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公子季(5)
公子季看他叨叨個不停,說話上癮,怕他口渴,拿來盤新鮮瓜果遞上去,溫和笑道:“單靠猜是不夠的。尨弟,其實這些古籍上記錄的事情都跟夏源之地、尤其是跟風臨城有關,從上古時期天鳥馱九鼎,到之后的風臨建城,到祖父一輩,全部有翔實的記錄。太廟藏書有所燒毀實在可惜,不過幸好祖父早有準備,將這些古籍分開到不同的地方存放,也就避免了全部毀于一旦的悲劇。我們就可以對照著保存完好的書籍,填補殘缺本的內容。”
他繼續說:“尨弟,人不能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作為一座城,風臨也不能忘掉自己的歷史。而對于夏源之地,更不能有人忘記自古至今發生的事情。只有這樣,風臨的根基才會鞏固至永遠。我太史一族從古至今,歷經九十七代人。試問九鼎國中,誰家族比我們更加長久?瞧那些興盛一時,最后樹倒猢猻散的,才是人間最常態。尨弟,你也是本家繼承者,想要太史族血脈長長久久流傳下去,我們得團結一致,不可忘本。”
公子尨頓覺腳踏大地,頭頂青天,熱血沸騰,肅然起敬,越聽越敬佩。
聽到這一番話之前,所謂歷史啊、古籍啊什么的,在他眼里都是頭腦糊涂長皺紋掉牙不中用的拄拐老頭,內部腐朽中空的發霉柱子,可為什么經過二哥的大手筆,立刻升級成了流傳千百代子孫的光燦的豐功偉業呢。
他居然十分渴望參與其中,趕緊幫忙出謀劃策:“我明白,明白。修復古籍,事關重大。可伯父怎么不多找幾個人跟哥哥一起修?我聽說當年太廟起火,燒掉的書本不少吧。哥哥一個人修的過來嗎?要不要我找幾個行家來幫忙?”
“謝謝你費心了。”公子季婉拒,“存在太廟中的多半是太史族先輩傳下來的記錄,事關太史族和風臨城,我們自己人沒弄明白之前,最好不要給外人看。比如,我們家族跟風臨城起源有關,可這一段緣由,根據部分書籍講述,來得并不得民心。”
公子尨趕緊問:“怎么個不得人心?”
“最開始,這里還不叫風臨城。風臨,海上之風來臨,送來的是金烏神。然而在金烏神到來之前,風臨城就有了四大家族,保留至今,后增添一族,共有五路——”
公子尨立刻想到徐奕和辛林衣服上繡的族圖,接話:“畫眉、黃雀、大雁、白鸛、渡鴉。就是現在的五個家族?”
“沒錯。”
“而當上風臨城主的太史族,本不是這里的原居民。據書中記載,是靠著金烏神的支持,登上城主位置。”
公子尨驚訝,開始嚷嚷:“你是說,五大家族不服我們?那好,直接滅掉他們,看他服不服。我們先把五家族常住風臨城的抓起來,作為人質要挾,再正是出兵,二哥說好不好?”
五家族常住風臨城的人中就有徐奕和辛林,公子季趕緊勸道:“不可沖動。五大家族自然是效忠太史的。我講這些,是想告訴你風臨城的來歷,并不是說他們要反叛。”
公子季告訴他:“以史為鑒,明白自己從何處來,才知道前路怎么走。我想說的,是風臨城眼下面臨的困難,如何破局。”
公子尨問:“二哥說的是敲城門的鬼,乘車進城的鬼?”
“我想說的,是人心里的鬼。”
“快說說我聽。”
“風臨建于混亂,源于外敵入侵。如果沒有金烏神援手,僅憑人類的力量,是戰不勝地鬼的。由此推斷,金烏神才是真正維系太史族穩定千百年之久的根源。而人們潛意識中的危機感一直延續至今,鬼影四伏,這種不安全的心態,才是真正的弱點。心齊自然可以抵御外敵,內患不平則不攻自破。你瞧,城池每每一旦發生變故,百姓總是先聯想到傳說中風臨城毀,不明真相者亂扣‘地鬼’的名字,以為‘地鬼’卷土重來,對于風臨城的安危,自然是一種悲觀態度。”
公子尨十分認可:“二哥說的沒錯。街上一傳出鬼敲城門的傳聞,大家就開始談論十年前的金魚族和滅異。有不少人舉家遷走。風臨還沒滅呢,真是一群膽小鬼。”
“對。這就是我想要說的。別看風臨太平多年,可地鬼的傳說流傳至今,從來沒有消失過,民心始終不定,不知道下一場危機藏在何處,也不知道金烏神會不會再次從東海趕來救援。懷疑之情滋生排外的情緒。對于不同于城內常住居民的族群,潛意識里抱有敵對態度。對待東海金魚族便是如此。”
公子尨趕緊說:“金魚族想要奪城,肯定得剿滅。”
公子季卻不同意:“民心易亂,恐留給敵人空檔,好痛下殺手。我認為,十年前所謂的金魚族作亂,其中原因復雜。時隔多年,我們無法探請。但可以肯定的一點:金魚族大量登陸上岸,在城中散布巫術,還大舉擺設迎神的祭壇,結果沒能把金烏神請來。這一切舉動煽動了民眾的恐慌和反感,最終成為壓彎太史族的最后一根稻草。尨弟,我認為屠殺金魚族人,并不是父親的原意。”
這些緣由經過,是公子尨第一次聽到的。他平日里只懂得花天酒地,變著法子往崔小姐身上靠,思想從來沒有深刻過,也做不到一時間把雜亂的線頭理順清楚。反正經過公子季一番講述,他終于有了“如臨大敵”之感。
“這兩天我在酒樓里沒少聽到鬼敲城門之類的聳人聽聞,更有甚者居然點名道姓,說伯父如何如何。哼!就是二哥說的,故意煽動大家害怕。下回我遇見,瞧我不揍扁那個說書的。”
公子季趕緊說:“不可。你一打,更易增添仇恨。”
“那我怎么辦?拿著本古書跟說書的講理去?”
公子季指了指書房里的古籍:“用我們共同經歷的過去,把民眾重新凝聚起來。這也是多年來我一直在做的。危機面前,忌諱自亂陣腳,自亂陣腳就是不攻自破。我想找到更多有關先民凝聚一心,共同抗擊地鬼的故事。你想,茶坊酒樓里聽到的都是如何齊心協力守衛風臨城,會是一種怎樣的氛圍?”
公子尨十分認真地拍手叫好。