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都市

重生香江風云時代

第五十八章中華酒館

重生香江風云時代 劉晉進 2436 2019-05-01 17:43:10

  那男子蹲了一會腳麻了,站起來問道:“你這本書找著出版社了嗎?”

  陸致遠苦笑道:“找了皇冠,人家嫌棄這不是文學,不收。”

  “放他娘的狗屁,走,我帶你找他們去。”

  “謝謝了,我叫陸致遠,未請教老師尊姓大名?”

  “許彥冰。”

  林青霞在旁問道:“平時不都叫您高洋老師么?”

  “那是筆名。”

  陸致遠右手一抖,袋子差點掉在地上。

  說許彥冰自己當然不知,可對于“高洋”二字,那絕對是耳朵都聽出老繭了。有人曾以“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來形容高陽作品的受歡迎程度。其代表作品《胡雪巖》、《慈禧全傳》、《紅樓夢斷》等系列,在兩岸三地都頗受推崇。

  他是當之無愧的臺島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家。

  “許老師,我看算了,見面是緣,錯過也是緣,緣既已定,又何必強求?”

  “說的也是,離了張屠戶,莫非還吃不上帶毛豬?我再給你介紹兩家便是,像三民書局、巨流圖書或者臺島時報等都可以。要不這樣,你把稿子放我這里,我幫你聯系好,三天后,你打我電話就是。”

  “那我大恩不言謝,要不請您喝頓酒吧?”

  “不必客氣...你說什么?喝酒?這個可以,你錢帶夠了嗎?”

  “五萬新臺幣,夠不夠?”

  “足矣足矣,走吧。”

  “這兩位......”

  劉老板和林清霞自然不湊這熱鬧,連連擺手推卻,都說有要事在身。

  于是陸致遠與高洋抱著電腦出了店門。

  臺島一直都有“茶三酒四”的酒禮,意思是品茶三人為宜,喝酒四人為鬧。所以一到晚上,市區大大小小的酒館就高朋滿座、喧聲盈天。

  高洋將電腦和書稿送回家后,兩人在附近的中華酒館坐下。

  陸致遠照著菜單點了牛肉炒烏冬、豬軟骨蓋澆飯和京城烤鴨,還有兩道涼菜味家筍尖和麻辣鮮蛤肉。

  高洋則要了一瓶東引高粱酒,菜還沒上,他先就倒了一杯,淺酌一口:“麴是酒之魂,水是酒之神,果然是好酒啊。”

  “許老師很喜歡喝酒么?”

  “別叫我許老師,叫我老許或者老高都可以。我一生名字何其之多,有鴻儒有郡望也有彥駢,叫都叫不過來。你來臺島就是為了這本書?”

  陸致遠搖頭道:“朋友相邀,過來拍部電影。”

  “你還拍電影?香港的李漢祥你知道嗎?”

  “當然知道啊。”

  “這么著吧,我明天找找李漢祥,讓他給你也物色個角色,怎么樣?”

  “不了,我不是很喜歡拍電影,這次也是朋友情面推不掉,才撈了個配角,想著順便熟悉一下這個過程。”

  “這話說得對,熟悉過程。我告訴你,真要熟悉電影拍攝,你就得跟李漢祥學學,他那肚子里全是貨。當然,孬貨更多,哈哈。”

  “這樣啊,再說吧。”

  “別這樣那樣的,就這么說定了。你住哪里,電話多少?這是我家電話,收好了。”

  陸致遠接過紙條,“板橋國立賓館303,這是我香港的傳呼號碼,不過在這邊不能用。”

  “我要去了香港就呼你。來,難得今日高興,喝酒。”

  兩人碰杯之后,一飲而盡。

  “你那打字是怎么練的?”

  “手指擺好位置,然后練習,久而久之,碼字如飛。”

  “碼字?”

  “啊,就是打字。”

  “你的小說很有意思,還沒寫完吧?香港連載了嗎?”

  “在我自己的報社連載,已經刊了十多萬字,總共得有一百多萬字吧。”

  “報社?你這么年輕就有一家報社了?”

  “香港16歲以上都可以辦報。”

  “你真厲害,辦的什么報?”

  “《雅致報》,小報而已,混口飯吃。”

  “混口飯...等等,《雅致報》?連載《藍海戰略》那家報社?”

  “您也知道《藍海戰略》?”

  “當然,我是報社主編需要耳聽八方的嘛,這篇稿子最近耳邊聽得有點多。你知道《藍海戰略》的作者是誰嗎?”

  “呃,這個,那個,就是在下。”

  “什么?”高洋的聲音一下提高了八度。

  “您別叫了行嗎?香港還沒人知道是我寫的,我不忍騙你才吐露真話,能保密不?”

  “為什么要保密?”

  “你看我這樣子,我說是我寫的你信嗎?那大家都不信怎么辦?抓起來?就算信了,一天到晚這里演講,那里上課,我還活不活了?”

  高洋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來:“你,至情至性,活得自在,我很是佩服。”

  兩人興致上來,一杯一杯對著干。

  一個半小時后,兩人喝光了兩瓶東引高粱酒,這才起身離開。

  陸致遠自去前臺結賬,走過一個包間,突聞有人叫喊:“阿遠。”

  他退回兩步一看,原來是鄧小琪和張霖鵬在陪客人。

  他想了想,做了個馬上就來的手勢,徑去前臺結了賬,然后跟高洋解釋一番。

  高洋自然無話,拍拍他的肩膀道:“你我很是投緣,記得打我電話,我們下次再聚。”

  說完,他飄然而去,古風盎然。

  陸致遠折回包間,幾人見他進來,全都起身見禮問候。

  除鄧小琪和張霖鵬外,屋里另外兩人一人叫宋志良,一人叫郭朝東,都是市區有名的唱片行老板,店里都有10萬張以上的黑膠唱片,每月上門人數都在2000以上,在這臺島算是業內兩霸了。

  “這本細碟是陸先生第一張唱片嗎?”

  “對,你們都聽了嗎?”

  郭朝東插話道:“肯定聽了,就是聽了后我們才二話不說,直接出來談。”

  宋志良豎起大拇指感慨道:“我都以為我已經過了哭的年紀,聽了之后這眼淚就嘩嘩地流,后面那首歌真是沒說的,你是這個。”

  “《我的中國心》?”

  “沒錯,就沖這首歌,沒說的,八塊一張的貨,你先給我們運過來20萬張,我估計最后要上50萬張的貨。”

  “那不是比香港還多?”

  “嘁,香港人會聽歌嗎?除了那些滬省人,香港有幾個會唱歌的?”

  “主要是這首歌太他媽會勾人,我們都離鄉背井幾十年,聽這歌太有共鳴了。”

  陸致遠臉頰紅得發燙,趕緊舉杯遮掩道:“多謝兩位對小弟和文志唱片的支持,我們干杯。”

  幾人轟然應諾,舉杯飲盡。

  陸致遠請教二人開唱片行的心得。

  宋志良道:“我只賣我懂的音樂,一切以歌聲和唱片的質量為前提。”

  郭朝東道:“干我們這行,除了懂音樂還要對這行抱有熱忱,持之以恒,這市場肯定都是你的。”

  陸致遠聽了兩人這番言語,感受良多。

  半小時后,幾人紛紛離去。

  臨走時,鄧小琪問陸致遠,明天自己是隨張霖鵬回港還是留下來陪他。

  陸致遠說留在這里除了徒耗銀兩毫無作用,不如早日回港。

  鄧小琪說你這是小氣,不過也沒反對,反而高興地跟著張霖鵬走了。

  回到板橋區大觀路,已是晚上十一點多,陸致遠感到了一絲涼意,摟緊胳膊往國立賓館走去。

  他剛要進賓館大門,發現左邊不遠處一個長椅上靠著一位熟睡的女子,上前細看,正是導演唐舒璇。

  陸致遠內心終于被狠狠地敲擊了一下,霎時如同冰山被撞一般,迅速游移、融化,最終轉為一團暖意。

劉晉進

感謝谷虛懷的打賞和塵殤之祀的一張推薦票,這個下午成績老慘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