過上巳節的風波,我始終有心有余悸?!?p> 太子朗聲笑道:“妙弋,你還怕再冒出一股藍巾暴徒不成?”
應天府巍峨聳立的城門外。
三輛簡樸的馬車停駐在道旁,一身寒士裝扮的陳理認出了微服簡從而來的太子,忙恭敬上前,叩拜道:“罪臣歸德侯陳理叩見太子殿下,殿下再生之恩,陳理沒齒不忘。”
太子道:“歸德侯快快平身,你此去須謹記,萬勿聽信心懷叵測之人欺騙誘惑,陛下恩典你當牢記于心,可保一生平安無虞?!?p> 陳理躬身敬禮,雙目滴淚道:“罪臣明白,往后余生,罪臣自當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請殿下善自珍攝,后會無期。”
太子拍了拍他的肩,朝身后一擺手,隨從立時牽來一輛馬車,太子道:“這馬車內所備物資,你可留一部分自用,另一些贈送給高麗王,與之修好關系,他亦會善待于你?!?p> 陳理涕淚橫流,感激不盡,再三謝恩后,才一步一回頭地踏上行程。
妙弋隨在太子身旁,返回城門,便服的侍衛,太監皆跟從在后。城內,自是八街九陌,欣欣向榮的繁盛之景。
妙弋有感而發,道:“蘇軾說西湖風月,不如京華軟紅香土,可對陳理而言,京城的軟紅十丈只能是樊籠桎梏,希望他能真的明白太子哥哥的忠告,好自為之?!?p> 太子道:“許多老臣認為我此舉無異于放虎歸山,妙弋,你怎么看?”
妙弋含笑搖頭道:“陳理不是萬獸之王的猛虎,高麗國也絕非藏龍臥虎的所在,不是嗎?”
太子笑出聲來,他側首凝睇妙弋,道:“徐卿此言深得我心,竟比那些元老宰輔還有見地。你若是男子,我一定將你請作東宮第一幕僚。”
聽聞他逗趣地用從前慣用的稱謂喚自己,妙弋顯出慍容,道:“這話我可不愛聽,太子哥哥莫再取笑我了。”她放緩了腳步,略作沉吟道:“我有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太子饒有風趣地道:“徐卿但說無妨。”
妙弋頓了頓,道:“當年鄱陽湖大戰后,陳友諒身死,他的部屬有一部分歸降了我大明,而太子少傅何瀚便是那一時期的降將?!?p> 太子微微一笑,不以為意道:“這個我自然是知道的,隋末天下大亂,起義者眾,魏征原是元寶藏的部屬,后來歸順李密,李密敗后又臣服王世充,還跟過竇建德,最后又輔佐李建成,這樣的經歷都能為李世民所容,委以重任,方才開創了貞觀之治。相較于魏征,何瀚易主的次數何足掛齒?!?p> 妙弋又道:“我曾親耳聽到何瀚與官員們商議要將陳理除之而后快,他對舊主遺留在世的血脈尚如此絕情,怎堪得新主重用?”
太子笑嘆道:“妙弋,你在擔心什么?我不是同你說了,魏征曾上諫言要李建成殺李世民,方能保住地位,可李世民呢,毫不在意他曾對自己起過殺心,這才是海納百川的帝王胸襟?!?p> 妙弋見太子堅持己見,對何瀚毫無嫌隙,也不便再多說什么。
太子見她心事重重的樣子,問道:“可是何瀚得罪了徐卿?”
妙弋不愿將師父所托泄露他人知曉,否認道:“我只是看不慣他為官不仁罷了。太子哥哥既叫我一聲徐卿,我便再多問一句,韓承業秘本之事進展如何?”
太子目露憂患之色,道:“秘本一事像是一盤棋下成了死局,看似毫無轉機?,F下只能靜待對手有所動作,我們才能斟酌下一步該怎么走?!?p> 妙弋道:“既如此,我們不妨將對手催上一催,讓我再助太子哥哥一把,可好?”
太子展顏笑道:“你有辦法了?”
妙弋神秘地點了點頭。
魏國公府。
戴冽正在院中空地上練武,一柄彎刀在他手中掃劈撥削,掠奈斬突,刀招沉猛,套路自如。他瞥見妙弋和小丫鬟盈月立在了檐下,便收住招式,花樣紛繁地轉刀,納刀入鞘。直看得檐下的主仆二人連連拍掌稱羨,妙弋激賞道:“好快的刀法,好俊的身手!”
戴冽咧嘴一笑,道:“雕蟲末技,讓小姐見笑了?!?p> 妙弋走上前,滿懷希冀地道:“戴冽,你可不可以教我剛才那幾招轉刀,納刀之法,簡直派頭十足,太有氣勢了。”
戴冽道:“小姐想學,戴冽自當傾囊相授?!?p> 他從院中所置案幾的刀劍架上取下一把刀身修長的苗刀,遞到妙弋手中,道:“小姐,這轉刀之法重在手腕與手臂間的配合,步伐身形的跟進缺一不可,我先來慢動作示范給小姐看……”
妙弋武學素養頗高,聰明勤奮又肯鉆研,不多久便掌握了花式轉刀與納刀的技法要點,且耍得有模有樣。盈月手舞足蹈地喝彩,給妙弋捧場。戴冽又將短刃一類的兵器貼在掌中旋轉的花式技巧一并相授。
妙弋運刀之時,恍然想起在宮禁的那場打斗中辛夷所用的招式,她試著將那些招式一一還原,戴冽見了,道:“這是昆侖派最狠辣,也是最上乘的劍法。小姐學過?”
妙弋驚異地道:“你知道這套劍法?太好了,我同使這套劍法的人過過招,不過能與她打個平手而已,若要勝她,我還沒有十足的把握,戴冽,你可有破解她劍法的招數?”
戴冽傲然一笑,道:“昆侖派掌門人都曾做了我的手下敗將,要破解這套劍法自然不在話下。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后之以發,先之以至。小姐,你憑記憶再打一遍,看我如何破招。”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戴冽輕而易舉地出奇制勝,令妙弋慨嘆不已,她道:“戴冽,你果然是座寶藏,難怪燕王費盡心機想要將你收入麾下,不過還好被我近水樓臺先得月。”
炫目繚亂的切招換式,妙弋從肩后將苗刀納入刀鞘。學得破解劍法,妙弋從此更將戴冽敬若上賓,奉為圭臬。
暮春多風雨,晚間,大雨淅淅瀝瀝下個不住。
燕王府府門外,辛夷跪在雨中,淋得透濕,她仰著頭張口接了雨水焦渴地咽下喉嚨,已經呼求哀告了半日,喉嚨幾欲喊破,可王府大門卻依舊緊閉。
她不信燕王會如此絕情,為了一個剛剛認識的徐妙弋竟要驅逐她離開,她可是十四歲上就進了王府,成為燕王的扈從,憑借過人的膽識和機敏的心思,博得燕王信賴,成為朱棣唯一的貼身女護衛,無上榮耀。
因是女子身份,燕王待她自是與其他護衛別有不同,她便仗著這份特殊的優待,難免飛揚跋扈,我行我素一些。以往,她這般行事時,燕王都是視若無睹,置若罔聞,并未橫加指摘,豈料她遇上徐妙弋后,竟連番被燕王懲戒,這次更是到了前途未卜的境地。
驕傲如她,怎能善罷甘休,她不能離開燕王府,不能離開燕王,此生她只肯為一個男人上刀山下火海,這個男人便是朱棣。
王府花廳內,朱棣正端坐棋桌前與居放對弈,他無端又回想起白日里在內苑,太子扶起妙弋時緊張的表情,當年就算對待常苾,他也從未如此盡心盡意過,難道太子也矚意于妙弋?朱棣心緒煩亂,將白子持在指間,久久不曾落下。
居放看出燕王似有所念,便猜度著道:“殿下,舉棋不定,心有所騖。您有何事煩心,屬下能否開解一二?”
朱棣回神,看了看棋局,才將白子擱下,道:“我所憂心之事,只怕無人可開解,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謀勢。不到最后一刻,又怎知沒有轉寰的余地?”
說罷將棋盤輕輕一敲,露出勝者的笑意。居放低頭察看,悔之不迭道:“唉呀,我竟沒有顧及到此處,白白輸了一子,殿下高明,居放自嘆弗如?!?p> 朱棣起身活動一番臂膀,他脊背的傷隱隱有牽扯之痛。居放連忙起,道:“殿下少歇,屬下這便命醫士來為您換藥。”
話音未落,門外的護衛急急來稟道:“殿下,辛夷在府門外持了把匕首,揚言要挑斷手筋腳筋,自廢武功,向殿下謝罪。”
朱棣冷聲道:“她一貫橫行無忌得很,這會兒卻要自廢武功,既然她想變成一個廢人,便由她去好了?!?p> 居放在一旁打拱作揖,道:“殿下請三思,辛夷經過此番教訓,往后必定會安分守己,慎思篤行。請殿下看在她往日忠心耿耿的份上,再給她一次機會。”
瓢潑大雨中,辛夷直挺挺地跪立著,她一手高擎了匕首執拗地等待著,時間仿佛過去了許久,她終于絕望地閉上雙眼。就在她舉刃要向自己左手筋絡劃下之時,一側的府門赫然開啟,居放閃身出來,立于階上,道:“辛夷,莫要犯傻,你這身功夫留著以后戴罪立功吧。”
匕首應聲落地,辛夷喜極而泣,慌忙以額觸地三次,聲淚俱下地道:“謝殿下恩典......”
仙窟山山陰處一座荒廢已久的佛窟中,朱崇岐背著手這里走走,那里望望。妙弋身著爽利的綺云裙,手捧一只紫檀木匣,觀望一陣,置放在了一處壁刻佛像下。
崇岐走近了,看看木匣,搖著頭道:“妙弋,你如何又應承下太子再度出山尋秘本呢?”
妙弋道:“其實是我主動提出的,秘本倒屬次要,我若放棄尋找洛兒,便是失信于莫玄,始終于心難安啊。”
崇岐點頭道:“莫玄雖已身死,卻是選對了托孤寄命之人。妙弋,你這個辦法可行嗎,鬼面武士真能被你引來?”
妙弋胸有成竹地道:“消息已經放出去了,我料定作奸犯科,心里有鬼的官員不敢來,只有把真容遮掩在猙獰鬼面下,別有用心之人才會出現?!?p> 崇岐又問道:“那萬一把錦衣衛招來了呢?”
妙弋笑道:“鬼面武士一定會趕在錦衣衛之前到達佛窟。表哥,埋伏好你的兵勇,待會兒無論如何得活捉一個惡鬼?!?p> 崇岐自信一笑,道:“你就瞧好吧?!苯又咽卦诜鹂叨纯诔饩涞拇髻伺?,含沙射影地道:“再不濟,不還有你帶來的前蒙元樞密院禁衛教頭么,來頭大,派頭也不小啊。”
妙弋知他心有不忿皆因戴冽為人行止孤高,神情淡漠,見了他既不問安,也不搭話,似乎刻意與人保持著距離。她便對崇岐笑言:“表哥,你可知海水不可斗量,你布置在洞窟外的那些手下,合起力來恐怕也非戴冽的對手?!?p> 崇岐不置可否地一笑,道:“看你說得神乎其神,仔細他一會兒被惡鬼給嚇趴下?!?p> 戴冽在洞窟外疾聲道:“小姐快隱蔽,鬼面人來了?!?p> 妙弋與崇岐迅速離開佛窟,將身隱入山石之后。
須臾,幾名鬼面武士已近佛窟洞口,四下里巡視過,見無甚可疑之處,便欲進窟。霎時間,箭如飛蝗射來,鬼面武士紛紛揮舞刀劍遮砍,埋伏在山石壁壘間的便服兵勇們現身而出,群起攻來,廝殺起時,難分難解。
妙弋在石壁后關注著佛窟外的一切,她對崇岐道:“這幾個鬼面武士只是來打探虛實的,他們的首領還未現身,我們再等等。”
鬼面武士見中埋伏,凌空射出號箭。不多時,源源不斷有增援殺到,戴冽道:“小姐,你在此處切莫出頭,我去助他們一助?!毖援叧赋鰪澋叮w身殺出。
自遠處騰身飛越而來一個身形矯捷的武士,她避過眾人只取洞窟而來,妙弋眼疾身快,拔劍在手閃出石壁,崇岐一時沒攔住,只得躊躇著握緊腰刀,沖著妙弋道:“我來助你。”
妙弋將那武士攔截在佛窟外,武士見了她,不由自主往后退行一步,妙弋見他這般露怯,飛劍迎身而上。交上手后,她才覺察出,這個鬼面武士真身應是個女子,此人所發招式竟同燕王的女護衛辛夷所使昆侖派劍術如出一轍,她不久前才與辛夷過過招,不會辨錯。
妙弋心想,若真是辛夷本人,便足可證明鬼面武士皆效命于燕王,拿到這個有力證據,便能理直氣壯向朱棣要回洛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