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惜,出家也講個緣字,勉強不來!”空智帶著兩人來到佛像前,小妹虔誠地跪下求佛保佑大哥的病早點好。
反觀腎虛淡定自若,看淡生死的模樣更適合修習佛法吧。腎虛又拿出白手帕捂嘴忍不住咳嗽一聲。
“大哥!”小妹急忙過來關心,公子笑笑表示無礙。
“大師,在下體弱多病在佛前失禮需要見怪!”那腎虛也十分客套。
“無妨,施主情況讓人擔憂,身體頑疾多年想必苦不堪言,忍耐至今著實敬佩。”空慧卻也是心慈之人見腎虛模樣上前關心。
“大師可有解救之法,都說出家人慈悲為懷,還請您想想辦法!救救我哥哥!”小妹說著不禁潸然淚下,忍不住竟要下跪。
兩人急忙扶起小妹:“施主多禮,出家人本該濟世救人。公子之病非一時三刻可治,體虛多年根深蒂固,活到今日全憑強大的意志!我兩人不通醫理無能為力,但這山內或有一人可救治,不過…!”說到此處兩大師搖頭嘆息。
“不過什么?光頭快說,別賣關子了!”小妹一聽有希望,急忙催促。
“不可無禮!”腎虛公子此內心也一陣欣喜,但理性大于感應急忙管束小妹怕她口無遮攔得罪于人。
“令兄有個好妹妹,大師乃得道高僧又怎會和一個小丫頭計較!”敬天急忙把話圓滿讓和尚無法生氣。
“不過,此人已經消失了好幾年。”空智看了一眼空慧,這也不是什么秘密,須彌山的人都知道。
“大師請講!”敬天看熱鬧不嫌事多,腎虛點頭表示也想了解。
“好吧!實不相瞞這也是我小須彌山的一樁丑事。阿彌陀佛,善齋善哉此!”那空智娓娓道來。
原先的小須彌山是不對外開放的,入山全憑機緣。和尚挑選傳承弟子也是各師傅親下山找尋。正是如此導致須彌山香火不鼎盛,生活過于減衣節食,有些和尚心生不滿明明一身本事卻要呆在深山老林,這魯智淺就是這不甘寂寞的和尚之一。
久而久之整個須彌山的和尚分為兩個派別:無為黨和激進黨。無為黨講究出世無為遠離紅塵修煉。激進黨則相反講究入世紅塵試煉。
無為黨唯心,追求自然和精神的合一在艱苦的自然環境中磨練己身。激進黨追求物質享受和在俗世修煉自己,通過物質提升實力。
而那名醫者正是無為黨的骨干之一,兩黨派勢成水火互不相容。為弘揚拂法激進黨覺得只有入世把須彌山的品牌做大做強才能有更多的信徒,而無為黨認為這樣有違佛的教義。
一山不容二虎,那醫者后來因救一魔頭導致更多人被屠戮,被推上風口浪尖。激進黨以此為由指責醫者的行為危害蒼生,更是指責無為黨派自私自利,把天下蒼生當成螻蟻而口誅筆伐。
無為黨派則認為眾生平等,不能因為惡而不救,不能因為善而偏頗。萬事都有因果,那魔頭定會遭報,那些亡者也自會六道輪回。
兩者相持多年,孰是孰非終各執一詞。不過激進黨卻是紅了眼就算拿無為黨沒辦法,也要扒它一層皮,硬要醫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執掌刑法的戒律堂屬于激進黨,稱醫者救魔和魔無異,必須接受懲戒,為那死去的亡靈贖罪。
那醫者也是自責,便從了戒律堂,未料戒律堂竟把多年怨氣通通撒到醫者身上,居然穿琵琶骨關在禁地內。
“出家人竟如此殘忍,也會動用刑法?”敬天印象中和尚最多也就杖邢。
“刑法有何不妥,只是維持秩序的方式而已,杖邢是最輕的,還有鞭刑,腰斬,凌遲…”他們只聽講道對于佛門并非深入了解,刑法也是沿用國家的。
“禁地?還真不好辦!”敬天若有所思。
“小兄弟,你的想法很危險。禁地可不是鬧著玩的,之所以被稱為禁地,那是因為進去的人沒幾個能回來!那是一片死地,須彌山之所以在這就是為了鎮壓某種存在!”空智說起臉上確實多了幾分恐懼的表情。
“敬天兄弟!咳咳…”腎虛也是怕敬天為他冒險,急忙勸說。
聽空智這么一說,敬天更想進入看看了,別人不知道,敬天保命手段不少,而且還有奔雷刀在,底氣更足了。
“現在,佛教的對外開放也就是說,激進黨贏了?”公子問起,如果無為黨派贏了恐怕須彌山現金還是封閉的狀態。
對于佛教說實話獸國的人了解太少,佛法高深他們只是聽了個皮毛,真正的得道高僧大多都歷練遠行,留下的都是些自認為是佛的傳承者自居的獸人。
與西方的基督教,阿拉伯的***教不同,唯獨佛教獨樹一幟,主張因緣與因果,否定神的權威;因此,普通人以為,不信神的主宰,便會落于唯物的思想,站在佛教的立場,既不偏向唯神論的迷信,也不走向唯物論的極端,主張以合理的身心,促進個人以及協助他人的人格之完成。
誰能達到這個目的,他便是成了佛陀的人。佛陀將他自己成佛的經驗和方法,告訴他的弟子們,弟子們一邊照著佛陀的話來修行,同時也輾轉地告訴他人,這便是以成佛的方法,教化人類大眾的佛教了。
佛教既然不同于唯神論和唯物論的偏激,所以是平易近人的宗教,更是寬容博大的宗教。
“這…!施主,恕貧僧無可奉告。”雖然敬天是貴賓,可不是什么都能說的,況且這是他們內部的爭斗,盡量不要讓外人知道的好。
“抱歉,大師是我等唐突冒昧,請大師見諒。”敬天見兩人表情變化急忙道歉。
“施主有心,我等確實不便多說!”其實這兩和尚肯說這么多,已經算是挺仗義的了。
兩人帶著敬天三人在寺廟逛了一逛天色漸黑。若不是寺廟太大,怎會一圈未完天就黑了。
據空智空慧兩人講,以前的須彌山根本沒這么大,就破廟幾間,石像一座,蒲團幾個。和尚大多自己種菜,糧食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