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上岸(3)
“……聽說君安城有位大人物要來,眼下太史府正在備貨呢??赡阏f這‘禁令’什么時候能解?我家按照往年太史府宴的規格,早就準備了十八種魚干,這在過去,每逢家宴,是樣樣都不能少的,可這回到現在為止,還沒聽說太史府要收?!?p> 一個邊比劃邊嘆氣:“你以為太史府沒收的只有魚干啊,還有新鮮的大活魚也是!我家北邊那一片漁場今年收成極好,大尾魚那么大,燉湯清蒸紅燒都是絕頂的美味,以前都是特供的,誰想到這回招待君安大客人,太史府一尾都沒收。”
另一個道:“不止是海魚,所有的水產,太史府都禁了,我妹夫養田螺的,都沒能賣出去。你們看看,就連城里魚市交易時間都控制的那么嚴?!?p> “真的禁止?。〗形覀儼岢鰜碣u貨,已經夠欺負人了!難道要下一道禁令,全城人不準吃魚?!”
“你還真說對了。沒見從昨天開始,城里的酒樓,海產都斷貨啦?!?p> “嘿,真的假的!”
“咱們這座城啊,是金烏神建的,這大家都知道。可金烏神為什么要建這么座城?我弟弟講那書上說,是為了打退地底下的厲鬼!你們別不信啊,咱們風臨不一直有個‘吞日傳說’嗎?都是一回事!風臨城啊,可能真的要遭難了!不過我都準備好了,再賣幾天魚多攢點錢,我們全家就離開風臨,投奔親戚去。”
“咦?難道老趙你也要走?”
“走啦走啦,呆不下去啦?!?p> 放下手里活的魚販子們越來越激動,都不信:“瞎說瞎說,‘吞日’跟天狗吃月亮一樣,用來嚇唬小娃娃的,你怎么也信了?再說,‘吞日’跟禁魚令,有什么關系嗎?咱們被禁,不是因為城里有金魚?傳說里‘吞日’的是鬼,金烏神打的也是鬼,跟禁魚令有什么關系?”
“我弟弟說,這些個事情,之間都是有聯系的,地鬼從陰間爬上,屬于陰物,而水產爬蟲一類,是從水中或者地下而來,所以書中常當做同一種東西?!?p> 大家恍然大悟,個個捶胸頓足:“我我祖祖輩輩靠打魚為生,怎么就犯了禁忌?這可怎么活下去?”
“就怪太史!他要是好好拜拜金烏神,老老實實娶自己妹妹,趕緊把金烏神迎來,咱們能遇上這么多的亂子?”
“說的沒錯!就怪太史,他自己一人犯錯,連累我們跟著倒霉。”
“這也太不公平了,咱們都是勤勤懇懇掙生活的,也沒犯錯,憑什么給太史府當替死鬼?”
人群越說越激動,幾個五大三粗的漁民索性撂挑子,舉起魚叉叫囂著要沖進城里找太史老爺問個明白。
就在這時,城里呼啦啦沖過來一隊整裝旗鼓的人馬,將鬧事的漁民全部扣押,速度之快很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海邊的臨時魚市一陣嘈雜打鬧,幾個力氣大的漁民干脆跟官兵干起架來,還喊著:“我要告到君安城。太史憑什么斷我們活路?他自己做的孽,憑什么叫我們……”幾個官兵一擁而上,堵住了他的嘴。
其實予輝差點被抓的。叫他免于牢獄之災的,居然是還沒調整過來的“暈路”。
一個士兵上前要抓揮舞著魚叉反抗的漁民時,嫌予輝站的位置當道,一把推開他。予輝原本肚子里好不容易舒服了一點,這猛的一推,胃里頃刻間有條龍在翻卷,扶著墻“哇”的一聲吐了出來,肚子里吐了個空,整個人瞬間面黃肌瘦,彎腰駝背,都沒有力氣撿起來。
那士兵十分厭惡地捂著口鼻,料定這個半死不活的人沒力氣參加鬧事,權當做沒看見,繼續追捕漁民去了。
予輝四肢并行,邊吐邊爬,好不容易找到塊石頭,靠住縮著身子,抱頭不動,忍受著陣陣上涌的惡心。
耳邊的打砸聲和追捕聲逐漸小了,官兵押著漁民回城處置。整片臨時搭建的魚市遍地狼藉,無人時十分空曠。
予輝又吐了一陣,在地上慢慢向前爬,手指觸摸處,巖石上似乎刻有什么字跡。對文字極其敏感的他立刻辨識出那兩個曾經如天空般神圣的字:
爪巖。
這里本是金烏神第一次踏足風臨城,首先落地的地方。
予輝努力直起腰來,嗅覺靈敏的狗一樣想從周圍找到點神圣的遺跡。畢竟,這里叫做——落烏場,是風臨城一年之中最重要迎金烏慶典的、潔凈又神圣的場所。
周圍有什么呢?
他看到滿地都是翻倒的魚簍魚筐,原本鮮活的魚被官兵踩來踩去,早已成了稀巴爛。在一層爛魚肉之下,隱約看得到幾處標志著參加祭祀的虔誠信徒們跳舞的路線,這里本該是好幾個同心圓,可惜被踩扁的內臟全部掩蓋了,同心圓里金烏救城的五彩地畫畫作早就不見啦。腥味沖天,已經吸引來不少蒼蠅,估計正午不到,這里就成了“蒼蠅場”。不知從哪個角落飄來更加刺鼻的臭氣,大約是傾倒的垃圾在陽光下逐漸腐爛。此時的予輝已經處于半昏的狀態,頭頂逐漸強烈的陽光,曬得他頭暈腦脹,周圍臭氣熏天,熏得他好像產生了幻覺。
他看到瓢潑大雨洗刷掉落烏場所有的污垢,糞便垃圾和魚內臟等等污染全部消失干凈。眼前空曠的場地飄著輕微的海水味道,微微吹過的海風叫人神清氣爽。九層祭壇在落烏場正中拔地而起,地面上以祭壇為中心,向外擴張層層同心圓,每一層都用彩繪在地上分別畫出金烏神巡海發現風臨城瀕危;金烏神派遣九只大鳥背馱無數寶物神器浩浩蕩蕩自東海來;九只大鳥分別飛向九鼎國,每個國家一只,以法器和寶物鎮壓住西方洶涌襲來的地鬼;金烏神與風臨城一個英勇抗擊地鬼的大戶人家接下契約,賜姓“太史”,扶其登上城主之位;首任風臨城主在東海邊大擺祭場,親自出海請來金烏神;風臨歡天鑼鼓迎接金烏神降臨,落腳之處留下的爪印永遠刻在了巖石上,之類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