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勉卻提出:“你的意思,今年要暫緩開業了?付總曾經在去年年底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今年‘明誠’要依舊保持快速的發展勢頭。新的一年我們要開到50家店以上,你的計劃里卻多次提出控制成本。也就是說,新店不開了?“
蘇沫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報告:“方經理提醒得很必要。請大家翻到第7頁,翻看—下關于新店開業的部分。以前公司開業,基本上是中介公司推薦來房源以后,大家過去看看,憑著感覺來判斷這地方行或不行。店不是不能開,而是要慎重。零售店的覆蓋有—個輻射比例的問題,有的時候會出現30家店的利潤與50家店是相同的,這就說明這個平衡點被忽視了。我來公司的時間尚短,我們以前保存的歷史數據也不太完善,所以現在還算不出在BJ市內我們最佳的容店數量。所以,我建議每新開一家店,我們要在附近進行認真的調研。精準到周邊人群的收入水平、消費習慣、消費偏好以及競爭對手門店的銷售情況、貨品走勢。這樣才能確保開一家,成功一家。“
方勉仔細翻看著蘇沫的計劃,突然發難:“照你的計劃,2000年一整年也沒什么宣傳活動,那還要我們市場部做什么?“
“是啊。”有人附和。
蘇沫聽了淡淡一笑.她挺了挺略繃緊的身子,語調緩和:“張總,市場部的職責是利用各種營銷方式整合內外部資源以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而不是為了宣傳而宣傳。在你眼里衡量一個策劃的關鍵標準是什么,而且現代年輕人生活節奏快,抽時間慢慢逛街的時間越來越少,更多人愿意通過網絡購物,超市卻是他們日常繞不開的一個購物場景,假如能讓他們看到有一個很吸引他們而質量價格也很適合他們的地方,難道他們不會心動停下匆忙的腳步嗎!
在媒體投入方面,電視媒體,我選了做欄頭廣告,還有電臺的整點報時。計劃里有這兩個媒體的目標受眾分析,與我們的顧客群是一致的,而且這樣的媒介組合費用不多,但是效果完全可以保證,再配合我們階段性的促銷活動,適合打上一兩期的報媒廣告,足矣!“
眾人聽得都微微點了點頭,又仔細地看了一下手里的計劃書,這也不愧為一個另劈奚境的好方法.“這次競爭公司都很強,我們有把握拿到份額嗎,如果按這個計劃走的話,我們丟掉了很大一部分份額了,新飛公司一直是走高端路線的,我想他們很難會來遷就我們公司吧.“公司里的另一位董事也相繼地提出了異議.
蘇沫站起身,她掩飾得很好的平靜神情里是從未有過的倔強:“雖然我們的競爭對手實力都很強,但是他們一直都是走高端路線,所以說目前走中檔路線的,有影響力的競爭對手暫時還沒有.所以我們機會很大.“
張德誠追問:“服裝入商超本身對顧客的吸引力這一塊如何解決呢.服裝跟別的商品不一樣,個性強.更新換季快,很容易就造成積壓,公司怎么消化這一塊呢?“
蘇沫撩起一屢垂在鬢邊的頭發,微微一笑似乎早已對這個問題了然于胸,答道:“您想得很周到,但是今天我們想要傳遞的,是一種情感歸屬,一種家的情懷,消費者在這里最大的感觸是舒適,貼心,他們在這里不僅僅是消費購物,情感需求也得到隱性的滿足。所以他們來了一次,就還會再來。這里會成為他們在城市里的一個去處,而不僅僅是買東西的地方,當然,這樣創新的模式,一開始不會想價格促銷那樣立竿見影,業績在開業日就突飛猛進,但是,依靠口啤傳播,業績一定會越走越好,我們要做的是打造一個行業標桿。”
蘇沫避其鋒芒,究其根本,眾人聽得紛紛點頭。張德誠質疑年輕的蘇沫,蘇沫舉一反三,用這段時間收集過來的數據結合自己的推論,有條不紊的一一反駁,答得滴水不漏.
時間推移,兩人的對答有些激烈.甚至有些針鋒相對.
沒有任何一個老板喜歡下屬在自己面前放空炮、侃侃而談,也沒有一個老板不喜歡幫自己精打細算、創造最大化利潤的員工。付南風用全新的目光打量她的全身,米色本小西裝,如凝脂般細白的臉綻放著笑意,如同春風拂過,他看得不由嘴角輕輕的提了起來而不自知.
于是,在這場關于年度市場計劃的討論會上,從職業態度到計劃實質,由表及里,蘇沫贏得很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